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湟中经济指标翻一番
青海新闻网讯 近日,笔者从湟中县委十五届十一次全体会议上获悉,经过5年的发展,全县主要经济指标比“十一五”末翻了一番,其中,全县经济总量从89.23亿元增加到150.7亿元,是2010年的1.7倍;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28万元,是2010年的1.6倍;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不足1亿元增加到2.6亿元,是2010年的3.5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249元,是2010年的1.7倍。
2015年,湟中县坚持“改造”与“培育”并举,立足园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以设施农业建设为抓手,推动现代农牧业加快发展,在多巴玉拉建成全省最大的设施农业生产基地,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13.67万亩,蔬菜产量达33万吨、销售量达28万吨,产量和销售量列西宁市三县之首;推进以塔尔寺大景区为龙头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投资6.6亿元为景区“强筋壮骨”,采取“园区带基地、基地连农户”方式,特色文化产业生产基地发展到21个,建成区外加工点360多个、省内外销售网点500多个,实现产值9.6亿元,成为全省文化产业发展最快、实现产值最多的区县;以上新庄中小企业创业园区建设为抓手,推动县属工业经济发展壮大。
此外,湟中县树立“小财政大民生”理念,全县80%以上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领域,投资10.43亿元全面完成了50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落实创业就业优惠政策,以失地农民、大中专毕业生等为重点,完成各类技能培训12.8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0.5亿元;实施“全面改薄”、标准化学校等项目,新增校舍面积9.3万平方米,发放各类教育惠民补助资金1.3亿元,高考上线率达100%;财政资金670万元用于基层卫生院运转经费和同工同酬人员工资补助,全县14所乡镇卫生院建成“国医馆”,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资金800余万元,孕前优生免费健康检查率达100%;发放惠民政策“明白卡”10万份,落实各类社保补贴2.02亿元;新增城乡公路21.4公里,硬化村道282公里,城乡公路覆盖率达76%,行政村村道硬化率达94%;投资4644万元实施海子沟乡黑沟等9个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387户群众喜迁新居,同步实施整村推进、中藏药材种植基地建设等产业扶贫项目,2.5万人实现稳定脱贫。
同时,2015年,湟中县坚持“夯基础”与“强管理”齐驱,统筹抓好多巴新城、重点城镇、“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坚持“建设”与“保护”同抓,标本兼治,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经济、社会、民生等各项工作之中,为县域经济持续发展厚植动能;坚持“破壁垒”与“建机制”并重,主动作为,改革开放红利不断释放;坚持“法治”与“整治”互补,创新模式,社会发展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