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兽医队伍为我省畜牧业保驾护航
产业观察
“请刘永辉同志谈谈对本案件的想法。”
“请马明青同志就工作中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进行5分钟演讲。”
“下面是提问环节,请各位学员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
“请大家完成案卷后,在晚自习讨论”……
这不是学生的课堂,这是官方兽医培训课上的一幕。
为推进官方兽医制度建设,提升全省官方兽医执法水平和工作能力,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官方兽医队伍建设,促进全省养殖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近年我省不断加强对官方兽医的师资培训。
“给我们培训的内容丰富实用,理论也通俗易懂,尤其是一些案例分析得特别透彻,让人受益匪浅。”刚刚取得官方兽医资格的王浩元说。
为了取得培训实效,培训班时间通常安排得十分紧凑,每期培训历时一周,通过授课、分组座谈、学员演讲、集体考试等形式,培训内容与实践相结合,问题与解答相结合,逐个演讲,逐个考核,力保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近年来,随着动物的频繁调运和动物产品跨区域交易,动物疫病病原不断增多,国内外动物疫病形势复杂,稍有疏忽,就会酿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和错误。为了让官方兽医及时掌握新知识,了解新疫情,打击违法经营动物及动物产品行为,全省农牧系统紧紧围绕“两个努力确保”的总体防控目标,把提高官方兽医依法行政能力和职业素质作为加强我省官方兽医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制定相关管理办法,规范执法行为。而业务基础、执法能力培训班,动物检疫技术大比武、演讲、观摩等活动的举办,扎实了业务基础,提高了执法能力,为我省养殖业生产安全、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官方兽医2163人,其中省级18人,市州级179人,县区级698人,乡级1268人。其中大学学历的官方兽医有1024人,占总人数的47.36%;取得中级职称的官方兽医有1071人,占总人数的49.52%。全省已形成以本科学历、中级职称以上的中青年干部为主体的官方兽医队伍。
为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保障我省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早在2011年,针对我省官方兽医文化水平较低,业务基础薄弱的现状,根据农业部《2010-2014年全国官方兽医培训计划》,省农牧厅制定我省官方兽医的培训方案,通过人才培养、阳光培训等计划,把培训工作放在能力提升的首位,把打造一支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行为规范的执法队伍作为最终目标。
为了激发学习热情,省农牧厅已举办了五届动物检疫技术大比武活动。在这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里,全省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稳步前行。
从2013年开始,为了提高官方兽医准入门槛,要求年内拟新增官方兽医参加能力提升测试,成绩合格者方可获得官方兽医资格。三年来,共有529名通过考试,取得了资格。
“实现我省畜牧产业健康发展,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官方兽医队伍保驾护航;从畜产品安全要求看,畜产品质量安全态势依然比较严峻,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官方兽医队伍保障消费者的食肉安全;从目前兽医队伍整体素质看,必须加强全面培训,打造一支技术过硬的官方兽医队伍,更好地为全省畜牧产业服务。”省农牧厅副厅长马清德说。
四年来,我省共举办培训班12期,能力提升测试3期,全员考核1期,座谈会两期,演讲两期,动物检疫技术大比武两期,共有6900余人(次)参加。仅2015年1至9月办案308起,一些县打破了多年零案件的状态,动物卫生监督事业正在扬帆起航。
“头顶烈日,深入山区,帮养殖企业圈定安全场地,设计合理布局,规范养殖行为;引进健康活畜,依法进行检疫,定期监督检查;冒着严寒,踏着遍地粪水,经常是满身泥污血污地严格按照‘六岗七关十三刀’在屠宰场进行检疫,严防染疫动物或病害肉流入市场;远离闹市,24小时守护在省境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懈。这就是我们这支官方兽医队伍真实的写照。”省农牧厅首席兽医师孙应祥感慨地介绍。
当省总工会把徐春芳、杨占兴、李国平等25名优秀官方兽医推上奖台,领取青海省职工技能大赛技术状元、青年岗位能手、优秀选手、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等奖项时,官方兽医这支队伍沸腾了:“我们也能拿到这么高的奖项?”兴奋的情绪久久地感染着每一个人,“我以后也要努力争取这样的机会”。
“一个典型就是一个灯塔,一面旗帜就能号召前进的脚步。多年来,我们动物卫生监督系统通过树立先进典型,激励和引导着全省官方兽医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爱岗敬业,在不断的能力提升中一路成长。”省动物卫生监督所所长许海抚说。
如今,官方兽医已成为我省维护公共卫生、肉食品安全的卫士。在省外禽流感、蓝耳病、小反刍兽疫多发的形势下,我省独守一片安宁,这正是这些卫士们不断努力换来的成果。
目前世界各国的国家兽医管理体系不尽相同,各有特点,但公认最有效的是实行官方兽医制度,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也是官方兽医管理制度。这种制度从根本上保证了动物及动物产品符合卫生要求,切实降低了动物疫病传播风险,确保了食品安全,维护了人及动物的健康。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OIE)的定义,官方兽医是指由国家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授权对商品(商品指动物、动物源性产品、精液、胚胎/卵、生物制品和病料)的动物健康或公共卫生行使监督的兽医,是与执业兽医相对应的一类兽医人员。在我国,官方兽医是以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为主,同时包括兽医主管部门和技术支持体系中依法承担政府兽医职责的人员。(杨永斌 王玉娟)
农牧人
许海抚——创新永远在路上
外表颇有书生气质的许海抚,却有着蒙古族特有的豪放性情和刚毅坚韧的做事风格。1985年从青海畜牧兽医学院毕业后,爱好广泛的许海抚多次放弃充满诱惑的转行机会,选择坚守自己热爱的兽医事业。30多年来,他先后从事过动物防疫、药政管理、检疫监测、畜种改良推广和重大动物疫病控制、无公害畜禽生产基地建设、畜产品质量检验、兽医卫生执法等行政、技术、执法多岗位工作,用他自己的话说,“兽医的行当基本都做过来了”。
无论在哪个行当,他都是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他是一个愿意干事、踏实干事、巧妙干事,并且能干成事的农牧人。”这是领导和同事们对他的一致评价。
80年代中期,生猪和鸡的发病率较高,成为当时阻碍我省农区畜牧业发展的一大难题。仅有三年多工作经验的许海抚,主动请缨。经过8个月艰苦细致的工作,他提交了《关于我省生猪、鸡死亡成因和应对技术与行政措施的调查报告》,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省政府首次将动物防疫管理纳入到考核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促进了一系列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程序改革,首次建立了动物防疫效果考核和评价机制。经过两年的运行,全省生猪和鸡疫病死亡率由实施前的3.6%、13%下降到1990年的0.5%和4.7%以下。特别是猪瘟和鸡新城两大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分别达到了稳定控制区标准。
内外寄生虫病是导致我省牧区牛羊春乏死亡的主要病因,防治技术已经成熟,但如何组织大面积推广,却难住了科研人员。为了解决防治对策,年轻的许海抚积极申请专项资金,开展牧区规模驱虫防治办法研究。经过两年的努力,1988年项目完成并通过省畜牧、财政部门验收。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牧区规模驱虫防治,探索出了我省牧区内外寄生虫病规模化统防统治的新模式,并一直沿用至今。
家畜改良是提高畜禽生产性能的主要途径。许海抚主持完成的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项目《牦牛品种改良技术》,不仅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无公害牦牛生产基地,还首次把牦牛复壮和肉羊杂交改良主体技术与品种选育、营养、防疫、棚圈、人工授精等技术优化配置组装一新,达到了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2003年,牦牛品种改良技术研究成果被农业部列入全国50项重点推广技术之一,2004年,肉羊改良技术被省政府列入重点推广技术。项目不仅丰富了牦牛和肉羊品种改良技术的内涵,还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许海抚主持完成的《青海省家畜布鲁氏菌病防治研究》,针对疫病危害程度,提出不同阶段防治目标采取相应措施的技术路线,确立了危害家畜的优势菌种,揭示了家畜与野生动物之间贮存菌宿主转移的现象。经过多年采取免疫、检疫、淘汰阳性畜等综合性防治技术,全省牛、羊布鲁氏菌病平均阳性率从60年代的22.89%和17.88%,分别下降到1997年的0.32%和0.33%。之后,全省坚持运用疫情监测控制技术,使全省大部分地区的牛、羊阳性率控制在0.1%以下,年挽回经济损失8000万元以上。
作为《青海省消灭马传染性贫血病研究》项目的主要完成人,许海抚放弃传统使用疫苗控制净化疫病的做法,继承和移植国内国际先进的“检疫+扑杀+监测”的扑疫技术,在较短时间内就拔除了病根,消除了疫源。2003年经农业部进行考核和验收,我省成为在全国率先消灭马传染性贫血病的省份之一,为我国快速消灭疫病提供了一种新型防治模式。
由于长期从事畜牧兽医技术的推广工作,许海抚对畜牧兽医管理工作有着独到的见解,特别是在兽医立法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1998年,他独立承担了青海省动物防疫立法任务,针对世界卫生组织要求和国家动物防疫政策以及青海实际,经过一年半的调研,收集了大量资料,撰写了8万多字的调查报告,起草出103条动物防疫管理条款,得到省人大、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将其中43条列出形成了《青海省实施〈动物防疫法〉办法》的草案,并于2001年颁布实施,成为我省第一部地方性兽医法规。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辛勤研究的项目成果,不但为广大农牧民带去了福祉,他自己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他2002年入选青海省科技厅科技成果评估评价专家库,2003年入选青海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审查专家库,2005年被选为青海省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省级专家组成员并被聘为养羊技术首席专家……他主持和参加完成的20多项省部级科研技术推广和标准化建设项目,均获得省科技成果证书,其中荣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获优秀标准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
担任省动物卫生监督所所长后,许海抚又带领同事们,在引进动物监管、规范执法行为、落实检疫责任、提高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和成效,创出了一套适合青海实际的动物卫生监督管理体系,成为独具特色的“青海动物卫生监督模式”,得到了国家兽医局的肯定。
在许海抚和同事们的不断努力下,全省动物卫生监督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目前已经建成覆盖全省乡镇动物检疫申报网络,在494个检疫申报点中有272个点实现了检疫电子化管理,有150个点达到了国家规定A级标准条件。省动物卫生监督所也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农业先进集体”、 “全国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并被省委组织部选树为“机关党建工作省级示范点”。许海抚个人也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全国科普宣传先进工作者”、“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全省农牧系统抗震救灾优秀领导干部”……
研究、探索、创新、进取,许海抚的脚步永远在路上……(王玉娟)
农牧快讯
我省狠抓农机安全确保春耕春播农机化作业顺利推进
当前正值全省春耕春播自东向西有序开展。我省各级农机监理部门早部署、早行动,积极主动作为,深入乡村一线,狠抓农机安全,助力全省春耕春播农机化作业顺利推进。截至目前全省未发生一起农机伤亡事故。
为确保农机安全,我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海东市乐都区、湟中县、门源回族自治县等地政府将农机安全目标责任纳入乡镇政府考核目标之中,强化政府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县一级农机监理人员深入乡镇分工包乡,落实责任。
在做好农机驾驶、农机保养及检修、农机安全知识培训的同时,针对我省浅山地区微耕机数量增加较快,安全操作培训滞后现象,督促销售商在销售微耕机时,切实做好操作使用人员安全培训。民和、互助等县农机监理部门编写印制“微耕机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利用召开现场会,检审验下乡,集市贸易会、农机销售网点等人员密集场所发放到广大农牧民群众手中。全省各地借助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培训农机手近3000多名。化隆县农机监理人员分二个组,利用县政府组织“冬日六送”活动深入17个乡镇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教育。
农机监理人员分组深入乡镇、农机作业场所指导农机安全作业,纠正违章行为。民和县农机监理部门投入3万多元,对全县境内主要乡村路口的77块农机安全警示标牌进行了重新整修刷漆。循化县农机监理人员深入农机维修网点进行从业人员资格检查,对全县7家达不到要求不符合从事农机维修的网点,提出了整改要求,明确了整改时限。
及时下发关于开展2016年度农业机械检审验工作的通知,并在各乡镇村主要街道路口张贴,县电视台滚动播放,做到家喻户晓。农机监理人员深入乡村免费办理新机落户手续,保证新购置的农机具全部纳入监管范围。(王玉娟)
省农牧工会组织党员到联点村走访贫困户
近日,省农牧工会党支部组织全体人员,到省农牧厅下派扶贫的第一书记所在村——乐都区城台乡下台村15户联点贫困户家中进行走访,深入开展精准扶贫调研工作。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农牧工会支部根据厅党委的安排部署,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习总书记和省委骆惠宁书记及厅党委有关扶贫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文件精神,学习《中共青海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体会议关于加快整体脱贫步伐的决议》,提高对精准扶贫工作的认识,积极主动参与到精准扶贫工作中去。
为了开展好党员干部结对认亲工作,按照“一联双帮”工作要求,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对联点贫困户逐户登门了解情况,与贫困户促膝交谈,详细了解家中的生产生活情况和致困原因,认真做好记录,工作作风严谨扎实,调查深入。在与贫困户交谈中,对村里的下一步发展和自身的脱贫思路进行探讨,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结合实际开展中央1号文件和党的政策宣传,做好思想发动和动员引导工作。
下一步,结合工会工作的特点,党支部利用党员干部自身优势,按照村里制定的发展思路,梳理出帮助联点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思路和办法,并对他们进行回访,将提出脱贫的思路与他们进行深入的沟通,达成共识。通过共同努力,争取早日帮助联点贫困户走上富裕之路。(王玉娟 秦渝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