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合山下的青稞佳酿
哇合,共和草原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子,位于切吉乡西面的戈壁深处。
生活在这里的高原先民,很早就有了高原农业的发展。青稞在青藏高原上有三千多年的种植历史,从物质文化之中延伸到精神文化领域,在青藏高原上形成了内涵丰富、极富民族特色的青稞文化。其中,青稞酒是青稞文化不可缺少的一大元素。
“哇合”是蒙古语,意思为“红柳沟”,是因这里以前曾有一条长有红柳的山沟而得名。村子附近有一座海拔四千多米的山峰,被当地人称为“阿尼杂脉”,意思是“红色险峻的山峰”。这座山峰脚下,发育有很多泉水,水系交错纵横、也正是由于此处水源充沛,孕育了昔日著名的哇玉香卡农场。
走进切吉乡哇合村牧民本科的青稞酒加工作坊,小小的院落中酒香四溢。早些年,他和村上的好几户牧民成立了一个养殖合作社。虽然,大伙儿的收益不错,可他总想着寻找更多的致富渠道。
经过深思熟虑,本科决定生产青稞酒。
原因有三:
其一,根据当地牧民回忆,他们生活的地方很早就在种植青稞,藏式酿酒源远流长。
其二,很早以前哇玉香卡农场的工人就传承了当地的酿酒工艺。生产的哇玉大曲青稞酒,在全省小有名气。
其三,阿尼杂脉山脚下的泉水,是天然的矿泉水。水质甘甜、沁人心脾,酿造青稞酒更是入口醇香,绵软悠长。
有了心动,自然需要行动。
本科向村子酿过酒的老人请教,又专程到互助土族自治县、湟中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贵南等地寻访藏式酿酒工艺。经过锲而不舍的努力,他终于掌握了纯正的酿酒工艺,经过一次次实验后,酿造出来的青稞酒口感终于达到了最佳。
酒坊中炉火正旺,雾气氤氲缭绕,本科的话匣子打开了——
青稞酒,藏语发音“羌”,与青藏高原的早期土著羌族有何关联,我们不得而知。制作青稞酒,第一环节是选种,通常选用颗粒饱满的。将金黄色的青稞洗干净后晾干,然后放在大锅中,用文火熬煮,快要煮烂时,出锅晾晒。等青稞晾得差不多了,就要添加酒曲子,这可是丝毫不能马虎大意的,必须要由“酒把式”亲自来完成。
晾晒的青稞打上曲子后,就被送进大笼子里发酵。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其间,“酒把式”基本上吃住在酒坊中,时刻用鼻子闻味道,用手摸温度,容不得丝毫大意。几天后,青稞酒的发酵过程完毕,便有了像甜醅一样的味道。此时,就到了酿酒最关键的环节。
本科在寻访中得到了一剂酒方,由多种植物组成,需要经过精研、炮制等多道工序后才能完成。发酵成的“甜醅”中加入这一酒方后,就被密封在酒窖中,使其在恒温环境中慢慢发酵。
这是一个让青稞酝酿的过程,也是一个让青稞升华的阶段。
经过时间的沉淀后,酒缸外部会出现许多细小的颗粒,看上去就像是水蒸气。这个细微的变化,预示着发酵过程的结束。
日出月落,春去秋来。酒窑中的酩馏经过一年左右的积淀后,开始最后一道工艺——蒸馏。随之,琼浆玉液汩汩而出。
这个草原深处的小村子,有酿制青稞酒的传统。在漫长而又清苦的岁月里,草原牧民筚路蓝褛,勤俭持家。在耕种牧养繁衍生息之余,就守候在灶火前,酿制这一传奇。
本科,一位憨厚而又勤劳的藏族汉子,他眼光长远。
哇合村里的这个酒坊,可以就地消化村民每年种植的青稞,酒糟被运往合作社的养殖基地,牲畜产生的肥料又被送到了田地中。虽然本科不懂循环经济,但这一模式无疑是循环经济的最佳体现。
岁月流逝,本科和牧民们把峥嵘岁月和青稞一起、把喜悦和忧愁一起、把温暖的灶火与清冽的泉水一起,酿造成一滴滴晶莹澄澈的青稞酒,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醇香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