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青海、勇攀高峰、无私奉献 ——我省首届“青海学者”素描
青海新闻网讯 他们是扎根青海、创新突破,为青海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高端顶尖人才,是我省首届“青海学者”。
近年来,我省为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积极打造青海人才队伍品牌。表彰“青海学者”,就是希望全省广大科学工作者以“青海学者”为榜样,认真学习他们投身青海、勇攀高峰、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和刻苦钻研、求实创新、开拓进取的科学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推进“一优两高”,为青海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王体虎:依托硅业攀高峰
王体虎,物理学博士,现任青海省西宁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体虎从事硅材料和光伏电池技术研发与生产30多年,国内外授权发明专利37项,取得重要科研成果20余项,在国际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发表论文和演讲150多篇。他先后获得国家特聘专家、青海省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计划”杰出人才、“青海学者”、青海省第八届优秀企业家、“奉献爱心、关爱生命”优秀个人等荣誉称号。
王体虎的主要研究成果有:最高少子寿命的近完美硅单晶制备,超灵敏光萦光检测超高纯硅单晶杂质,蹼状枝蔓硅单晶带生长技术改进,首次提出并实现铜铝硅液相外延生长硅晶体薄膜及多相固液分凝模型,化学气相输运法(CVT)制备高纯多晶硅原料,外延生长晶体硅薄膜,世界最高效P型硅基底非晶/单晶复合型(HIT)太阳电池制备,新型西门子氯硅烷法高速沉积多晶硅,高效低成本低污染高纯多晶硅生产工艺技术。
在王体虎的积极倡导下,亚洲硅业依托青海省人才“小高地”“青海省硅材料重点实验室”“青海省硅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海省企业技术中心”“青海省创新方法试点企业”等软硬件平台,吸引了高端人才,培养了许多实用人才。
这几年来,王体虎带领着他的研发团队,先后承担完成国家、省、市科技攻关项目、支撑项目10余项,专利、成果产出30余项,年均完成大小技术改造50余项,解决了多项制约低成本、低能耗、低污染高纯多晶硅生产的关键技术。(本报记者 马小玮 整理)
潘彤:找矿成果和科研业绩突出
潘彤,1988年7月毕业于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地球化学勘探专业,2005年6月在吉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教授级地质矿产高级工程师。199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2年被省委任命为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总工程师。
1988年大学毕业以来,潘彤长期奋战在青藏高原野外一线,先后从事地球化学、矿产普查工作、矿产综合研究和地勘项目决策部署,以及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地调项目生产组织,每年在野外工作时间超过50天。参加工作三十年来,找矿成果和科研业绩突出,与广大技术人员累计发现各类矿床(点)十余处,多处已转入开发,为形成国家铅锌银战略资源基地起到了关键作用,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潘彤主持国家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以来,以青海省重大专项为依托,以沉积成矿系统理论为指导,应用“莫海拉亨式铅锌矿”模式、找矿标志,新发现矿床(点)五处以上,通过精心组织实施国家级整装勘查项目,新探获一大批资源量:铜铅锌618万吨、金122吨、镍资源量110万吨、氯化钾2.3亿吨、银1671吨、铁矿石1.3亿吨,为国家级柴达木循环经济区开发提供了矿产资源保证。
针对青藏高原地质工作的需要,潘彤相继主持建立了青藏高原北部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青海省地质工程人才“小高地”、西北地勘单位的首个博士后工作站。以博士后工作站为龙头的科技创新团队形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作出了突出贡献。(本报记者 卢晓茜 整理)
马成俊:为保护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作出贡献
马成俊,现任青海民族大学副校长、青藏高原民族研究基地主任、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青海民族大学学报》主编。他长期奋战在民族高等教育第一线,始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在培养民族优秀人才、民族学学科建设、保护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马成俊教授长期致力于青海民族文化的研究,至今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有关民族文化方面的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了《神秘的热贡文化》《热贡艺术》《中国婚俗文化》《青海民间文化新探》《守望远逝的精神家园》《影像记忆:20世纪三十年代的撒拉族社会》《撒拉族史料汇编》等数十本有关民族文化、社会、历史研究方面的专著,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撒拉族历史、文化等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撒拉学”的构建打下了良好的学术基础。
马成俊先后被评为“青海省劳动模范”“省级优秀教师”“省级优秀专家”“青海省十大杰出青年”“青海省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及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同时,他还入选由人事部、教育部、科技部和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评选的“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和“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17年,入选“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杰出人才”、文化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领军人才,2018年1月被评选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0月30日获得“青海学者”称号。(本报记者 马小玮 整理)
索有瑞:开创高原特色生物资源研究与利用新模式
索有瑞,理学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和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藏药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专家。
索有瑞将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研究与开发作为科研团队的长期研究目标,着力于生物资源开发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和高附加值新产品的研发,实现资源的高值化利用。在白刺、沙棘、枸杞、黑果枸杞、树莓、黄刺、波棱瓜、微孔草、柠条锦鸡儿、红景天、大黄、胡芦巴、瑞香狼毒等特色资源研究开发方面,建立了从资源调查与采集、化学成分分析检测、活性成分提取分离、功能作用动物试验、安全性评价、质量标准建立、特色产品开发、制备与生产工艺筛选,到产品适应人群确定及市场定位等一系列开发模式,使其领导的科研团队成为青海省生物资源研究与开发领域的排头兵。
索有瑞还发起成立了“青海生态经济林产学研创新联盟”,并担任首席科学家和技术委员会主任,以资源开发带动生态保护、农牧民脱贫致富、培育生物产业为目标,带领产学研联盟完成了系列重大项目,以青海东部沙棘、树莓和柴达木白刺、枸杞和黑果枸杞为研究重点,经过20年的努力,青海生态经济林浆果产业如火如荼,支撑起了青海康普股份、青海清华博众、青海诺蓝杞、青海圣烽科技、青海可可西里药业、格尔木源鑫堂等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浆果资源研究与开发新模式。通过系列成果转化,培育形成了具有高原特色的生物产业集群,带动了资源利用、生态保护和资源地农牧民脱贫。(本报记者 卢晓茜 整理)
赵生秀:开启高原护理新时代
第43届南丁格尔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白求恩奖章、“中国好医生、好护士”、中国科协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务院津贴专家、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杰出人才、青海省优秀专家……
多年来,青海省人民医院副院长、主任护师赵生秀赢得了多项荣誉,却始终秉持着学者谦虚的严谨治学精神,以渊博的学识、深厚的理论、高尚的医德赢得了无数同行与患者的爱戴与尊敬,她用自强不息、坚定执着书写着真挚的学者情怀,以实际行动为新时期的南丁格尔精神、白求恩精神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漫长的学术积累之路,使她养成了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艰苦探索精神。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她率先在省内开展优质护理,开创了高原护理的“八个第一”;作为青海省临床检验中心主任,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医院医学检验科室成为西北地区首家通过国际CNAS ISO15189医学实验室认证科室,学科连续三年在中国医院西北地区专科排行第五;临检中心2015年获得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是国内最早制定全省统一的医疗机构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与考核细则标准的中心;在她的带领下,医院麻醉科完成了1项国家级科研项目,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发明专利,1部论著,三新17项,论文35篇,其中SCI1篇;医院感染管理科通过责任包干区管理模式,使感染率由3.5%下降至2%左右;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率由22‰下降至17‰等,患者满意率逐年上升,营造了和谐的护患关系。
同时,她率先在省内开展护理三新与科研工作,共主持护理三新28项,其中8项获国内先进水平,二十余项省部级及院级护理科研通过鉴定,发表学术论文数篇,主、参编专著4部,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科研成果9项。(本报记者 贾忠英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