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名干部在一线 第一书记:驻村驻心助脱贫

12.05.2016  07:17

  青海新闻网讯 4月13日,省水利厅扶贫工作组将捐赠的爱心校服送到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转导乡后沟村小学。

  全校81名学生穿上崭新的校服,相互嬉戏着,校园里传来阵阵爽朗的笑声。看着孩子们脸上洋溢的欣喜,驻村“第一书记”石宝峰十分高兴,感到精准扶贫工作还需不断拓展和延伸。

  后沟村山大沟深,老百姓居住又很分散,村民之间常常是“见个面面容易,拉话话难”。石宝峰自去年10月被省水利厅选派至后沟村任“第一书记”以来,没少为村子里的事操心。

  “以前在机关的时候,我们只做些面上的事。驻村之后,好多事就要亲力亲为,哪怕是两口子吵架,都要亲自出面调解,大的方面就更不用说了。”

  吃水,是后沟村的老大难问题,2010年自来水拉到村里,但是并没有入户,再加上管道老化,饮水时有时无。多年来,村民们一直在吃窖水。到了冬天缺水,老百姓就到五公里外的大庄乡买水吃。

  石宝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与转导乡政府和县水利局衔接,投资20万元,于去年年底,将自来水引入每户村民的厨房。

  “我活了60多岁,去年享受到了自来水进家的方便,这个比窖水干净、安全又好喝。这得感谢石书记,为村民办了好事。”村民妥金祥老人道出了全村人的心声。

  虽然自来水已经入户,但石宝峰还是感到不踏实,干旱缺水,水源不足依然困扰着后沟村。他又找到村委会马主任抓紧协调解决打水窖的事情。

  “水窖的事已经跟县上衔接好,县上提供水泥和沙子,老百姓投工投劳。”根据村民意愿石宝峰与村主任达成一致,3到5户一口井,等水窖建好,再按人饮工程投资情况给村民适当的补助。目前村委会任务是做好摸底调查,尽快将调查好材料送到县水利局。

  春播开始,村民手头缺少马铃薯种子。石宝峰赶忙联系省水利厅水利科学研究院等单位,没两天时间,将8000斤“青薯9号”马铃薯种子运到了村里,保证了家家户户陆续开犁下种。

  “今年,我家用“第一书记”提供的优质种子种了0.13公顷洋芋。以前没条件,自留的种子品种退化,效益低。听说今年的这个品种是高产品种,种地也能增加些收入。”村民马华良说。

  除了力所能及的给村里想办法,办实事,石宝峰对村里脱贫致富的思路和规划也很有信心。他说:“我们在基础设施上谋划了11个项目,其中水利投入850万元;文化、交通等方面投入1420万元。”

  按照“八个一批”的要求,石宝峰从种植业和养殖业两个方面入手在全村发展草畜联动项目,让村民增加收入,让后沟村能早日摘掉贫困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