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 创业是就业之本——西宁市就业创业工作实现市民“致富梦”
“就业、创业”始终是人们高度关心之事。安居乐业不仅是对一个家庭小康生活图景的描绘,更是一个涉及千家万户百姓福祉的现实问题。
为了让更多人实现就业,让西宁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事业崛起之根、安居乐业之城,西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创业工作,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以优惠的政策,加大投资力度,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借创业城市之东风,不断优化创业环境,将西宁打造成创业沃土,以创业带动更多就业。
据数字显示,截至2014年11月底,西宁市城镇新增就业3.11万人;各类失业人员就业2.62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及“4045”人员实现就业271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98%;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流动就业41.28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劳务收入23.37亿元;培训城乡劳动力2.35万人;扶持创业2099人;创业带动就业8059人;全市完成失业保险扩面5104人;发放贷款8118.5万元,带动就业2900人……这沉甸甸的成绩单与每一个有业者、每一个家庭与美好的未来紧密相连。
优惠政策促就业创业
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创业能得到怎样的扶持?下岗职工再就业能享受到什么样的补贴?返乡农民工想开拓一份自己的事业能得到怎么的支持?这些疑问都可以在西宁市近年来相继出台的就业创业政策中寻找到答案。
近两年来,西宁市根据国家、省有关就业精神,先后制定出台了《西宁市创业孵化基地认定及管理暂行办法》、《西宁地区院校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及有关指导意见》以及《关于设立西宁市创业扶持资金的建议》等一系列就业优惠政策,在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支撑下,西宁市的政策体系和服务框架已基本形成。
为了让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西宁市成立了全市就业工作(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让人社、财政、工商、发改等32个部门共同力推就业。以《西宁市就业工作行动方案》为指针,明确责任,定期召开全市就业工作联席会议。要求各部门以产业、企业、就业“三业统筹”来抓好就业工作。
以投入优化就业环境
今年刚参加工作的小张,是一名山东籍的来青大学生,毕业时,他没有选择回山东老家,而是进入了西宁一家企业工作。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在西宁就业、创业,留下他们的不只是西宁的蓝天白云,更是西宁为劳动者搭建的良好就业平台和创业氛围。软环境的形成,来自于一项项优惠政策的支撑,更来自于2亿元实实在在资金的投入。
创业孵化基地是小微企业的孵化器,基地不仅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场地,而且可以提供房租减免、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特色服务。西宁市积极为创业者搭建创业孵化平台,在建立20家创业孵化基地的同时,今年市政府又投资4000万元,四区政府各自筹不少于1000万元,用于区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三县也建有创业实训基地,基地的建设将为457家创业实体提供孵化场地和孵化服务,直接带动就业3000人。
总投资达9647万元兴建的西宁市首个综合性创业孵化基地即将投运。该基地集创业咨询、创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创业项目展示推介、创业实训、开业服务、创业专家后续指导服务等为一体的全方位综合性创业基地,初次可入驻创业实体100家,带动就业400人。同时,与8所大中专院校对接,利用高校资源,共同打造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8所院校孵化基地已建成4所,预计入驻创业实体70家,带动就业328人。
为激发全民创业热情,吸引优秀创业人才和创业项目落户西宁,今年5月西宁市举办了首届青年创业大赛,大赛历时4个月,从285个项目中选出了一、二、三等奖6名和优秀项目奖14名,并确定了100个优秀创业项目入驻西宁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大赛的成功举办,在全省尚属首例。
西宁市积极落实创业就业相关补贴政策。自2009年以来,已有357名个体工商户和86家企业享受房租补贴,1409名自主创业者享受创业补贴,累计共兑现补贴530余万元。2014年为全市464名创业者补贴104万元。为1163人发放了创业培训补贴169.33万元。为68家小微企业非公企业新增岗位吸纳大学生832名,就业后拨付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和一次性奖励资金660万元;对有创业意愿的815余名高校毕业生进行创业培训,其中成功创业60人,带动就业112人。
多措并举铺平就业之路
百姓生活是不是幸福,社会是不是和谐,就业是一个重要考量指标。近年来,西宁市举全市之力推进就业,随着一项项优惠政策的不断出台,西宁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有所缓解、就业困难群体得到一对一的帮扶、农村劳动力也能走得出、赚回钱,百姓一个个充满笑容的面庞,无不证明西宁市就业大合唱,唱到了百姓心坎中。
西宁市以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创业引领计划为重点,全面落实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扶持政策和就业服务。两年来安排499名高校毕业生到机关事业单位就业见习,安排5613名高校毕业生到已建立的57个企业见习基地见习。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和网络招聘活动等,为毕业生搭建人才交流实体平台,实现人才供需无缝对接。对高校毕业生提供“一对一”的帮扶服务,两年来为30名困难高校毕业生提供210万元的创业小额担保贷款服务,对917人实施了就业援助服务。
西宁市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为抓手,着力推进就业。自2011年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步入正规以来,西宁市通过评估创建充分就业社区81个,充分就业星级社区19个,省级充分就业社区20个,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3个。全市40%以上的社区实现了失业人员就业率85%以上,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90%以上。消除零就业家庭,开展跟踪服务,目前全市累计消除1388户零就业家庭,帮扶4861户特困家庭成员就业。先后开发了4000余个公益性岗位,周转安置了9000多名就业困难的下岗失业人员,有力解决了困难群体的就业,累计安置各类人员近5万人次。
西宁市以稳固规模、提高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提升就业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采取各种举措,促进更多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目前,全市培育发展劳务经纪人总数达3600多人,带动20万人次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今年通过劳务经纪人向外组织输出务工人员比率达50%以上。2014年西宁市赴海西摘杞农村富余劳动力达1.67万人次,收入9620万元。赴新疆采棉务工人员达6150人,收入3200万元。如今农村劳动力人均收入从2009年的不足3000元提高到5500多元,劳务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创新务实点亮就业梦想
如果不是西宁市大胆突破小额担保贷款的反担保瓶颈,以爱心企业作为担保人,为小微企业提供反担保,李青远就不能顺利拿到10万元的贷款,在八一路经营起自己的小餐馆;如果不是西宁市解放思想着力打造劳务品牌,大通县多林镇下浪加村就不会成为远近闻名的“挖机村”,更不会让家家户户的腰包都鼓起来;如果不是西宁市敢于革新,一本以方便办事群众为原则的标准化就业服务手册就不可能出炉,群众还会为基层政策解说不一致、办事效率低下而抱怨……
西宁市联合爱心企业先后两次开展“爱心企业牵手小微企业创业活动”,助力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者成功贷款。13户爱心企业为74家有较好的创业项目、有贷款意愿、已经创业但无担保条件的创业人员及经营发展好的小微企业提供担保,让他们从银行拿到426万元的贷款资金。如今,74名创业者不仅提高了自身发展,而且在扩大经营中产生可观的社会效应,带动就业的人数由原来的220人增加到了921人。今年全市发放小额贷款8118.5万元,发放企业小额贷款28户4835万元。
为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需要,加大劳务经纪人队伍培训。鼓励、引导和扶持有区域特色、民族特色、有市场前景的培训工种,促进特色产业发展,结合打造劳务品牌需求开展培训。如针对大通县多林镇下浪加村挖掘机多、户均1台的特点,先后组织348人参加了挖掘机驾驶的培训,并且组织到玉树等地进行务工作业;结合土族文化特色,还举办了土族刺绣、盘绣、舞蹈等培训班,使村民学到了技能,提高了收入,又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使劳务品牌让农民走得出赚回了钱。
就业创业走在全省前列
近年来,西宁市不断健全和完善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工作机制,使得全市的就业创业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在2012年荣获国务院授予的“全国先进创业城市”称号后,西宁市始终没有停止创建的脚步,在创建创业型城市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大学、区县、市级三级孵化基地的建立,各项促创业政策的出台,小额贷款、金融服务的支持,创业大赛聚集创业项目、创业人才的创新举措,实实在在的行动为全力打造“西宁创业梦工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每一个有创业梦想的人都有让梦想生根的地方是“西宁创业梦工厂”服务创业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