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基层强基础的一次创新实践—— 我省实施全省村(社区)干部学历素质提升工程综述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管党兴党、重在基础。村(社区)是治国理政基础中的基础,根本中的根本。囿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全省村(社区)干部文化层次不高、能力素质相对偏低,成为影响基层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短板和瓶颈。为有效破解这一难题,省委组织部反复调研、认真思考,坚持问题导向,立足工作实际,打破惯常思维,启动实施村(社区)干部学历素质提升工程,摸索出一条实用型系统化长学制培养之路,为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根基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着眼当下发展需要
切实解决问题
近年来,我省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持续抓基层强基础,创新推动“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深化“万名村干部能力提升工程”,严格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机制,实施村(社区)干部报酬提标工程,村(社区)干部队伍结构和综合素质得到有效优化和提升。但受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等客观因素影响,全省村干部学历层次普遍较低,文化素质能力依然偏弱,据统计,全省4146个村32048名“两委”干部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80.12%,工作中“有想法、没办法”“有劲头、没思路”的问题普遍存在,这成为了影响基层工作质量的关键因素。
“近几年,脱贫攻坚、发展村集体经济等工作任务重,上级部门要求高,很多村(社区)干部不是不想干好,而是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有限,心有余而力不足。”县乡干部如是说。
“我们不能只部署‘过河’的任务,还要交给完成任务的‘桥’或‘船’,这个‘桥’或‘船’就是要提升村(社区)干部能力和素质,有效解决村(社区)干部队伍学历不高,能力与工作要求不相适应的棘手问题,不能像涟漪一样一波一波地传下去。”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只有认识到位,才能行动自觉。省委组织部及时召开部务会进行专题研究,积极对接相关部门商讨方案,着手谋划全省村(社区)干部学历素质提升工程。
抓源头不断提升
村(社区)干部学历层次
为不断提升村(社区)干部能力素质,强化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近年来,我省各级组织人事部门积极探索改进村(社区)干部的教育培训方式,如采取省内、省外相结合的集中轮训,依托党校采取长学制培养模式等,切实加强了对村(社区)干部的培训,但村(社区)干部学历普遍偏低现状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现在组织对我们村干部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关心,因为自己学历不高,几次从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考录公务员的机会都错过了。但今年我报读了青海广播电视大学的村(社区)干部学历素质提升工程,这对我来说太好了。通过两年多的努力,我就可以拿到大专文凭,就可以参加公务员考试了。”一位村支部书记满怀憧憬地说。
问题是改革的起点,也是创新的源泉。经过多次深入村(社区)第一线走访调研,与县乡干部一起研究讨论,和广大村干部一起促膝交谈,省委组织部摸清了村(社区)干部培训需求和提升素质的诉求。在认真分析问题根源,总结各地培训经验,借鉴部分市州村(社区)干部长学制跟踪培养的成功做法基础上,依托青海广播电视大学继续教育成熟的资源优势和开放灵活的办学模式,研究制定《实施“村(社区)干部学历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根据全省村(社区)干部队伍50岁以下是主体的实际,提出用3年时间对全省4146个行政村和474个社区50周岁以下的村(社区)“两委”主要负责人和45周岁以下的“两委”其他班子成员和村级后备干部进行全覆盖系统培养,着力从根本上解决村(社区)干部学历层次不高的问题。
科学设置课程
确保村(社区)干部学有所成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落脚点最终在农村和社区。推进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惠民政策在基层不折不扣落地落实,对村(社区)干部脱贫致富、产业发展、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知识结构、专业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村(社区)干部学历素质提升工程的最终目标是要让村(社区)干部既能提高学历层次,又能学到推进工作需要的实用技能、增强工作本领,实现目标的关键在于科学设置专业课程、合理确定教学模式。
“村(社区)干部的学习培养不同于机关干部,要坚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既要注重学员的现实工作需要,又要着眼未来长远发展。”
因此,在村(社区)干部学历素质提升工程课程设置上,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施乡村振兴的工作需求,突出“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干得好”,确定了行政管理(村镇管理方向)、农业经济管理、工商企业管理(乡镇企业管理方向)、设施农业与装备4个专业80门实用课程,供村(社区)干部选择学习。在具体教学中,充分考虑村(社区)干部平时事务忙、农活繁重等实际情况,为其量身打造了网上自主学习和面授辅导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每学期为学员提供2周左右的集中面授辅导,既不耽误工作生活、又能保证学习效果,整个教学既讲理论,又重实践,既重实用,又教方法,使村(社区)干部在系统学习中全面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更好带领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当好新时代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领头羊”。
建立政策保障体系
不让一个学员掉队
“个人只需花费两年多时间和一千多块钱学费,就能圆了自己的大学梦,学习成绩好的话还有奖学金,自己几乎一分钱不花,家里也没有啥负担,这个机会太难得了,我们一定会珍惜。”一位学员说。
为了鼓励符合报读条件的村(社区)干部积极报名学习,规定每门专业5000元的学习费用(其中包括学费、教材资料费、报名费)由市州和县市区承担80%,学员个人承担20%,学习成绩优异的学员还可获得国家开放大学“希望的田野”奖学金,切实减轻了村(社区)干部的经济负担。
为了确保每一名学员都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我省各市州委组织部加强与市州广播电视大学的沟通协调,对教学工作跟踪管理,及时反馈学员学习状态、考核成绩和思想动态,严格学员学习纪律,确保学习的进度和质量。针对部分学员基础较差、学习有困难的实际,一对一定制教学计划,增强广大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上进心,让每一名学员都能真正学好知识,提高本领。
“做梦都没想到,村干部也能上大学,干得好还有机会成为国家干部,党的政策这么好,我们一定好好学习努力工作,不能愧对党,不能愧对组织。”尖扎县措周乡俄什加村党支部书记索南才让说。
为了使村(社区)干部拿到的文凭用得上、有作用,省委组织部健全完善从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考录乡镇(街道)公务员和考核聘用乡镇(街道)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长效机制,打通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入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上升通道,使村(社区)干部成为有尊严、有盼头、有竞争的职业,引导学历高、素质好、业务强、靠得住的干部队伍稳定在乡村治理最前沿,为实现青海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青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