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生态背景下的青海湖生命景观
洄游,这是祖先的生命基因留给湟鱼的生存智慧。
多少年前,青海湖还是一个与黄河相通的湖泊,湟鱼也仅仅是一个生活在这一水域的,与黄河鲤鱼极其相近的生命物种。后来轰轰烈烈的造山运动改变了青海湖的命运。高高隆起的日月山挡住了青海湖流入黄河的水道,此后,青海湖便失去了奔向大海的可能,由外流湖变成了内陆湖。
随着气候转暖,蒸发量增大,青海湖的湖水也逐年变咸,并最终成为了咸水湖。可是湟鱼并没有就此消亡,这个坚强的物种,努力适应着湖水的变化——身上的鳞片渐次退化,生活习性渐次更改,它拥有了一个崭新的名字——青海湖裸鲤。
在日月的轮回中,青海湖的含盐量和碱度变得越来越高,这对湟鱼的性腺发育非常不利,所以每年春夏之交,成年湟鱼便从青海湖溯游到淡水河产卵,青海湖周边地区的淡水河道都是湟鱼的产床。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在读博士生李文靖先生说:“湟鱼是淡水鱼种,到淡水中产卵是它的生存本能。”
生态保护,从湟鱼开始
逆流而上的鱼群,是一种令人震撼的生命景观。
一个世纪前,每逢春夏之交,青海湖周边地区的河道里便挤满了鱼群。河水清浅,湟鱼黑色的鱼背挤满了河道,远远望去,整个河道一片漆黑,以至于当地老百姓曾用这样的民谚来形容这一季节的青海湖,形容湟鱼产卵时在青海湖周边地区营造出的盛景——“半河清水半河鱼”。
从20世纪初开始,这样的盛景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淡出,湟鱼的数量急剧下降。
据青海省渔政管理总站提供的相关资料表明,湟鱼存量最低值时,不足最高时的70%。2004年,湟鱼被中国环境发展国际委员会列为濒危物种,并被收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
湟鱼数量的锐减对青海湖周边地区的危害是巨大的。
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内陆咸水湖,青海湖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发育成熟后,便成为了多种野生动植物繁衍生息的家园。青海湖温润的气候、丰富的食源,更是吸引了大量鸟类在这里觅食产卵,繁育后代,青海湖是在中国乃至世界享有盛名的鸟的天堂。在青海湖“水-鱼-鸟”的生态系统中,湟鱼无疑是最关键的一环。
“有了湟鱼,才有了青海湖生机勃勃的生态循环。”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调研员、我省著名鸟类专家何玉邦说,“青海湖是鱼鸟共生的生态系统,湟鱼是鸬鹚、鱼鸥、棕头鸥等多种鸟类的食物源,湟鱼锐减会对这些鸟类的迁徙、繁衍造成影响。”
2015年6月初,本报记者在青海湖鸟岛采访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岛保护站站长李英华先生时,他透露,鸬鹚、鱼鸥、棕头鸥、斑头雁是青海湖鸟类中数量最多的“四大家族”,除斑头雁外,其他三种鸟类都以湟鱼为食,以目前这三种鸟类在青海湖周边的种群数量计算,它们每天捕食湟鱼多达十吨。
一个不容忽视的生态现状是,青海湖特有的草原生态和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十分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将很难恢复,对于环湖草原以及更为广阔的青海湖生态受益区来说,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如若遭到破坏,便有可能演化成一场生态危机。
保护湟鱼的全民行动
湟鱼种群数量不足最高时的70%,这是大自然为我们敲响的警钟。
有专家分析,造成湟鱼资源濒临危机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人为干扰,二是自然环境变化。
从上世纪初开始,青海湖周边地区开垦出了大片农田,农业灌溉和湟鱼争水的情况日益严重。人工捕捞也是造成湟鱼资源锐减的原因之一。
同时,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百余年来,青海湖周边地区注入湖中的淡水资源逐年减少,甚至出现了断流现象。
据青海省渔政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2005年到2007年,青海湖周边地区重要河道的河水时常会降至警戒水位,断流现象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历史上有记载的注入青海湖的近百条河道,如今仅剩10余条。
河道断流对于产卵季的湟鱼来说是灭顶之灾,那些在淡水河道中待产的湟鱼,一旦搁浅在干涸的河道,等待它们的只有死亡。
拯救湟鱼,刻不容缓!
1975年,青海湖成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80年,青海省政府颁布《青海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实施细则》,部署停止青海湖冬季冰鱼生产的实施方案;
2003年1月1日起,青海省政府首次实施青海湖封湖育鱼计划,禁止任何单位、集体和个人到青海湖周边地区捕捞湟鱼,并禁止在流通领域贩卖、销售湟鱼……
青海人用艰辛的付出,打响了一场湟鱼保卫战。
2015年6月初,本报记者对青海湖沿湖四县保护湟鱼的情况作了深入采访,并首次用水下摄影设备,拍摄到了湟鱼在沙柳河、布哈河、泉吉河等河道产卵的情况。在这些河道中,湟鱼种群的繁密、体型之大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在布哈河边,青海省渔政管理总站站长何晓林曾不无感慨地说道:“过去,捕捞湟鱼的成本很低,利润很高,盗捕者的法律意识淡薄,湟鱼盗捕现象十分猖獗。这几年我们加大了打击盗捕湟鱼的力度,盗捕湟鱼的现象越来越少了,湟鱼的数量自然就多了起来。”
自青海湖2003年实施封湖育鱼以来,湟鱼资源量增长了17倍。
湟鱼数量的增加,带动了青海湖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新变化。也就是在那次采访中,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安派出所所长杨守德告诉我们,近年来,青海湖的鸟类资源已经从1989年的164种增加到了220种,不少鸟类是曾经从青海湖周边地区迁徙走的,如今它们重返家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如今在青海湖边已不再是传说。
目击:人鱼共生的生态景观
据何晓林介绍,今年青海湖周边地区的雨水比较多,河道水流量大,湟鱼洄游产卵的时间比往年提前了一个多星期,可是产卵的高峰期还没有到来。为了目睹青海湖周边地区湟鱼产卵河道“半河清水半河鱼”的人间奇景,一个星期后,本报记者再次奔赴青海湖,去探寻湟鱼的洄游之谜,去感受青海湖周边地区的生态变化。
青海湖北岸集中了泉吉河、哈尔盖河、布哈河等多条注入青海湖的淡水河。海北藏族自治州渔政执法支队支队长张万宏介绍说,青海湖周边地区共有五百多公里淡水产卵河道,青海湖北岸占了一半还多。这几条淡水河占青海湖全部淡水补给的一半之上,是青海湖重要的淡水补给源,也是湟鱼最重要的产卵河道。
6月9日16时,切吉河大桥下一场拯救湟鱼的战斗刚刚结束。
切吉河是一条只有数十公里的小河,这条流量并不大的河流,在青海湖的生态大系统中意义重大。青海省水上公安局布哈河派出所所长尤拉杰说,每年至少有数十吨湟鱼在这条河道产卵。
6月8日,布哈河派出所在巡查时发现,切吉河和附近的另一条河道发生断流,有部分湟鱼搁浅,布哈河派出所立刻组织鸟岛宾馆、青海湖景区管理局等单位展开了拯救湟鱼的行动。令人感动的是,连续两天,有一百多名游客和当地群众自发参与到了这场拯救湟鱼的行动中,人们用脸盆端、用水袋提,在3处搁浅区救助了近十吨湟鱼。
“这几年老百姓保护湟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越来越高了,救援场景令人感动。”尤拉杰说。
布哈河离切吉河只有数十公里,这条发源于我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流域面积286.2公里的大河,是青海湖最大的淡水补给源,因此被誉为青海湖的母亲河。
布哈河大桥下是一片沙洲,沙洲上湟鱼的尸体随处可见,这是鱼鸥的“作品”。
张万宏说,鱼鸥是一种很挑食的水鸟,湟鱼资源丰富时,它只吃湟鱼的眼睛和心脏,只有湟鱼资源不足时它们才吃鱼身。
走进沙洲,捡拾起砾石间死去的湟鱼,果然看到不少湟鱼的眼睛和心脏已经被鱼鸥啄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湟鱼被鱼鸥啄食后抛弃的现象越多,越说明湟鱼的储量已经得到了恢复,鱼鸥再也不会‘饥不择食’地吃湟鱼肉了。”
牧民洛桑告诉记者,今年河里的鱼多了,鱼鸥来的也多了,有时一群水鸟就有上百只。
鱼鸟共生的景象在布哈河流域随处可见。
泉吉河上有一座不大的水坝,这座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水坝曾在泉吉乡的农牧业生产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几年前,为了保护湟鱼顺利洄游产卵,有关部门对泉吉河河道做了整治,一条过鱼通道出现在了大坝一侧。
河水浩荡,过鱼通道里的湟鱼密密麻麻,数量多得惊人,它们俨然是一支湟鱼的远征军团。
泉吉河只有数十米宽,河水最浅处只有三十厘米左右,最深处也不过没膝,河水中湟鱼鱼群密集,根据现场目测,河水中的每一群湟鱼数量都在千条之上。
站在河边,你能清晰地看到黑色的鱼群往河中央游弋,数量庞大的鱼群,游动时发出了哗哗的水声。在岸边的一个漩涡处,等待产卵的湟鱼更是密密匝匝,伸手就能抓上一条。负责水下拍摄的记者说,站在水里,甚至会有湟鱼撞击到腿肚子上。
在泉吉河边,记者遇见了泉吉乡12岁的小学生布西玲(音),她是泉吉河湟鱼保护志愿者,每年放假后,她就和小伙伴到河边自觉地担负起保护湟鱼的任务。
“我们老师说,要是湟鱼没了,青海湖的鸟就没了,草原也会变成荒漠,我们的任务就是要保护这些鱼妈妈不被人抓走。”布西玲说。
在青海湖边,由群众自发组织的护鱼志愿机构还有很多,这些机构和渔政管理部门一起,构成了湟鱼坚实的生命防线。
沙柳河从刚察县城一侧潺潺流过,这条流域面积为1320平方公里的淡水河,是湟鱼最重要的产卵河道。
正是沙柳扬花的季节,伫立在沙柳河边,你能清晰地听到水鸟们嘎嘎的鸣啼,你能不时地看到鱼鸥在水面扎猛子的景象。一个星期前,本报记者采访时看到的桥梁工程已经停工,工地上挖开了一条宽阔的水道,那里是湟鱼逆流产卵的通道。一群群湟鱼通过这条河道争先恐后地向沙柳河上游游去,挤挤挨挨,生机盎然。
沙柳河中的湟鱼个头很大,有的已经超过了一尺。李文靖说,因为生态环境恶劣,湟鱼生长速度缓慢,一般体重在250克左右的湟鱼,至少要生长八九年。
据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最近监测的数据显示,2014年,青海湖中的湟鱼资源已经达到了45000吨,12年间增加了17倍,封湖育鱼成效斐然。
6月10日,记者来到青海湖东岸原青海湖渔场驻地,这里是我们采访的最后一站。
在特殊的历史时期,青海湖渔场曾为青海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青海湖封湖育鱼战略的实施,青海湖渔场完成了历史使命,如今青海湖渔场已经成为了青海水上公安局湖东派出所的驻地。从捕鱼到护鱼,体现的是青海人环保理念的改变。
湖东派出所是青海湖周边四个派出所中唯一拥有渔政执法船的派出所,7名警员,担负着4583平方公里湖区面积及其周边地区的执法护鱼任务。
湖风拂面,水波荡漾,乘坐执法船出航,我们除了感受到了炎炎夏日醉人的清凉外,还被青海湖生机勃发的自然景观深深震撼。湖面上水鸟翔集,鸬鹚竞舞,湖岸上绿草如茵,野花怒放,羊群悠闲,大生态背景下的青海湖,处处呈现着一幕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自然万物欣欣向荣的壮美场景。
回归草原的高原精灵
环湖采访期间,记者还有幸来到哈尔盖附近的普氏原羚保护区,去探访这一濒危物种的生存状况。
1875年,普氏原羚由俄罗斯探险家和旅行家普尔热瓦尔斯基在中国内蒙古高原发现并命名,它曾广泛分布于内蒙古、宁夏、甘肃及青海等地,可是由于人类活动影响及栖息地的恶化,普氏原羚的数量逐年下降,分布区范围也不断锐减,现在普氏原羚只分布于我省环湖草原一带。
据有关资料显示,20世纪80年代初,环青海湖附近普氏原羚的数量超过1000只;80年代末,降到了五六百只;1995年,在环湖地区还生活有五个普氏原羚种群,分布在倒淌河乡元者村一带及湖东种羊场、鸟岛附近,天峻县快尔玛乡以及刚察县哈尔盖乡约有不足300只……这是名副其实的“高原大熊猫”。
刚刚走进保护区,我们就发现了一群普氏原羚,通过长焦镜头可以清晰看到,这群身披褐色皮毛的精灵,在红柳丛中悠然觅食。它们身边,哈尔盖河潺潺流淌,在河岸边,你会发现一群群湟鱼在河水中尽情嬉戏,河岸上点地梅和马先蒿交相辉映。河水、原羚、湟鱼、野花……在天地间营造出了一派鱼兽共生、和谐相处的图景。
保护区中设有观察台,爬上观察台向远方望去,退耕还林的土地上长出了厚密的牧草,草场之间的网围栏也被隔出了动物通道。草原尽头,一抹蔚蓝映入眼帘,青海湖以它的仁慈,滋养着草原上的万物生灵。
这里是普氏原羚最后的栖息地,它们的命运与湟鱼的命运一样,成为了青海湖大生态恢复的风向标。返回西宁后,我们从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2015年春季,有关人员在环湖巡查过程中发现,普氏原羚数量已经增加为1092只,青海湖地区的生态环境正在恢复好转。(李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