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民心坎上的蒙藏医院
青海新闻网讯 5月8日一大早,太阳刚刚从地平线升起,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海西蒙藏医院内的挂号窗前,已经是排起了长龙。
“昨天一早我就带着孩子从天峻县赶到了德令哈市,因为正好赶上了星期一,来看病的人特别多,所以就没有挂到号。今天早上8点半我就早早赶了过来,没想到还是要排队,照现在排队看,轮到我估计要到十点了。”来自海西州天峻县的牧民桑杰太说。
海西州蒙藏医院成立于1978年,是青海省建院最早的民族医院之一,医院占地面积1.9万平方米,设有蒙藏医药浴、五疗等特色科室。其中蒙医骨伤科更是被评为“基层省级特色专科”,省内外的很多患者都是慕名而来。
在蒙医五疗科前来就诊的蒙古族老人蒙根其其格说,她打小就在草原上放牧,早些年风餐露宿,患上了心脏、风湿、骨关节等病症,年纪大了经常感觉肢体麻木,腰酸腿痛,以前打针吃药花上好几百都不见好,现在来到蒙藏医院经过药浴、针灸、推拿、拔罐,再加上喝酸马奶等十余种民族特色疗法,病痛大大减轻了,但是费用却只有以前的三分之一。
院长红纲介绍说,五疗法是一种方法独特的医疗手段,每个医生的手法都不一样,没有医改前我们都是随机的分配,遇到那个医生就是那个医生治疗,医疗改革以后,病人可以自己选自己喜欢的医生,因为五疗法一般是一周一次,对于许多贫困家庭来说,治疗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特别是医改后许多贫困患者还会享受到医院的减免费用服务。
自2010年海西州蒙藏医院开始医疗改革后,蒙藏药开始参与新农合、城镇居民、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并将蒙藏医院纳入定点医疗机构服务体系,使用蒙藏医治疗的报付比例,比在同等医疗机构中的报付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对各级蒙藏医疗机构中的蒙藏药品实行零差价制度,财政对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蒙藏药品的零差率补贴为30%;实行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对低收入人群减免医疗费用;推行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
医疗改革给海西的广大基层群众带来的实惠越来越多。来自都兰县巴隆乡的王加说:“这些年,看病越来越便宜了,服务也越来越好了。”王加今年72岁,因为长期居住高海拔地区,患上了慢性支气管炎,经常咳嗽,得知蒙药效果特别好,就开始服用起蒙药。
老人掰着手指为我们算了一笔账,以前我吃的二十五味竹黄散、五味沙棘散等七种蒙药加在一起是90余元,医改后,政府补贴30%,现在就只需要60余元。买一次药可以吃一个星期,就可以节省30余元,一年下来光药费就可以节省1560元左右。
一项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让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好的疗效、平民药价加上贴心的服务,让蒙藏医院的医生们对于每天排长队的情景早已习以为常,在药房上班的蒙古族药师沙仁花,2006年从大学毕业后,就来到了蒙藏医院上班,十二年的时间里沙仁花深切地感受到了医疗改革前后,医院点点滴滴的变化。
“相比起以前,医患关系变得越来越和谐,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管理体系日渐成熟,我们的药价也是越来越便宜了,来我们蒙藏医院看病的人也是越来越多,以前基本都是蒙古族和藏族同胞来这里看病,可是现在很多汉族同胞也会来这里看病。”沙仁花一边忙着手里的工作一边说。
海西州蒙藏医院经过一系列的医疗改革后,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也吸引了更多的患者,无形中激起了医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也为医院增添了发展的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