让文艺的光芒照亮时代的征程——我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情况综述

08.11.2016  20:10

   视 点

  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发表两年来,我省宣传文化战线和广大文艺工作者以此为指导,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牢牢把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出台推动文艺繁荣发展的政策性文件,明确文艺创作生产方向和任务;精心编制创作生产规划,重点跟踪和指导重点文艺创作项目;大力实施文化抢救、挖掘和创作工程,推动地方戏曲保护传承;加强文艺评论工作,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努力推动文艺创作生产繁荣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以政策保障为基础,注重文艺的社会效益

  2015年以来,我省先后以省委、省政府名义或以部门名义制定印发了多个推动文艺繁荣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出台《青海省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的实施意见》,提出6个方面27项具体工作,进一步明确了我省文艺创作生产的方向和任务。

  出台《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确定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地方戏曲进行资料遗产的抢救性记录与整理保护,重点开展青海平弦戏、青海藏戏名家收徒传艺工程,做好地方戏经典剧目的录制存档工作;重点扶持特色戏曲院团发展,打造“西部京剧”和“黄南藏戏”品牌。

  出台《青海省2015-2017年重点文艺作品项目名单》,通过前期调研摸底,在全省范围内遴选优秀作品列入《名单》,并最终确定对6大文艺门类77部作品进行重点跟踪和指导。截至到目前,25部作品已创作完成。

  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省文艺评论工作的通知》从5个方面对文艺评论工作提出具体要求,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推动我省文艺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各级宣传文化部门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充分发挥指导协调、组织推动的作用,积极调动各方面力量,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推动现实题材文艺作品创作。

  根据“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将军感人事迹创编现代京剧《七个月零四天》,得到观众好评,在第七届中国京剧节作为重点剧目演出;参加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演出,获得评委和观众一致好评。歌舞话剧《草原之子》、秦腔《尕布龙》以已故副省长尕布龙先进事迹为背景,在省内外演出40余场,万余人观看演出,在社会各界干部群众中产生良好反响。平弦现代戏《未婚妈妈》、秦腔现代戏《田青春》等剧目用艺术形式再现青海故事,彰显青海精神。以我省重大典型廉福章、昂嘎先进事迹为题材的广播剧《最后一次党费》《再唱山歌给党听》等一经播出,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文学创作生产持续深入,打造特色文艺作品

  我省鼓励和支持全省文艺工作者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采取多种形式,下基层实地采风,汲取创作养分和灵感,5位作家获得中国作家协会定点深入生活项目资助。

  以青海各民族团结奋进,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策划出版图书《青海,我的家园》以及“玉昆仑”“青海青”“野牦牛”文学丛书,丰富了青海当代文学新文库。

  争取重点文学作品扶持项目,《尕布龙的高地》等30余部作品获得专项扶持。鼓励重点题材创作,推出长篇小说《吐谷浑传》《灰飞》《牦牛漫步》,散文集《茜草为红》《青海古村纪事》《西望大泽》,纪实文学《湟鱼》、报告文学《光明玉树》《浩瀚追梦》,诗集《五月流觞》《昆仑书》等一批优秀文学作品。

  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扶持,先后选派近百名少数民族作家参加“中青年作家读书班”及鲁迅文学院的培训学习。多次组织召开青海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座谈会,培养藏语创作、翻译队伍。

  我省先后排演大型历史藏戏《松赞干布》、土族歌舞剧《彩虹儿女》、藏族风情歌舞《千里和缘》、“花儿”风情歌舞《花漫四季》《阿哥的白牡丹》、平弦戏《魂系金银滩》等剧目;拍摄制作完成《青藏高原上的藏医药传奇》《瞿昙寺之谜》等纪录片;推出《赛亚历险记》《赛马称王》《霍岭大战》等原创动漫;组织策划《十世班禅大师进藏》《花儿怨》《高原儿女》等影视剧本,精心打磨,不断完善,实现了影视剧本创作从量到质的飞跃。

  各地创作拍摄富有地域特色电影的积极性不断高涨,《白牦牛》《德令哈之夜》《吃硬》《父亲的草原》《丹噶尔奇缘》等先后拍摄完成,通过多种渠道展播展映。

  探索联合合作之路,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针对文艺创作生产经费、人才力量不足现状,我省积极探索走特色、开放、联合和合作之路,通过和外省市有关部门和文艺名家的通力合作,推出了《昆仑神话》《爱情的证悟》《彩虹儿女》《精灵战队》《天境祁连》等一批反映我省地域文化风情的舞台佳作。其中,由青海、安徽两省宣传部门联合策划打造的歌舞杂技剧《雪豹王子》是近年来我省探索合作之路的一次成功尝试。2016年5月至7月在安徽和青海演出30场,观众人数达4万余人,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全省各级宣传文化部门紧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视察时提出的四个“扎扎实实”要求,结合全省“三区”建设任务,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等,利用重大节庆节点,充分发动员大会群众广泛参与,组织开展丰富多彩文艺活动,激励和动员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人民群众,凝心聚力推动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建设。

  两年来,全省上下组织开展地方曲艺大赛、群众歌咏大会、民间文艺团队展演、综艺专场演出、音乐会以及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等主题活动,活动涵盖话剧、藏戏、京剧、平弦戏、“花儿”、民族歌舞等文艺形式。

  我省还注重挖掘和融汇青海民族文化元素,创作富有时代气息和思想内涵,又具有青海特色的文艺作品,在润物无声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以文化人,让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不断深入人心。各地区群众参与积极性高,自觉自发组织各种纪念文艺活动,玉树通天河民间艺术团、老年曲艺队等,利用当地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挖掘整理非遗文化项目,义务组织主题文艺节目,为群众进行演出。西宁、海东、海西、海北、黄南、果洛、海南等地,精心组织开展广场群众性主题文化活动,做到周周有演出,月月有活动。(王永昌 王晓东 牛学军 祁莉娟)

   漫 笔

   以多彩的艺术形式为人民抒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两年来,我省文艺创作活力迸发,精品力作不断涌现,队伍面貌发生可喜变化。广大文艺工作者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和鼓舞下,深入火热生活,焕发创作激情,不断攀登艺术“高峰”,展现出新气象、新风貌,创作、打磨出一批优秀作品。

  在文艺创作实践中,很容易沉浸在小众的低唱浅吟中,容易落入冥想玄思的窠臼中。这样的文艺作品,就算外形再华丽绮迷,终究是脱离了人民大众的主调,不能表达人民的喜怒哀乐,不能参与到历史与时代的浪潮中,其生命力必然会枯竭。

  文艺并不能自然而然地走进人的内心,起到化人的作用。惟有那些真诚热爱人民的人,他的作品才会有心灵的穿透力,引人民共鸣。“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有这样挚热的爱,才会写得出深沉的作品,才能经得起人民和历史的检验。文艺只有植根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潮流,才能发展繁荣;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才能充满活力。只有与人民的心灵同频共振,只有与人民的情怀同声相应,文化才能成为人民的精神家园,人民也才愿意为这个家园而打理、而守望。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没有文化的支撑,任何一个民族的发展都不会持久;不以人民为中心,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会兴盛。

  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民族复兴的梦想,中华文化也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繁荣状态。但也必须看到,与时代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的需要相比,与使命所赋予的重任相比,文化还需要更大地绽放、更多地盛开。

  鲁迅先生说过,“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从这样的高度认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强调了文艺对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作用,指明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令人鼓舞,催人奋进。

  这是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呼唤文化精品的时代,只要广大文艺工作者肩负责任与使命,“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就一定能够为中国梦青海篇章助添最强大的精神力量,必将创作出更多具有中国气派、西部风格、青海特色的优秀文艺作品,青海文化发展必将迎来大繁荣大发展的新局面。(李欣)

   巡 礼

   多姿多彩的青海民间艺术

  在我省,民间文化艺术灿烂丰富、多元多彩,戏剧、音乐、舞蹈、曲艺等民间艺术形式在多民族间共荣共生,是各民族的共同语言和和睦共处的桥梁,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地民俗文化的传统,为大美青海增添着独特魅力。

  青海藏戏藏戏是中国戏曲中历史悠久、遗产丰富的剧种之一。由藏族文学和各种表演艺术的基础上孕育而成,并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深受藏传佛教和中原地区戏曲的影响,是一种具有雪域高原特色和藏传佛教风格、高度综合的戏剧表演艺术。

  青海藏戏是藏戏的一个支脉,虽然在发展及形成上源于西藏,但与西藏的藏戏又不尽相同。黄南藏戏是青海黄南地区藏族的戏曲剧种,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南藏戏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始终与社会民众保持着密切联系;音乐方面保留了宗教音乐的成分,也吸收了当地民歌、舞蹈音乐等素材;演出剧目除八大传统藏戏外,还有《格萨尔王传》《国王官却帮》等其他藏区没有的剧目。

  青海藏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得到了新的发展,专业的艺术团体也开始了研究、挖掘、整理工作,并将藏戏搬上了国家级的舞台。在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我省藏戏《松赞干布》获得金奖。

  西宁贤孝西宁贤孝发祥于西宁,流传于以西宁为中心的青海东部农业区。西宁贤孝形成于明代中期,是明清时期的“宝卷”流变而来。内容在形成过程中吸取了古代曲艺曲种中流行的“门词”“陶真”及盲艺人演唱的“善书”等,曲调承袭了古代曲艺曲种的曲调,还吸收了古代的“小调”“小曲”等,经过长期发展和艺人们不断实践、创新,形成了如今西宁贤孝优美动听的曲调。

  西宁贤孝曲调传承古老、悠长委婉。除了主要的西宁贤孝调外,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古老曲艺曲种、小调、小曲等,演唱形式十分灵活。演唱时使用的主要乐器是三弦(也有加奏板胡的);二人结伴演唱时多为女弹三弦,男拉板胡;若一人演唱,则怀抱三弦自弹自唱。而且不受演出环境的局限,可走街串户,在庭院茶舍、田间地头等各种场合随时演唱,也有别人弹三弦伴奏自打碰铃演唱的。经过艺人们的不断实践、创造,使西宁贤孝优美动听的曲艺曲调深受群众喜爱。

  西宁贤孝从民间的角度反映了青海远古的历史、文化、生活以及人们的理想和愿望,对研究地方历史文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弃恶扬善、劝化人心的主题思想对当代社会道德和社会文明,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借鉴价值。

  玉树卓舞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西南部的玉树藏族自治州,素有三江之源、歌舞之乡的美称,其中尤以玉树卓舞蜚声海内外。

  玉树卓舞种类繁多。内容以对家乡、自然风光等的歌颂为主,同时广泛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充分抒发思想情感,也有关于世界形成等方面的内容。完整的演出分祭奉神佛的序舞、表现广泛内容的正部、祝福吉祥的尾声等三个部分。它不但表现出强烈的自娱性,而且有非常浓厚的庆典性、仪式性和高超的表演性。玉树卓舞的结构由慢、快两部分组成,语言华丽、精辟,音乐沉稳、激昂,舞步凝重、热烈,总体上以庄重、舒缓、豪迈、奔放见长。

  卓舞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至今还保留着很多远古时代的痕迹,具有广泛的民众和社会基础。它以丰富的表现、独特的风貌、精湛的技艺、强烈的个性,在藏族歌舞艺术中呈现出广泛的代表性和显著的典型性,从音乐、文学、舞蹈、作品结构、节目表演结构方面均达到很高的成熟度。各地、各品种、各种曲目的储藏量很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骆驼舞是撒拉族古老的民间舞蹈,历史悠久,家喻户晓。据史料记载,撒拉族的先民在元代从中亚撒马尔罕一带迁至循化定居,至今已有700年的历史。骆驼舞的内容是追述撒拉族先民含辛茹苦、长途跋涉万里迢迢来到循化定居的艰难历程。

  该舞由四人表演,两人穿羊皮大衣,一前一后扮演骆驼形象,一人扮演当地居民,类似蒙古人打扮,一人为远道而来的撒拉先民,中亚人打扮,头缠“达斯达尔”(箍巾),一手持棍,一手牵“骆驼”,“骆驼”背上的褡裢里装有《古兰经》、水、土等物。舞蹈动作简洁纯朴,边歌边舞,夹有道白,是一种追述民族来源的舞蹈,多在婚嫁喜庆日子里表演。

  骆驼舞透视出深厚的服饰文化和民族风情,男子群舞热情、奔放、壮观,女子舞则温柔、婉转,缠绵,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对撒拉族人民来说,这不仅是一个舞蹈,也是一部历史,象征着民族的特殊精神,它是一代一代传播历史的教材,也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源泉。(李欣搜集整理)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