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红博 不忘初心为大家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2016年,13岁的山东少年小尹毫无思想准备地就突然成为一名“留守儿童”。他的妈妈因为参加山东援助非洲塞舌尔医疗队的医疗任务还没有回国。而他的爸爸——山东援青干部、现任海北藏族自治州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尹红博并未因妻子没有回国向组织请假,依旧如期踏上了去青海高原的征途。
一到海北州,尹红博克服了种种高原反应,立即投入调研。他发现全州医疗服务能力相对薄弱,群众有效就医成本高,因病致贫、返贫现象时有发生。医疗问题成为政府和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影响群众奔小康的关键问题。
尹红博组织卫生援青人才一起制定了“解决群众困难、发展医疗事业、助力健康海北”的卫生援青工作目标,在需要重点支援的智力帮扶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帮扶文件;确定实施了“三个一”工程——每位来援青的医疗专家都要“建一个品牌科室,帮一个重点专业,带一批骨干人才”;发展了“一对一”师带徒导师培养机制,变“输血”为“造血”,为海北州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2016年5月,第一批“一对一”骨干学员山东进修培训工作启动实施;2016年9月,海北州第一批急诊人员山东轮训工作启动实施; 2018年8月,第一批专科护士山东培训工作启动实施……随着全州120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工作会议的召开,海北州也摘掉了青海省唯一一个没有120的州的帽子。
尹红博找到以往相熟的山东各大医院的领导,积极争取机会为海北培养培训人才。两年多过去了,就连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办公楼的保安都和他熟络了。
就是靠这种踏破铁鞋的精神, “一对一”师带徒的半年培训巩固下来了,3个月急救业务人员轮训建立起来了,3个月专科护士培训开展起来了……到2018年底,山东先后选派13批次72名专家到海北州受帮扶医院进行科室专业创建帮扶和“师带徒”培养,并开展双向互动交流学习,累计带徒90人,新建科室8个,帮扶专业25个。海北的人才队伍已经初具规模,专业水平稳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2016年8月21日,是金银滩草原藏族阿妈切准的幸运日。这一天,山东专家给患严重白内障失明三年的她进行了白内障复明手术,让她晚年再度看到光明。
由于海北地处高原,空气稀薄,紫外线强烈,积雪期长,像切准阿妈这样患有严重白内障的群众不在少数。尹红博每年都会邀请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的专家组来为海北的群众开展免费白内障复明手术。截至2018年底,山东共选派7批63位专家到海北州开展“光明行”活动。共筛查875人,手术426人,复明率100% ,患者受益213万元。
在高原援青工作两年多的时间里,尹红博不断加强学习,积极融入群众。在真诚努力做好对口支援工作的同时,他们还资助了十余名海北一中的困难学生,每年为每个孩子支付3000元学杂生活费,连续资助了三年,并且要帮助孩子完成大学学业。
尹红博的父母都已经80多岁了,每到过年回家,这个一米八的山东汉子站在父母面前满脸愧疚。但有着近四十年党龄的老母亲却勉励他,党组织是大家,咱家是小家,没有大家哪有小家。现在你能为党工作,能有组织,那就是幸福。
山东是孔子的家乡,《论语》中记载了孔子的一句话,叫做“近者悦,远者来”。意思是让当地人民满意,让远方人们向往。这也是尹红博做好卫生援青工作的目标。两年多来,他怀揣着这个信念踏遍了海北四县的每个乡镇卫生院,在努力改变全州医疗卫生事业面貌的同时却始终不忘当初走上高原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