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州】十年磨一剑——尖扎国税干部扶贫二三事
7月19日,坐落在康扬谷地的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崖湾村裸露在炎炎烈日下,可是,村里的古稀老人马雄和冶永厚所感受到的,却是一个如春天般清爽怡人的日子。
正午时分,尖扎县国家税务局干部李金生一行再度驱车来到村里,看望贫困老人。接过国税干部提来的药品、保健品和水果,马雄与冶永厚心中很是愧疚:“十年了,不知道给你们添了多少麻烦了,可你们心里还总是惦记着我们,今天说什么也要叫上老书记,让他再请你们喝碗盖碗茶……”言谈间,老人们紧紧拽住李金生的手,再也不愿松开。
作为崖湾村的对口扶贫单位,自2006年起,尖扎县国税局的干部们十年如一日为崖湾村的贫困户当起了“义工”——及时宣讲党的富民政策,为村民脱贫致富找出路;全体干部职工每年都要募捐筹款,为贫困户购买生活必需品;四处筹措款项,为村里通了自来水;到处“化缘”,争取项目,将硬化路铺进每一条不起眼的小巷道;还有助学圆梦、助力贫困户就业……从这一桩桩、一件件实事中,国税干部们收获着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乐感,也同样收获着崖湾老百姓深深的感激与敬意!
“看看这个老汉家,偏偏这两天出了门!”老村支书马木海的老伴儿海胡赛忙不迭地一遍遍解释道,一边将李金生他们迎进屋子。
搀扶老人坐下,李金生从海胡赛手里接过暖壶,一边给大家沏茶,一边打趣道:“老支书盖了这么好的别墅,也不叫我们过来住上两天。”
大家屁股刚坐稳,老人便已开始回想从前过的那些苦日子。
“土窝窝里趴了60多年,如今变化可大了,你看看现在庄子上的路,宽展着、亮堂着,再晚出来也不怕摔了!”在年过七旬的马雄老汉看来,村道硬化过后四通八达,已然成为村民们一路欢歌奔小康的致富路。
回来的路上,走进尖扎县国税局康杨分局的老院里,牡丹和葵花开得正艳,青菜油绿可人,68岁的蒋生华老两口和小孙子正在树荫下吃着西瓜,他热情地招呼大家坐下,递上西瓜。
“我以前收入低,一直吃低保,自打国税干部给我安排了这份工作,日子过得舒坦多了。” 6年前,在尖扎县国税局的帮助下,村民蒋生华当上了国税局的厨师。
两年前,康杨分局被合并后,为了这一家人的生计,尖扎国税局领导又将这一大家人无偿安置在这房院子里。如今,除了拿单位的工资外,蒋生华还在院里开了一家羊杂碎店,日子过得风生水起。
要扶贫,就要把事实办进老百姓的心窝窝里。都说过去的崖湾村,穷的要人命,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可一批批尖扎国税的扶贫干部们却生生啃下了这块硬骨头,不为别的,只为崖湾人不再把悲苦像秤砣一样压在心上,能堂堂正正地直起腰,过上像模像样的日子!(公保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