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视点:医改“青海样本”让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

14.05.2016  03:38

  一个个新建的村卫生室在广大农牧区投入使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全省16.3万名大病患者“治得起重病、进得了医院”……

  2015年,我省全面启动实施国家综合医改试点工作以来,各地各部门敢为人先、攻坚克难,通过“三医联动”整体推进,以探索建立符合省情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目标,将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作为重点,统筹推进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公共卫生、监管体制等综合改革。在公立医院改革、大病医疗保险、分级诊疗制度等八个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青海地域广袤,天高地阔,但是在财政上却是“小省”。然而,就在常人眼中的这个“老少边穷”地区,在新医改中却“不畏浮云遮望眼”,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城乡居民医保统一管理、推行“先住院后结算”医疗服务新模式,为全国医改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青海样本”。

   织就全民基本医疗保障安全网

  郝晓媛是尖扎县的一名个体经营户,去年10月,她的父亲因心脏病到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出院结算时,她一下愣住了——住院总共花费13000元,可是个人只需要承担900元!她怀着感恩的心情说:“如果不是国家的政策好,我们家早就垮了。”

  郝晓媛的父亲是一位年过七旬的普通退休老职工,也是一名患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重性慢性疾病的“老病号”。这些年来,他看完西医看中医,每年光门诊的药费就得花一万多,几年下来,家底儿被掏了个精光不算,还欠下了亲戚朋友不少钱。

  2009年,我省全面实施新医改。郝晓媛家的日子开始慢慢好过起来——住院报销比例逐年提高。从那以后,郝晓媛的父亲就成了医院的常客,有事没事总爱来查查身体,量量血压,再不舒服点就赶紧来住院。

  “脱贫三五年,一病到从前。”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因病返贫、因病致困的窘况,一度成为我省广大群众的一块心病。如今,随着我省医改的不断“放大招”,医疗保障与救助不断取得突破,使横在群众就医需求前的那道“坎儿”变得越来越小。

  从医疗保障与救助的层级结构来看,省卫生计生委主任张进京将其归纳为“四道防线”——第一道是基本医疗保障,第二道是大病医疗保险,第三道是医疗救助,第四道是疾病应急救助。

  第一道“防线”是基础,第二道“防线”为补充,第三道“防线”来兜底,第四道“防线”做托底——

  截止到目前,全省城乡居民医保人均筹资标准达610元,参保率达98%以上;

  基本医疗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从改革前的45%提升到78%;

  城乡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从2010年的30.01%下降到26%,医疗费用负担进一步减轻,住院统筹资金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10万元,达到当地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纯收入6倍以上……

  所有的投入,都是为了改善民生。

  截止到目前,我省已经实现城乡居民医保住院保障待遇统一,2013年,将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并轨,实现城乡居民医保的筹资标准、政策待遇、医保目录、市(州)级统筹、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卡一、管理部门“六统一”;实现了基本医保、大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几项制度的无缝衔接,消除了城乡制度差异,实现了普惠公平。

  所有的改变,都是为了群众健康。

   大病保险覆盖全省让人人都看得起病

  今年春节前夕,正当千家万户张灯结彩,准备喜迎佳节的时候,家住西宁市城西区杜女士的哥哥却因重度肺部感染一直在西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由于病情过重,最终哥哥还是离世了,留下来的是因这场大病陷入沉痛之中的家人和32万元待结的医疗费用。

  在医院门诊大厅的医保结算窗口,杜女士拿着结算单简直不敢相信——哥哥的总医疗费用是32万余元,基本医疗保险统筹支付了10万元,大病医疗保险补偿金额补偿了将近16万元。

  “也就是说,我们自己只需要支付六万多。”据杜女士介绍,哥哥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全靠打工养家,嫂子又没有工作,家里几乎没有什么积蓄。这次因为哥哥的病,全家都做好了借钱的准备。

  虽然还陷于哥哥去世的悲痛中,但杜女士心中轻松了不少。“但是现在,因为好政策,我们基本上不用借钱了!”

  杜女士口中的“好政策”,正是我省“高筹资标准、高报付比”的大病医疗保险制度。

  我省是全国首个大病保险实行全省统筹的省份。从2012年12月起,本着“基金可承受、政策可持续、负担可减轻、责任要共担”的原则,启动实施了覆盖全省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的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大病医疗保险筹资标准人均分别为50元和60元,所需资金从城乡居民医保与城镇职工统筹基金或结余基金中支出,不额外增加群众经济负担。

  “大病保险推行以来,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是小病扛、大病拖的现象明显减少,省上的三甲医院以前来看病的以干部和城镇职工居多,现在农民和牧民也日渐多了起来。”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晓勤深有感触。

  目前,全省累计为16.3万名大病患者支付大病医保费用7亿多元,有效缓解了大病患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

  还不止这些,我省城乡居民的住院费用在基本医保报销之后,超过5000元起付线的自付部分,还能按照80%的比例进行“二次报销”,且“上不封顶”——这给看病的老百姓又吃了一颗“定心丸”。

  省卫生计生委主任张进京认为,大病医疗保险制度与中央精准扶贫方略提出的开展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等社会保障兜底的政策指向高度契合,经过三年的实践检验,可行可靠可鉴。

   分级诊疗为“看病难”破冰

  赵刚一家住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西南部的兴海县,为了带父亲治疗中风后遗症,常常要坐4小时的车,赶去西宁市的大医院,“省城的医院专家多、水平高,看病放心啊。”赵刚说。

  可现在“分级诊疗”政策一实行,赵刚一家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了:“以前想去哪就去哪看病,可是现在怎么就不能随便去大医院看病了呢?”

  2013年,我省全面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各级医疗机构医保支付比例拉开档次,差别化支付。同步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目前按病种、人头、床日等复合型付费方式的费用占医保支付比例的50%以上。

  “在分级诊疗推行之初,多数人都有赵刚这样的顾虑。”省卫生计生委医改办处长张守顺回忆,分级诊疗政策推行之初,百姓不理解,政策落实困难,质疑声四起。

  但是,我省各地人口分布松散,如果州县的群众有病都去省城大医院,患者不仅花费较多,更有耽误病情的风险。看病对于经济条件落后的农牧民群众来说,负担过重。

  “我们推行分级诊疗,不是让百姓住大医院难,而是改变群众以往自由的就医习惯,规范就医秩序。”张守顺表示。

  通过基层首诊、分级诊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秩序的初步建立,我省实现了“两降两升”:三级医院住院人次下降5.5%,医保基金支出比例下降4.6%;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住院人次上升10%,医保基金支出比例上升6.5%。

  与此同时,分级诊疗的逐步推行,问题在各个环节也逐步显现:同类疾病再次入院手续繁琐,三甲医院虽然“抱团”县级医院,但联系松散……针对问题,我省制定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的相关政策,作出更具人性化的调整,简化患者转诊手续、规范异地居住等参保群众转诊程序的同时,还健全完善了转诊率、检查结果互认等相关政策。为了稳定分级诊疗的基层基础,我省大力推进新型医疗联合体,在医联体内实施人才、技术、管理、资源的双向流动和病患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同时组建跨区域的技术联盟,推进医疗技术和医疗力量下沉。

  刚察县的藏族老人扎西就是分级诊疗制度的受益者之一。去年他因冠心病在青海省藏医院住院治疗,病情缓解后,医院给他开具了转诊单,让他回到县藏医院继续接受治疗。一次放牧,老人冠心病发作,起初是被送到家门口的刚察县藏医院治疗,不料老人出现了突发性并发症,医院立即提出转诊到省藏医院接受治疗。双方医院开通绿色通道,老人最终安全度过危险期。随后,病情好转的老人又回到县藏医院,继续接受康复治疗。

   先住院后结算,以人为本“温暖”人心

  从实施新医改起至今,“先住院后结算”是议论最多的话题,老百姓们都交口称赞,“政府知道咱们想啥,就改啥!”

  长期以来,住院先交钱已成为医疗行业固有的服务模式,“先交钱后住院”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我省在实施新医改以来,为了让群众享有更多受益,在打破医院传统服务模式上狠下了一番工夫。

  从2012年9月起,在省、市、县、乡四级医疗机构全面实施“先住院后结算”医疗服务模式。城镇职工、城乡居民患病按照分级诊疗的办法,持医保卡、身份证,不需要交押金,即可入院治疗。住院期间实行“一日清单制”,以便患者知情和医保机构监督。患者出院,结算自付部分即可出院。

  这项机制实施后,着实给了广大群众一个惊喜。

  64岁的陈大爷患急性病,到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因为走得急身上没带钱,医生让他家人签订了协议书后便住院治疗了。他住院花费了2500多元,出院时减去城镇居民医保报销那一部分费用,自己只付了500多元。“先住院后结算这办法简单、方便!”他这样评价。

  “先住院后结算”有效避免了患者因交不起押金而延误救治甚至引发医患纠纷等现象,诠释了“敬畏生命、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淳朴的青海人民也以自身的诚信行动,为政府的善举助力。此项制度实施以来,全省超100万患者享受“先住院后结算”医疗服务,无一例恶意欠费行为发生。

  西宁市城北区马坊村村民赵善民患低血糖昏迷住进西宁市第三人民医院,花费1万多元,因家庭困难,出院时当时不能缴清费用,经医院同意,他欠费至出院,出院一周后结清了所有欠费。他说:“医院为咱们农民着想,咱就不能做对不起医院的事,这是诚信,是老百姓应有的品德。”

  在改革过程中,我省始终贯彻着人文关怀的精神。对于弱势群体,不局限于医疗机构的“救死扶伤”,卫生计生、民政等多部门也各司其职施以援手。例如对计生特殊家庭,青海省就出台了一系列扶助政策,西宁市建立了医疗服务绿色通道,解决了他们就医难的问题。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健康是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幸福之基,是民生事业的重要一环。“十三五”时期是“新医改”的决胜阶段,也是实现“2020年基本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目标的关键五年。今年,我省将继续全面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优化分级诊疗制度、提升全民医保水平,优化完善药品耗材供应保障机制,加快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等,把改革红利进一步转化为全省广大各族群众“获得感”的源泉。

  在前进的道路上,青海医改始终“风物长宜放眼量”。

   视点短评:以“青海模式”探索解答世界性难题

  “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这些久为百姓诟病的现象怎么破解?“青海医改”提供了一份可借鉴的“好样本”。

  医改是世界性难题。医改虽然很复杂,应该兼顾各方利益,但是必须在保障广大群众基本医疗需求和健康利益的前提下协调发展,否则就舍本逐末。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除了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改善病患就医体验外,须从源头和制度设计上体现民本思想,“青海模式”则是这种思想的具体表现。

  新一轮医改自2009年启动以来,青海成效有目共睹。尽管发展滞后,但改革敢为人先,破除利益纠葛,全面统筹推进,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质、医生回归看病角色、药品回归治病功能……拳拳着力在民生痛点上,对改革中遇到的利益难点不避讳、敢下刀,世界性的医改难题,在青海初步实现了“破冰”。为完善基本医疗制度搭建起“四梁八柱”,更为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红利。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距离“2017年实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阶段性目标、2020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可谓近在咫尺。我省医改工作也进入从打好基础向提升质量转变,从制度建设向巩固完善转变,从探索试点向全面推进转变的关键阶段。

  当此之时,全省综合医改试点工作既不是单兵突进、千里走单骑,更不是搞选择性改革,搞试水,而要全面开花、全面实施、全面深化,全方位、全行业、全领域推进。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说一千道一万,青海医改的真正核心,其实只有一个——回应民众期待,不断取得实效,让百姓享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才能真正增进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唯有这样,必能以“青海模式”探索解答世界性难题,让健康青海的美丽图景渐次展开。

   故事传真:让群众少花钱少跑路

  4月29日,恰逢周五,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县城街头熙熙攘攘,人们沉浸在即将过“五一”小长假的气氛中,记者在这里走访县、乡、村级医疗机构,感受节日医疗服务。

   办理出院手续只需十分钟

  上午十时,正值大通县人民医院办理入出院手续的高峰,但在办理窗口,记者没有看到以往的排队和拥挤,县医院医保科科长韩宝宏说,医院实行了一站式报销,现在和医保部门网络互联,大大缩短了患者办理入出院手续时间。

  记者跟随塔尔镇药草西庄村村民安贵良,一起感受了方便快捷的报销服务。安贵良72岁的爷爷安保元是低保户,12天前因急发脑出血住进了县医院,当初住院时,凭低保证和身份证,安保元没有缴纳一分钱的住院押金。

  县医院出院手续办理窗口有两个,核算窗口把安保元12天的医疗费用一一核算并列出清单确认,另一窗口缴纳自付部分费用,就可以出院了。

  安贵良从核算窗口拿到的出院清单上看到,安保元12天住院医疗总费用6826.77元,新农合报销4778.73元,低保人口民政救助961.62元,个人自付1086.42元。

  听到医药费用只有1000元过一点,安保元感慨地说,他和老伴儿每个月有990元的低保生活补助,如果不是国家这么好的政策,像他这个病就没有钱看了。

  记者算了一下,安贵良办理出院手续只用了短短的十分钟时间。

  韩宝宏告诉记者,近年来,大通县医院实施了一系列便民措施,如先住院后结算、“一站式”报销等等,既方便群众了就医,也提升了医院信誉。

   让百姓小病足不出户

  塔尔镇距县城9公里,中午时分,镇中心卫生院住院部里还有很多住院患者。这个中心卫生院不仅配备有放射、B超等设备,还设有中医、康复理疗科等,院长王生德说,医改时,卫生院增加了6个编制,目前全院有23名医务人员,百姓常见病在中心卫生院就可以得到诊治。

  “去年卫生院减免了人头7元的一般诊疗费,仅此一项,就减轻了群众负担4.2万元,加上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共减轻群众用药负担43万元。”王生德说,现在,群众对镇卫生院的医疗费用很满意,大家都愿意首诊在基层。

  塔尔镇中心卫生院辖有10个村卫生室,每个村都配备有两名村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的有声有色,全镇新农合参合率100%,家庭档案建档率达到了98%。在凉州庄村卫生室,前来看病的村民马明成扳指算了算去年村卫生室给大家办的好事:一是组织全村60岁以上老人到镇上进行了免费体检,二是为村里大大小小的孩子进行了疫苗接种,三是为大家伙建立了健康档案。马明成说,村卫生室现在的药品多,价格也便宜,百姓的头疼脑热不在话下。

湟中6所学校收到上万本爱心书籍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4月21日,Qhnews.Com
达玉五谷村蝶变记
星空下的西海星墅。Qhnews.Com
青海发布规范旅游市场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当前,Qhnews.Com
西宁市0岁至14岁颅颌面畸形患儿可获救助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又有一个好消息!Qhnews.Com
海西:“组团式”校园引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汇聚新动能新优势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学历要求是怎样Qh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