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百年城市基础 海东率先在全省建设综合管廊
立足当前,放眼未来,全面规划,提早实施,努力打造百年城市基础——海东市紧紧抓住城市建设刚刚起步的有利时机,率先在全省开工建设综合管廊工程,于去年6月开工建设了首批11条15公里管廊工程,目前已建成11.7公里。计划到2030年,规划建设管廊123公里,并明确给水、通信、电力、供热、燃气及部分排水6类管线入廊敷设。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亲自主持召开综合管廊建设工作座谈会,从全国选择的10个城市政府负责人参加会议。海东市管廊规划、融资建设和运营管理的思路做法和创新亮点,得到了陈政高的充分肯定。
综合管廊又称共同沟,是建于城市地下用于敷设市政公用管线的市政公用设施,可节约城市管线资源、整合行业项目投资、降低管线维护成本,是解决城市“拉链路”现象的有效措施和城市建设方式的重大改革。从撤地设市之初,海东市便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要求和部署,将管廊建设作为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的重要内涵,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综合管廊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了管廊规划建设管理机制。完善海东市城乡规划管理办法,增加了管廊建设的相关内容和刚性要求,出台了海东市市政设施规划建设指导意见、城市综合管廊运营管理办法以及推进PPP建设模式加快综合管廊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保障管廊建设运营。
在实施中,海东市将综合管廊专项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市政专项规划和地下空间利用规划系统推进,相互衔接。创新融资模式,采用PPP融资建设模式,引入社会资本进入综合管廊建设,民营企业参与建设和运营管理。由海东城投公司发起,与青海福博大投资集团等3家民营企业,共同出资组建了综合管廊运营管理公司,并授予30年特许经营权。在建设标准上,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经验,从管廊结构和附属设施的配建等方面优化设计;在建设时序安排上,新旧城区同步推进,优先安排新旧城区连接点、跨越河流、铁路和公路等关键点的管廊建设;在建设技术上,新城区采用清水模板混凝土现浇,管道支架精准设计,一次性预埋。旧城区拟采用日本后张法预制管廊技术,工厂化生产,缩短建设周期。
座谈会上,陈政高部长对海东市提出的关于从国家层面完善促进综合管廊建设的法规体系、改革行业投资管理体制、推动燃气管线进入管廊的规范修编和制定综合管廊防火规范等建议给予了高度评价。
目前,海东市新建20公里综合管廊工程即将开工建设,全国综合管廊试点城市申报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苑玉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