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启用无人机查污染线索
本报记者周雁凌 董若义济南报道 随着旋翼的高速旋转,一架黑色无人机腾空而起,时而快速巡航,时而定点悬停,企业园区、治理设施、污染源头、高空烟囱一览无余。而在地面上,执法人员只需操控平板电脑和操纵杆,即可获取实时地面图像,随时了解企业排污状况。
记者日前目睹了山东省环境监察总队对部分工业园区和重点企业集团违规建设项目开展独立调查,使用无人机进行巡航拍摄的一幕。据了解,这是山东省环保厅首次将无人机应用于环境监察工作中,实现了环境监察手段的新突破。
近年来,我国频受雾霾天气袭扰,个别城市甚至频频爆表,部分工业企业偷排漏排甚至超标排放、部分建筑施工工地扬尘防治措施不到位等问题是重要因素。面对众多的污染点源,如何快速出击,及时锁定企业排污现场、掌控工地扬尘状况,成为摆在环保部门面前的一大难题。
山东省环境监察总队配置了多旋翼SK-VI型航拍无人机,其正常飞行高度达300米,巡航半径15千米,配置了1600万像素的相机。地面操作人员可采取全自动或手控方式,进行定点定位高空航拍或巡航查找污染线索,清楚辨别项目情况,直接确认项目建设位置。而环境执法人员则可据此迅速到达环保违规地点,进行现场取证。
山东省环境监察总队总队长齐鑫山告诉记者:“无人机的成功运用,让我们的环境监察工作如虎添翼。它有效解决了环境监管人力不足、防控手段滞后、监管模式单一等问题,做到随时随地起飞,日夜突袭检查,有力提高环境监察的突击性和随机性。同时,无人机既可从宏观上观测污染源分布、排放状况、生态保护和项目建设情况,为环境保护提供决策依据,也可实时快速跟踪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捕捉违法污染源,为环境监察执法工作提供更加及时、高效、快捷的服务。”
下一步,山东省环境监察总队将在此次探索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切实发挥好无人机航拍技术在环境监察执法工作中的“千里眼”作用,让违法排污行为无处逃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