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科技对青海“三区”建设的支撑引领作用强力显现

05.12.2014  12:29

   【开栏的话】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强化创新驱动,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并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当前,我省已处在逐步进入工业化中期、转向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时期。面对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新困难、新挑战,我们正在以全面深化改革统揽全局,更加坚定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更加紧密地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由主要依靠自然资源等低端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转变。为深入展示全省各地区、各行各业创新发展的思路、理念、实践,本报今日起开设《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专栏,通过解读政策措施,报道进展成效,推出创新典型等形式,多角度、多侧面阐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性、紧迫性,为创新驱动战略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敬请关注。

  我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创新型青海建设,多层次、多领域推进科技创新,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截至目前,已累计建成22个国家级科技平台,省会西宁市被列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各具特色的高新区在工业经济中一枝独秀,遍布全省的农业科技园区成为培育现代农业的重要基地,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48.1%。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工作,自2012年召开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以来,相继出台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的实施意见》、任务分工落实的方案和与之配套的《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型青海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特别是制定了23条具体政策措施,对于加快创新型青海建设,切实提高青海科技创新能力,促进青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省财政对科技投入的增幅已连续3年保持在40%左右。

  为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下行压力,我省先后组织实施了“123”科技支撑工程、“1020”生态农牧业科技支撑工程和节能减排、制造业信息化等一批重大科技专项,集成科技资源,聚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重点解决了一批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如获得2013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的马铃薯系列新品种累计推广3000万亩,创下亩产5620公斤的高产纪录,为推动全省马铃薯产业化、提高产业知名度贡献卓著。获得一等奖的“东坪地区天然气勘探重大发现与突破”是继涩北气田之后30年来的重大突破,展现出2000亿立方米的储量规模,2015年底可累计建设产能20亿立方米,并可保持稳产20年;“高回收率、高品位氯化钾生产集成技术”使年产百万吨钾肥生产装置日生产能力提高26.5%,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青海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的专用高档电解铜箔技术达到国内领先,产能达到2.5万吨/年,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3%,打破了台湾和日本企业在高档铜箔领域一统天下的局面。

  从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到盐湖无机资源与石油天然气等有机资源、铅锌等有色资源的高效综合开发和循环利用;从硅材料制备、切片、电池组件制造到锂电池材料制备、各类储能电池和逆变器制造,从建成大规模光伏发电基地到形成相对完整的光伏产业链;从高原生态有机畜牧业和现代生态农业发展,到中藏药、畜产品深度加工和高原特色生物高值化利用等生物产业的蓬勃发展,无不体现着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重大贡献,使科技对青海“三区”建设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显现。2013年,全省所取得的335项科技成果中,有47.8%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且申请专利首次突破千件;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工业生产总值增长45%; 31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总产值已占到全省农牧渔业总产值的近30%。(马新)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