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世界,打造大美青海“大景区” 聚焦我省旅游业转型升级新趋势
经过多年的建设,青海旅游开始进入全面转型升级新发展时态。
持续打造大美青海,努力建成旅游名省——这是青海旅游业新的奋斗目标。
站在新起点、新高点,我们将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把我省打造成中华民族特色文化旅游目的地、国家生态旅游目的地、国家丝绸之路战略支点上的黄金旅游目的地。
面向世界,我们将打造大美青海“大景区”。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对生态地位重要,集西部、民族、贫困地区于一身的青海来说,旅游业发展是实现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百姓富裕的最佳契合点之一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最大的责任也在生态。
青海之美,就是美在生态与文化的珠联璧合,美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在全省上下多年孜孜追求的绿色发展和持之以恒的生态建设下,可以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于青海,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上升为全省上下的自发行动,并实现了神形兼备、丰盈充实的全域化、风景式展示。
如今,三江源头芳草萋萋、江河奔涌,祁连山下松柏如云、碧水长流,青海湖上烟波浩渺、百鸟竞翔,湟水谷地山清水秀、五谷丰登……一幅幅壮美的画卷组合在一起,诗一般的“美丽青海”便呈现在了世人眼前。
生态环境越好,发展机遇越多、发展潜力越大。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稀缺的“天然资本”,绿水青山会源源不断带来金山银山。
如今,青海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正在通过旅游向海内外传递,绿色青海的生态红利也已开始显现,青海蓝、高原绿、江源美,已经成为青海重要的生态旅游产品。
旅游火热的今夏,在中国最美湖泊——青海湖,7月以来游客量已是直逼百万人次,同比增长保持在20%以上的高位。
在中国最美花海——门源,7月上半月的游客总量达十多万人次,很多游客都用“美哭”二字来形容花海之美。
在中国的天空之镜——茶卡盐湖,7月以来接待游客同比增长高达130%以上,实现旅游收入突破五百万元,同比增长高达600%以上。
……
当生态美,发展成为青海旅游最大的资本、最大的品牌、最火的能源时,我们看到绿水青山正日益成为青海的金山银山。
今后,随着青海生态优势不断带来旅游发展红利,在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奋斗进程中,我们相信,随着全省上下持续打造大美青海,努力建成旅游名省,旅游业将会让更多“绿水青山”成为青海的金山银山,实现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和百姓富裕的有机统一。
从点线旅游到全域旅游
——在原有品牌塑造、景区建设基础上,按照“全域景区化”发展理念进行规划和建设,未来,大美青海将成为面向世界的“大景区”
青海山川秀美、民族众多、文化多样、生态优良,在旅游业的发展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如今,随着全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和交通工具的日新月异,青海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暑期旅游目的地。
有数字统计,今年, 1-7月份,我省接待国内外游客1309.6万人次,同比增长13%,完成年计划的59%,其中入境游客3.5万人次,同比增长38.6%;实现旅游总收入139.15亿元,同比增长21.1%,完成年计划的58%。
这些数字背后,是令人振奋的统计数字和收益,更是中外游人对大美青海旅游品牌的赞叹和肯定。
但我们也无须讳言,目前,全省旅游旅游业发展方式还较为粗放,服务功能还不够完善,加上全省旅游资源分散、条块分割明线,除了青海湖、塔尔寺、门源油菜花等传统的旅游景点景区外,全省新的旅游增长点并不多见。
在大美青海知名度和吸引力明显提升以及生态美优势日益显现的今天,如何让青海多元景观和青海多元的文化、历史和宗教进一步融合,让将大美青海绽放出更耀眼的美丽光彩,是青海旅游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总结“十二五”、展望“十三五”的时间节点,全省第六次旅游发展大会给青海旅游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今后,我省将进一步优化旅游布局,多元融合,着力打造“一圈三线三廊道三板块”,形成以旅游目的地为目的,以点带面、以线连片的旅游布局。
继续打造环西宁2小时旅游圈,形成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吸引力、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
继续加强青藏线、三江源(唐蕃古道)、祁连山等重点景区和线路建设,使这三条线路更加成熟,成为知名旅游精美线路。
重点打造“三廊道”,黄河旅游景观廊道(南线)、青海湖人文旅游景观廊道(中线)、祁连山风光带生态旅游景观廊道(北线),让每条线路都构成一个核心景区,每个区域都独具特色。
……
整合资源,加强互补,形成特色,在这样的“大景区”谋划和建设中,相信,青海旅游也将因此开辟一片新天地。
从业内整合到跨界融合
——伴随着旅游业不断转型升级,在稳健的改革措施和创意思维推动下,未来青海旅游业将进一步发挥产业融合剂的作用,给其他产业带去新的市场、新的方向和新的商业生命周期
旅游业涉及面广、带动力大、综合性强、开放程度高,是极具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旅游业更是对经济增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乘数效应。
有相关研究表明,旅游投资每增加1元,可带动其他行业投资5元;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3元。
目前,在青海,旅游业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商贸、餐饮、住宿、运输、旅游商品加工等加快发展,全省直接从事旅游生产与服务的人数已达到11万人,间接从业人员超过55万人。发展农(牧)家乐2850多家,有12万农牧民从中受益。
但与经济新常态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要求相比,我省旅游业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以过境游、观光游为主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文化挖掘、品牌打造深度不够,市场主体少且不强,民族文化特色商品缺乏……
要推动旅游业发展取得更大的突破,稳健的改革措施和创意思维必不可少,创新跨界融合更是必由之路。
在加快全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中,今后,融合发展将是推动全省旅游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实现产业结构和素质优化的主要方式。
推动旅游业与信息咨询、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互动发展,促进旅游业由“门票经济”向“吃住行游购娱”发力,向“商学养闲情奇”拓展……
促进旅游开发与文化融合,将文化的元素植入旅游各环节,讲好青海故事,彰显青海旅游的独特魅力……
整合宣传营销资源,融入互联网,发出青海好声音……
相融生辉,相融而进。
旅游业是一个充满想像力的产业,相信在不断创新融合、超越自我中,青海旅游会永远年轻,永远鲜活,大美青海也会因此愈发美丽迷人。(张海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