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看发展 西宁篇:文化滋养“魅力夏都”

29.08.2014  14:56
核心提示:     一座城市的特色、建筑个性、市民精神从哪里来?就是要从文化的培育、文化的滋养、文化的发展中来。也只有把建设文化强市战略摆上突出位置,才是最终推动西宁阔步迈上快车道的唯一途径。   今时今日,

  

  一座城市的特色、建筑个性、市民精神从哪里来?就是要从文化的培育、文化的滋养、文化的发展中来。也只有把建设文化强市战略摆上突出位置,才是最终推动西宁阔步迈上快车道的唯一途径。

  今时今日,站在已经有1900多年历史的北禅寺前,俯瞰西宁全貌,魅力无穷。更新的文化面貌,更高的文化姿态展现于眼前!

  文化建设滋养城市品牌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所在、魅力所在。作为一座文化名城,西宁要在现代化进程中,自觉承担起保护传承历史文脉的重任,并依托丰厚的文化资源,创新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文化滋养城市、以文化树立品牌。

  创新保护历史遗存,西宁市一方面大力推进金蛾晓日、凤台留云、龙池夜月、北山烟雨……这些有着令人遐想的“西宁八景”和虎台遗址、山陕会馆等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修复,另一方面,推进文化旅游发展产业,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并规划了以西宁为中心,以塔尔寺、青海湖、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公园为核心的大旅游发展格局。

  突出打造城南文化产业园、青海藏文化创意园、唐蕃古道茶马文化展示中心等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重点建设历史文化游、河湟民俗游、高原避暑游、休闲观光游等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带,努力把西宁打造成为青藏高原区域性文化中心城市和国际知名的高原山水花园旅游名城。

  2012年,西宁市召开文化旅游产业推进大会,提出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思路,并形成了《关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关于贯彻建设文化名省战略加快文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等。

  发挥省会城市聚集发散的优势,相继承办推出了以青洽会、环湖赛、春节社火、青年电影展、“夏游西宁”百姓大舞台、清真食品节、汽车文化博览会、婚庆文化博览会等为主的节庆文化品牌。开展了佳豪国际广场、力盟商业街、圣地藏阁、金玉南关商业街等特色文旅商贸街区建设,加快市区影剧院和中小型演艺场所建设,逐步完善文化旅游配套设施,使文化旅游活动有阵地、有平台、有内容。

  公共服务构筑城市文化底蕴

  “百姓大舞台,想唱你就来!”周未的西宁中心广场,人头攒动,异常热闹。被市民形象比作“快乐大本营”的“百姓大舞台”已成为一张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名片”,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提升了城市人文素质,是增强西宁文化软实力、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一次创新。 2013年,百姓大舞台文化传播公司被中宣部评为全国“服务基层、服务农村”先进集体;“百姓大舞台”荣获文化部颁发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并入选中国城市十大年度生活现象,成为全省群众文化品牌。

  通过“政府采购、公司运作、全民享受”,百姓大舞台每年从5月到9月集中举办近200场广场演出,让市民文化从城区走向三县,从市区走向农村,通过百姓演、百姓看、百姓乐、百姓评的方式,引发群众共鸣、助力文化建设,充分展现夏都西宁的活力和独特的文化魅力,两年来共有400余万人(次)参与。

  没有群众文化的深厚基础,就没有城市文化发展繁荣的基础力量,文化的发展不仅要让市民得到精神享受,更要让他们感受到文化体制改革带来的成果。应运而生的西宁市文化艺术服务中心打造西宁零距离文化生活服务圈,让市民足不出户尽享快捷文化。

  2012年,西宁市正式成立了民间文化协会,对全市500多个各类文化团体进行整合,并组织专业人员对协会成员单位开展一系列业务指导、评星定级等工作,培育规范化队伍,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文化艺术服务。《陶纹梦圆》、《天域天堂》 、《古道传奇》等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精品剧目,极大地提升了西宁文化品位和内涵。

  群众性文化活动风生水起

  如今,有了公共文化设施搭建的平台,群众性文化活动风生水起。

  社火、锅庄、腰鼓、秧歌等特色民间文化活动覆盖了西宁所有村镇。优秀社火展演、“欢乐大广场”等主题活动,拓宽了品牌文化活动覆盖面,“湟中八韵”展演、湟源“丹噶尔”杯原生态曲艺电视大赛、大通老爷山朝山会等特色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西宁市新宁广场、中心广场等一批城市文化休闲广场的建成,不但成为西宁市城市建设一道道亮丽的风景,而且为蓬勃开展的广场文化迅速发展提供了阵地和依托。

  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逐步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初步构建了以“城市文化设施+区县文化场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主要内容的覆盖全市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广播电视信号“村村通”和“户户通”;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全覆盖、公益性电影放映、文化进社区,博物馆、电影院……保障着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文化滋养,科技创新,文化产业异军突起。市政府每年安排文化产业项目扶持资金2000万元,采取贴息、奖补等方式,用于引导扶持符合西宁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的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建设,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逐步拓宽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同时组织西宁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户)评选工作,推动文化产业良性发展。

  目前,公共电子阅览室、农家书屋图书更新等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相继竣工,横店影院、街区自助图书馆等项目全面完成。充分利用城洽会、车博会等各种平台筛选了城隍庙恢复开发建设项目、山陕会馆草根堂民间艺术展示中心等10余个发展前景的文化产业项目,重点对外招商与推介。大力发展昆仑玉、农民画等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工艺美术产品,加强对“八瓣莲花”、“佛光”等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文化企业扶持,使西宁市文化旅游产业规模逐步扩大。

  今天的西宁,各民族文化在这里相汇交融,不断提升的城市品位,为现代文明注入了源源不竭的文化动力。

  今天的西宁,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号角声中,文明和谐幸福的气息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