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越战越勇:坚决夺取全市脱贫攻坚战彻底胜利!

05.05.2019  07:30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是经济、民生,更是政治、大局,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坚持标本兼治,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靠前指挥,尽锐出战,真抓实干,坚决夺取全市脱贫攻坚战彻底性胜利。”在西宁市扶贫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王晓掷地有声的一席话,进一步激发了干部群众尤其是第一书记的斗志。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进入攻克最后堡垒的关键一程!青海正同全国一道,迎来这场脱贫攻坚战的历史性时刻。在这一重要时刻,晚报“你好,第一书记”系列报道,鼓舞士气、乘势而上,让越来越多的干部群众关注支持脱贫攻坚这一项伟大事业,众志成城,尽锐出战,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西宁作为我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精心谋划,精准发力,越战越勇,战果累累!截至目前,全市实现了330个贫困村退出、净脱贫64337人,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底的12.1%下降到2018年底的0.1%,3个贫困县有望顺利实现摘帽。

  实干是最醒目的引领,落实是最有力的托举。330名来自全市各部门的驻村第一书记和661名驻村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凝聚起广大党员群众众志成城同心干的奋斗热情,让高原古城西宁,更多的孩子笑了,更多的群众笑了,更多的家庭升腾起新的希望。

  如果说“精准”二字是脱贫攻坚的杠杆支点,那么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强大意愿、干群齐心自强不息的攻坚干劲,构成的就是撬走贫困这座大山的磅礴之力。

  祖祖辈辈喝不上淡水的大通县极乐乡上和衷村,水引来了,路修通了,广大干部群众以过硬作风向脱贫发起冲刺;湟中县海子沟乡,向农村电商要效益,美好蓝图让农民感觉更有奔头;湟源县日月藏族乡下若药村围绕合民意、惠民生来制定和落实扶贫政策,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激发了村民脱贫决心……

  一幕幕感人的场景,一个个熟悉的身影活跃在扶贫第一线,他们以实际行动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嘱托,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他们的艰苦努力,他们的执着追求,他们的无私奉献定格在晚报记者的镜头里,也定格在农牧民群众的心田里。

  “评选我最喜爱的第一书记”“第一书记得意之作”……连日来,由西宁晚报发起的“你好,第一书记”系列报道活动受到广大市民的高度关注和踊跃参与。如果您想推荐最喜爱的第一书记,如果您身边也有最动人的扶贫故事,请快来联系我们,晚报将以独特的视角,用报网融合的最新报道方式,向全省人民立体式、全方位展现他们的业绩风采。

   到了年家庄,我就是年家庄人

  ●市商务局驻湟中县多巴镇年家庄村第一书记罗永东

  【我的得意之作】“把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做到群众心里,群众所需所想就是驻村干部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我们来驻村就是为了给村民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湟中县多巴镇年家庄村第一书记罗永东对记者说。

  “驻村工作队不会务实,都是来村里镀金的,过段时间就走了。”驻村伊始,驻村工作队首先遇到了村民的信任危机。只有理清村情民意,才能开展工作。罗永东迅速转入角色定位,吃住在村,工作在村。

  罗永东从事商务工作多年,善于沟通,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一说起现在的公交线路,年家庄村村民就乐得合不拢嘴。之前,村里只有一条通向多巴镇的公交线路,公交车是其他村的村民私人承包的,到年家庄这一站,车上的乘客已经装载了满满一车厢,乡亲们只好拼尽全力挤上这趟车。有时天气不好,或是营运主有事,这趟公交车就会无缘无故“罢工”,村里几十名孩子要指望着这趟车去镇上上学,车辆一罢工,就苦了孩子们了。罗永东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先后通过湟中县公交公司和西宁市公交集团多方协调,这条公交线路终于变成市属运营公交线路,而且在年家庄村设立了4个停靠点,为方便村民,公交线路也延长至多巴县医院,不仅如此,以往只能投币的方式也变成刷卡方式,让乡亲们彻底告别了出行难的历史。村民见到罗永东都为他竖起了大拇指。

  “住进了年家庄村,我就是年家庄人”。罗永东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防止返贫的过程中,村里49岁的岳大旺由于自身原因,无能力完成住房建设,自己的住房破烂不堪,房梁都快支撑不了,眼看就有危险,罗永东马不停蹄,多次向多巴新城管委会汇报,最后由多巴新城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对岳大旺的旧房进行拆除,全面进行修整,如今岳大旺已经住上了宽敞的新房,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贫困户张海忠妻子马桂红得了癌症,罗永东第一时间赶去看望,得知化疗需要大量费用时,他积极寻求多方帮助,为马桂红争取医疗救助和低保,帮助她实现水滴筹,在众人的帮助下,马桂红筹得了近5万元的捐助,现已在外地医院进行化疗救治,对这个家两个年幼的孩子来说,罗叔叔就是他们一家的救命恩人。

  一件件、一桩桩,当了几年的第一书记,他把湟中县多巴镇年家庄村当成了自己的家,一腔热血、满怀真情,为村民办实事、解难题,真正做到群众的知心人,成为村民的贴心人。

  (记者芳旭)

   “精打细算”让村子富起来

  ●市财政局驻大通县青山乡古娄马场村第一书记祁小军

  【我的得意之作】“在脱贫攻坚和成果巩固的路上,必须加倍努力激发摆脱贫困内生动力,因地制宜地提升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出色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说起大通县青山乡古娄马场村的脱贫攻坚的过去、当下和未来,该村第一书记祁小军有着自己的“精打细算”,也有着自己的“得意之作”。

  紧抓农业生产不放、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担任马场村第一书记以来,祁小军积极担负起脱贫攻坚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职责,通过不懈努力和积极协调,该村发展越来越好,村民们的生活不断奔着小康而去。

  把党的各项“三农”新政转化为广大农民建设美丽家园的实际行动,突出抓好主导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乡村人居环境建设。这是祁小军和全村干部带着马场村发展的主线。“要想富,村子里的农业生产必须先发展起来,村民们特别是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首先要提高”,在祁小军的积极协调努力下,村子里筹集到了有机肥和土豆专用肥、燕麦种子等,群众的种植问题得以解决,促进了生产。在积极联系下,还为村民引进良种牛70余头,切实实现了贫困户增收。为让更多农闲在家的妇女也能获得一定收入,村子里还组织开展了刺绣培训,让村中走不出去的妇女学习技术,坐在家里也能挣到零花钱。

  解决群众实际困难,让村民获得更多幸福感。祁小军带着扶贫工作队协调我市财政系统党员干部进行结对帮扶,为村委会捐赠桌凳、书籍,为贫困户吴启龙捐款等,同时规范设置村民办事服务大厅,严格实行村干部坐班制和巡回服务,密切关注五保户、残疾人、孤儿、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众,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在脱贫致富路上,发展壮大村子里的集体经济才是硬道理。祁小军和全体村干部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帮扶工作的重要内容,针对村地域条件和实际情况,制定乡村振兴计划,继续争取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在壮大原有经营主体的规模上下功夫,切实增强了村民自身的“造血”能力。 (记者啸宇)

   让北山村村民过上好日子

  ●市交通运输局驻湟源县东峡乡北山村第一书记韩冬

  【我的得意之作】湟源县东峡乡北山村——市交通运输局的联点村,在一批又一批驻村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的共同努力下,如今的北山村村民整体搬迁到县城及周边居住,村民们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改善、生活条件明显提高,已全部达到“两不愁、三保障”,经济收入稳定持续提高。

  2018年4月,接力棒传到了韩冬的手里。为了坚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韩冬紧紧依靠村“两委”协调配合,正视困难、解决困难、用心工作,把北山村当家园,视贫困群众为亲人,为北山村谋发展、促和谐,真正让北山村村民过上好日子。

  党的脱贫、扶贫政策一定要让村民们了解,这样才能坚定他们脱贫奔小康的决心。对此,韩冬和驻村工作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这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让村民长了知识,也了解了相关政策。

  持续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是韩冬和驻村工作队第一要务,为此,他们一是落实易地搬迁超面积整改工作。北山村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5户均面积超标,按照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的原则,将超标面积分别划分住房使用功能,经营家庭宾馆、出租房、仓储等,现已开始营业。二是跟进后续服务,产业发展持续增收。进一步争取产业发展资金,多渠道联系有合作意向的养殖户合作经营,通过美团、58同城、电话联系等形式宣传北山村海奎养殖场,并与多家养殖大户进行面谈,现已与一家养殖大户协商成功合作经营,扩大养殖规模。三是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百日攻坚”工作的落实。根据安排部署,北山村驻村工作队及村“两委”班子及时组织召开了“北山村精准脱贫‘百日攻坚’工作部署会议”,对下一步精准脱贫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责任到人,细化每一个环节。

  去年共流转土地548.1亩,用于饲草种植,人均增收449元,实现了生态改善、村民增收的协调发展。此外,“十三五”光伏电站开始投建,在召开会议后,还制定了北山村集体经济资金分红方案,拟定下一步运用光伏工程分红资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北山村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了!(记者一丁)

   当好托思胡村脱贫致富路上的帮手

  ●市发展改革委驻湟源县大华镇托思胡村第一书记阿鹏

  【我的得意之作】托思胡村位于湟源县西部浅半山,距县城16公里,就是这样一个人均耕地4亩多、原农作物只有小麦、油菜籽等为主的贫困村,经过三年时间的不懈努力,顺利完成脱贫摘帽。在一路走来的脱贫攻坚路上,有一个身影起到了关键作用,那就是驻托思胡村第一书记阿鹏。

  “党员是贫困村脱贫致富的关键力量”,阿鹏担任湟源县大华镇托思胡村第一书记后,首先和村干部们下功夫、出实招,努力建强支部堡垒、党员队伍,鼓励党员投身到脱贫攻坚的实践中,带动群众一起干,并鼓励引导党员中的致富带头人致富后反哺家乡,为全村党员干部带领贫困群众共同致富起到积极作用。

  托思胡村地处浅半山地区,自然条件相对较差。针对贫困发生的特点,阿鹏和驻村工作队按照“一户一策”原则开展精准帮扶。贫困户祁生朋家因病、因残、因学致贫,工作队协调为他提供了产业发展资金及免息贷款发展养殖业,还为其申请了农村护林员岗位,去年祁生朋家顺利脱贫。贫困户祁增林患有甲状腺癌,孩子还在校读书,为减轻他的家庭负担,驻村工作队为他申请了“雨露计划”补助,提供了产业发展资金,祁增林不仅顺利脱贫,家庭收入也得到了保障。

  实施通村公路硬化和安全饮用水工程,为村子里建村卫生室……阿鹏和驻村工作队、全村干部积极协调,投入约1200万元,为全村实施道路硬化、安全饮用水工程和美丽乡村各项建设等,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改观。特别是美丽乡村建设中,阿鹏所在单位市发展改革委积极协调,为该村实施生态水系及文化景观广场工程、河道工程、绿化工程,修建2座便民桥、拆除乱搭乱建等,使得全村美丽乡村建设顺利推进。

  村集体经济还很薄弱,该村计划修建一个鱼塘,并开展农村农家乐自助体验营休闲活动;托思胡村过去就有养殖的基础,且大部分农户的养殖性极高,该村将拓展家庭养殖牧场,另外还计划建一个燕麦酒或燕麦甜醅加工厂增加村民收入……在脱贫致富的路上,阿鹏和驻村干部们还在不懈努力着。(记者啸宇)

   看着村民一个个脱贫,别提有多高兴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驻湟中县大才回族乡扎子村第一书记鞠杰松

  【我的得意之作】2019年已经是鞠杰松来到湟中县大才回族乡扎子村担任第一书记的第三个年头,作为一名技术人员,他凭借着一张人口居住分布影像图,拉近了与村民的距离,铺就了村民的致富路。

  扎子村是传统的农业村,耕地均为脑山地区旱地,加上气候条件差,农作物产量低。初来扎子村时,第一个感觉就是落后。2015年前扎子村基础设施落后,村内唯一通往乡镇的道路由于年久失修坑坑洼洼,雨天泥晴天尘,村内道路同样也是毁坏程度严重;村委办公场所是一个破旧的2层小楼,当时就觉得应该修缮一下……“工作队初入村时,开展工作困难,我们就主动出击,经常去贫困户家,通过多次入户,了解困难,帮助解决了实际困难,村民们也就信任我们了。村民们看我们没地方吃饭就经常往家里叫,我们坚持能不去就不打搅他们,有时候我们也入乡随俗,与贫困户打成一片,无话不谈。”鞠杰松说。

  施联芳是扎子村低保贫困户,患有贫疫性血小板减少紫癜病的她,常年治病导致家里一贫如洗,家中的两个儿子还在上学。2015年这个贫困的家庭人均收入只有2100元,全靠丈夫张云生在外打零工慢慢积攒。面对如此困境,2016年施联芳在鞠杰松的帮助下借钱办起了“湟中联芳家庭牧场”,通过养鸡项目增加家庭收入,凭借自己的努力,仅在当年施联芳就养殖了700多只土鸡,年纯收入达到了2万余元。拿到钱的施联芳干劲更足了,还扩大了养殖规模,目前她每月卖鸡蛋可收入900元,通过繁育生猪,年底实现收入已经达到了5万余元。从低保贫困户达到脱贫,施联芳的故事传遍了扎子村,越来越多的贫困家庭都自觉参与到了努力致富的队伍中,看到这样的情景,作为第一书记的鞠杰松由衷地感到欣慰:“看着村民一个接一个地脱贫,我的骄傲感与幸福感别提有多强了。”(记者王瑞欣)

   做村民脱贫路上的贴心人

  ●市外事办驻湟中县田家寨上营一村第一书记李胜利

  【我的得意之作】进入5月,湟中县田家寨镇上营一村里杨树、柳树都绿满枝头,在韩松山的家中,他忙碌的身影是这一家人脱贫后的幸福生活写照……

  说起韩松山的脱贫路,不得不提起这里的驻村第一书记李胜利,一个敢想敢做为村民办实事的“贴心人”。

  常言说:“农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简单的话语反映了群众对选好农村致富带头人的热切期盼,说明了村干部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村里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就能带好村委一个班子,进而带富一个村,使村里经济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因此,选好带领农民致富增收的“领头雁”,充分发挥“领头雁”的引领示范及带动作用,是农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一环。

  刚到上营一村时,看到村里年久失修的戏台、到处掉灰的村委会平房,村民们土木结构的老房子,李胜利觉得精准扶贫工作任务很艰巨,压力很大,但倔强的他没有退缩。“想要开展好工作,就要先摸清村里的情况,踏踏实实为村民办事。”秉着这个理念,李胜利开始挨家挨户了解情况,也就在这时,李胜利与韩松山结下了不解之缘。

  韩松山是村里的贫困户,脱贫之前这个家寒酸得让李胜利有些难受,在他的帮助下这个两口之家在2016年9月获得了产业发展扶持资金10800元,并干起了养殖业。当年购买仔猪正好遇到涨价,韩松山攥着钱有些绝望,李胜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能让韩松山的养殖业顺利干起来,他开着自己的车带着韩松山翻山越岭,从永丰村到大通县再到西宁,他俩跑了十多个养殖场才买到了合适的仔猪。在随后的日子里,韩松山铆足了劲干养殖,几年滚动发展下来,每年的收益都在不断增长,并在2017年顺利脱贫。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时间里,李胜利主动转换角色,融入基层、融入群众,住宿所在的村委会早已成为他的另一个家。在这里,村民可以随时来访,畅谈发展生产的想法,李胜利则始终用心倾听着村民的每一件事。(记者王瑞欣)

海南州残联干部深入上合乐寺村开展帮扶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脱贫攻坚战略要求,残疾人联合会
湟中6所学校收到上万本爱心书籍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4月21日,Qhnews.Com
达玉五谷村蝶变记
星空下的西海星墅。Qhnews.Com
青海发布规范旅游市场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当前,Qhnews.Com
西宁市0岁至14岁颅颌面畸形患儿可获救助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又有一个好消息!Qh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