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的转型路——走进天河之南①
春风还未来得及撩开青海南部地区的“面纱”,从“天河之南”的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县城出发,沿阿赛公路前行,我们到达了全县十几个改制合作社的其中之一,坐落于赛尔龙乡兰龙村的河南县有机畜牧业园区兰龙村牦牛标准化养殖示范牧场。
远处的雪多山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近处的雪多牦牛在养殖示范牧场外面的草地上悠然自得,时而饮水,时而觅食。
见到兰龙村党支部书记、兰龙村牦牛标准化养殖示范牧场董事长常爱时,大眼睛、高鼻梁的面容透着蒙古族汉子的豪放和直爽。他告诉记者,他们的标准化养殖示范牧场是在县域内专门进行雪多牦牛繁育养殖的村级合作社,总占地面积达4800平方米,共有畜棚11座,为村里14个牧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参与合作社的饲养、管理等。
在这个隶属全省有机畜牧业示范县,世代以牧业为主的村落里,面临既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又要发展好有机畜牧业的抉择时,兰龙村的村民们走在前列,干在实处。
2012年,在政府的引导和资金支持下,成立了以养殖雪多牦牛为主的村级合作社,当时入股牧户达到100户,股金为每户一两头牦牛和4000元现金。
筹集来的资金购买了100头品种优良的牦牛,加上入股的牦牛,合作社开始投入到经营中。
勇敢尝试是向成功迈近的第一步。常爱介绍道,经过运转,合作社当年就产生了可观的效益,当年每户牧民分红平均达到2000元。后来合作社发展一年比一年好,几年下来,从盈利20多万元发展到了2016年底盈利70多万元,入股牧民的年底分红也是一年比一年多。
合作社里除了进行牦牛养殖,2013年,乘着政策“东风”,通过积极争取国家关于加快藏区建设的相关项目,他们还建立了一个有机食品加工厂,作为发展养殖业的延续产业,专门进行一些畜产品加工,每年年产有机牛肉达1000多千克,还兼顾一些牦牛酸奶、酥油等加工销售,为合作社发展带来了一部分收益。
在这个有着100多户440多人的牧业村里,或许谁也不曾想到六年前以家庭为单位的牧业生产模式,如今却变成了集体经营模式,这样不仅减少了草场压力,保护了生态环境,还解放出了更多劳动力,可以在保证牧业收入不变的同时,通过融入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一部分家庭经济收入。
村里实现了合作社改制,很多牧民群众和常爱一样,已经不用再像从前一样春夏秋冬逐草场、逐牛羊而居了,他们已经定居住进了县城,还有一部分人将房子买到了临近的甘肃省夏河县。而且通过实现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的转型,他们的生活条件较之以前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家庭经济收入也从以前的一年人均几千元增加到现在的人均1万元左右。
在尝到了合作社改制的“甜头”后,常爱说,“以前是纯粹放牧,一家至少要有一人,现在解放出来了很多劳动力,可以干些别的。观念改变了,挣钱的渠道多了,我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在小康路上更有信心了。”
在常爱的观念里,如果始终要走传统畜牧业发展模式,绝大多数牧民为了实现增收就会过度放牧,导致更多突出的生态问题,而且收入增加也比较缓慢,现在改制实现集体化经营和管理后,不仅达到了保护生态的目的,还稳定了牧民的经济收入。
当推进“四个转变”新思路的号角吹响青海大地时,作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常爱已经描绘好了发展“蓝图”——他们将更加努力地让全村所有草场、牲畜以股金的形式入到合作社进行集约化管理,通过科学养畜规范养殖的方式,在有序规划草场的同时进行集中养殖,在打造生态文明小康村的同时,积极引导更多的劳动力融入到第二和第三产业发展中,让牧民实现收入,不断提高牧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以小改革实现大转型,兰龙村前行的脚步铿锵有力。(宋明慧 林玟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