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将建两家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0.12.2015  14:17
  2015年青海省政府分别批准西宁市以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北川工业园区为基础、海东市以青海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海东科技园)为基础,建设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是我省批准建设的首批两家省级高新区,标志着我省科技创新工作将要迈上一个新台阶。
  两家省级高新区建设将突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着力聚集创新资源,重点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抓好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率先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有效破解制约园区发展的瓶颈因素,提升园区产业层次,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全力打造我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大通北川工业园已入驻企业197户,规模以上企业32家,产值超过100亿元。已形成以电解铝为主的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火力发电、化工制造、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的铝产业园、综合保税区、环保产业园建材产业园、中小企业创业园、中关村科技产业化基地、西北商贸城市综合体、机电产业园九个园区,使北川工业园区形成二、三产业高度融合,轻工业比例较高的产业布局。青海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海东科技园)依托中关村的科技、人才和品牌优势,以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为主体,加速推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国际化进程,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有力推动了海东工业的转型升级。目前,按照“高、新、轻、优”的发展定位和“绿色、低碳、集约、循环”及“产城融合、生产和生活并重”的原则,科技园区总体规划全面完成,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入孵企业正常运行,落地企业相继竣工投产,运行质量逐步提高,产业布局日趋明晰。未来几年,海东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将积极打造1个千亿元、3个500多亿元产业基地,预计到2020年将计划完成投资500亿元,实施工业销售收入25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