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正中:前瞻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几个重点

18.12.2015  18:12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博导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十三五”规划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为实现经济与社会发展方式根本转变打下良好基础的关键阶段。首要的问题就是实现经济增长动力的迅速切换。在中国传统的经济增长动力是所谓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与出口。“三驾马车”为中国经济的增长作出重大贡献,但在量和规模扩张成效显著,却不能将中国经济推向更高的发展水平。与日本和东亚“四小龙”相比,中国在经济处于中等收入水平的时候,遇上了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催生出“云物大智”(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业态和新经济。近些年来中国经济中新业态、新技术和新经济形态层出不穷,形成了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亮点。中国有可能利用这些新技术和产业形态,实现向高收入经济体的过渡。要顺利实现这一点,必须布局全球产业结构竞争力,使得我们的产业结构适合新经济形态的发展,并在国际上具有较为突出的竞争力,甚至引领国际相关产业的发展。“技术、技能、创意”这新的“三大驱动轮”应该与“三驾马车”并行发挥作用。为此宏观调控也应该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减缓传统产业衰亡对社会产生的阵痛的同时,着力为新技术、新业态、新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空间。

  要想顺利完成向高收入国家的转型,中国需着重要打造区域结构竞争力。建国以来我们一直推行城乡二元体制,将城乡要素市场尤其是劳动力市场进行人为的分割,导致在同一国度内不同居民因身份不同而享受不同的待遇,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据统计,中国2014年城市化率为54.77%,而2010年美国城镇化率则达到82.3%,日本为66.8%,韩国则为81.9%,英国为90.1%,中国的城市化率远低于全世界平均水平。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城市化率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农村居民要想向城市迁移困难重重,一时也难以享受原有居民的福利和待遇等。2016年中国要为迅速提升户籍人口城市化率建立良好的社会软性基础设施,彻底扭转城市化滞后造成的市场化改革深层动力不足,抵御经济的下行压力。将生产要素和资源集中到一些中心区域,并通过这些中心区域的极化带动作用,提升周边区域生产要素的市场价值,增强区域内民众获得优质公共服务的能力,进而提升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就成了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新抓手。2016年,乃至整个“十三五”规划期间,中国经济工作的重点在于培植区域结构竞争力,逐步弱化城乡居民的身份差异,大力推进城市化而非简单的“城镇化”,重点打造主体功能区域,实现城乡生产要素市场价值趋同和一体化,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并服务于这个目的,而非简单地推行技术设施的硬化。

  城乡二元体制在中国实施已非一日,其影响根深蒂固,远非一日所能祛除。要真正推动城市化向纵深发展,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可靠动力,必须充分发挥制度结构竞争力,破解城乡二元体制难题。具体说来就是充分启动“三元互动”的动力机制,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所谓“三元”,指的是土地、人口、产业生产力载体,也就是物化形态的创业元(园)、培训元(园)和安居元(园)。将所有的生产要素都被整合进现代产业体系,推动自然村和自耕农逐步消亡,被现代社会和产业体系所吸收,形成种田靠职业农民。创业元是以产业集群汇聚为抓手,解决充分汇聚城乡资源,将城乡资源一体化,打造产业结构竞争力,最终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培训元旨在提高人的劳动技能,为离开农业部门的农民提供适当的技能培训,使他们能够适应城市生活和现代产业发展需要;安居元则为农民解决居住、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获得等问题,使其能顺利地完成向市民的转变。中国要顺利完成城市化,必须实现三元互动,在充分破除旧的不合理的制度基础上,打造符合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制度,充分发挥制度结构竞争力,构建社会普遍服务体系,使得农村居民在迁移城市之后能够享受到充分的社会普遍服务,从而实现中国有史以来最大一次生产力的浓缩和转移。

  到目前为止,中国仍然没有最终完成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现代社会的特点就是传统的等级制逐渐消亡,代之以信用等级作为区分个人在社会地位和能力方面差异的标志与象征。同时,“人”这一因素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无论在生产还是消费、分配过程,劳动者特别是受过充分训练的劳动者这一因素的作用,已经超越了其他生产要素而跃升至所有生产要素之首位。要想充分发挥劳动者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落实社会普遍服务体系,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程,使得中华民族成为一个创新型的民族,必须建立并不断完善社会信用制度,将信用体系和信用记录落实到个人,使得具有相应能力的个人既能够通过信用体系取得足够的生产要素,推动创新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又使得信用记录与个人生活与发展密切挂钩,保障社会信用体系能充分发挥其正面作用。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传统等级观念较为浓厚的国家,等级观念不仅在个体之间制造了许多认为障碍,而且在各类企业和社会性团体之间,等级观念的影响更是不可忽视,这就给中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如果说这种影响在中国劳动力成本还较低、国际对中国商品吸纳能力还较强的时代尚可以忽略的话,那么到了今天,这种影响就不可以忽略了,必须从根本上予以解决。建立起社会信用体系,破除陈腐的等级观念,将会在更高的层次上释放各种生产要素的活力,确保中国经济长期具有充沛的活力,从而完成中国社会千年结构大变局,真正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乃是此次经济工作会议和“十三五”规划的重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