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私塾”藏身商洛山沟 教育部门两吃闭门羹
5月3日,有读者举报称,在商州区有一所私塾藏在深山中,无证无资质,最多时招有十多名学生,最少时也有五六名学生就读其中,给学生教的都是国学。
面对这样的隐秘私塾,商州区相关部门两次检查,均遭遇闭门羹。办学者称,招的都是亲戚的娃,不存在学校一说。到底是不是违规办学?教育部门左右为难:“政策上没有相关条款,不好界定,也无法实现监管。”
举报
知情人称违规办学脱离监管
近日,有读者向华商报举报称,在商州区杨斜镇有一个村子,有人掏钱承包了小学校,招了许多西安的学生住校,老师没有资格证,教孩子们国学、英语等课程,无人监管。该举报人还称,承包人招录的都是西安义务阶段教育的学生,收费比较高,学校大门长期紧锁,因为地处偏僻,无人前去检查。
5月3日,华商报记者来到杨斜镇林华村探访。提起这所私塾学校,村民无人不知。有人介绍说,学校大门经常紧锁,很少有人能够进去。一位贾姓村民说,这个地方原来是部队驻军的地方,后来被西安人买了,在这里搞养殖、开饭店,去年开始办学校,经常有学生出入。多位村民证实,这里最多时有十多名学生在里面上课,最少时也有五六名。
调查
学校大门紧锁外人难进入
华商报记者实地调查发现,这所私塾学校四周有围墙,占地数十亩,黑色的大铁门紧锁,门前贴着电话号码。站在高处往里看,院内有几处青砖房子刚刚建好,有工人正在施工。华商报记者随后敲门,院内一位自称姓许的男子隔着大门操着关中口音说,这个地方是他们买的,拒绝进入。
十多分钟后,华商报记者再次来到门口亮明身份,希望进去了解情况,许姓男子拒绝记者进入。当华商报记者拿出照相机拍摄时,一名于姓负责人开门走了出来,夺下相机并出言不逊,经据理力争,对方归还了相机。
无奈,华商报记者拨打了商州区教体局的电话,很快,教育局委派杨斜中心校校长等人赶到现场。华商报记者随同工作人员来到门口,多次敲门无人应答。联系村干部后,于姓负责人打开门,仍拒绝现场人员进入,称学校里都是亲戚的娃,不承认是在办学。
检查
对方不理睬也不接电话
“去年,我们根据群众举报曾来检查过,当时对方就不配合,后来在当地村干部的协调下才进到校园里去。”杨斜镇中心校负责人称,当时进去发现里边有9名学生,最大的11岁,最小的5岁,有两名“老师”,学生“课本”包括《中庸》、《大学》等国学教材。
“这些学生都是住校生,房内非常干净。于姓负责人称,都是亲戚朋友的孩子,算不上学校。”杨斜镇中心校负责人表示,对于是不是办学,他们也不好界定,因为没有执法权也很无奈。
5月3日,华商报记者又联系了文化部门,工作人员表示,这应该属于教育部门管理,他们只负责文化市场的执法。华商报记者随后又联系了杨斜派出所,民警与中心校负责人一同来到学校,多次敲门对方不予理睬,打电话也不接,无奈大家只能选择离去。
监管
是否属违规办学不好界定
“负责人说是亲戚的娃,但我们经常能看到里边有学生,肯定是学校。”据附近村民称,学校里常年有学生在上课,所以判断学校并不是短期在开课教学。5月3日下午,在商州区教体局,工作人员并没有查到备案材料。针对这样的情况,商州区教体局职教育股股长于建朝介绍,这种情况他们是第一次碰到,是否属违规办学实在不好界定。“因为没有相关法律条款对此作出明确规定,政策方面存有空白。我们没有执法权,对此颇感无奈。”于建朝说,他注意到外地对此的做法是,按照属地原则,由当地政府出面协调有关部门联合执法,如果确定是违规办学,教育部门可以取缔。
5月3日下午,华商报记者将此情况反映给商州区杨斜镇政府,杨斜镇镇长李涛称,他们将会实地了解,如果属于镇政府管辖范围内的事情,将尽力协调有关部门一起前去检查。
专家
国学教育监管存在空白地带
西安的李女士孩子今年已经13岁了,孩子5岁时,李女士就将孩子送往私塾学校,后来就脱离了学籍,一直接受传统国学教育。李女士说,国学教育是因人因材施教,孩子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这对孩子的成长有利。“因为传统的国学教育有很多东西值得重视,文凭重要,但教会孩子做人做事更重要。”
李女士表示,据她了解,目前在西安国学教育机构并不多,大部分处于摸索阶段,可能没有办学资质,监管确实也存在难度。对于孩子脱离学籍,以后面临考大学、就业等方面问题,李女士认为,相比升学,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更重要,以后有很多就业途径可供选择,融入社会应该不会很难。华商报记者采访多位家长,他们表示,在私塾上学的孩子都是熟人介绍,因为国学更能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不像常规教育,考名校考高分,私塾教育更能适合孩子的成长需要。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国学教育话题已讨论多年,不管什么教育都应该按照国家的法律机构办理相关资质,如果不办理资质就是非法办学,这是毫无疑问的。现在国学教育存在一定问题,从实质上来说,不管是传统教育还是现代教育,只有一个核心点就是培养独立人格和健全思想。按照相关规定,办理教育机构需要工商注册,工商监管,由教育部门对资质进行全面审核,但现实是这些机构到底是按照企业注册还是按照学校注册,两家都很难管住,所以说在注册监管上存在着空白地带。记者陈永辉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