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各地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实施八个月成果丰硕
4月11日,青海省政府颁发了《关于改革工商登记制度促进全省市场主体发展的意见》,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阵,在青海省全面开展实施。八个月以来,改革已经在青海开花结果,改革成果喜人。
西宁:全面推进制度改革,促进市场主体发展
今年年初,西宁市工商局周密安排部署改革工作,为进一步推动工商制度改革工作,先后派员赴山东济南和广东珠海、深圳、广州等地就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情况进行考察学习,积极借鉴先行试点地区经验;对全市各类市场主体情况进行了摸排梳理,理清问题,做好前期准备;多次召开了改革工作会议,专题研究《西宁市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及改革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实施方案》进行了修改完善。
截至2014年11月30日,全市工商系统新登记各类企业4725户,注册资本180.49亿元,(其中内资企业229户,注册资金16.12亿元;私营企业4496户,注册资金164.37亿元)。新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434户,投资总额8.47亿元。
海东:优化服务强化监督,确保改革工作成效
海东市工商局在改革中推出“三清”、“四个一”和“五个一样”服务:“三清”即登记表格一次给清,咨询事项一次答清,办事程序一次讲清;“四个一”即一张笑脸迎人,一把椅子让座,一句礼貌问候,一个满意答复;“五个一样”即份内份外一样热情,生人熟人一样和气,领导群众一样尊重,忙时闲时一样耐心,来早来晚一样接待。同时还重视监督机制,制定了《海东市工商系统“文明服务窗口”建设标准》,从服务态度、服务语言、服务行为、服务效能、服务纪律、教育培训和投诉处理七个方面对窗口行为予以规范,切实提高了窗口登记人员的服务能力,保证了改革实效。
截至2014年11月,全市登记注册的各类企业达到6715户(不含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42.84%,注册资本(金)2716633万元,同比增长77.51%。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3593户,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8.97%,出资总额466874万元,同比增长79.11%。
海西:积极开展远程核名,提高登记业务效率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地域辽阔,路途遥远,为了方便办事群众,海西州工商局积极落实青海企业名称网上远程核准相关工作规定,凡冠省、州名称时可在当地工商局直接申请,经省、州局远程名称核准,便可在当地工商局领到企业名称核准通知书,不需要往返两地办理企业名称核准登记,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大节约了办事群众时间成本,获得了广泛好评。
海南:支持农牧民工创业,全民分享改革红利
海南藏族自治州农牧人口众多。为此,海南州工商局制定出台了《海南州工商局支持农牧民创业就业十条措施》,通过简化登记注册程序、实行首办负责服务制度、支持农牧业市场主体发展、降低准入门槛、积极为农牧民工提供合同帮助、大力扶持品牌创业、支持开展经纪活动、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鼓励农牧区个体户转型和保护农牧民工合法权益这10条措施,大力支持返乡农牧民工在本地创业就业,主动为农民解难,让全州农牧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带来的红利。
东 川工业园区:分步实施改革充分激发市场活力
东川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分成“两步走”,第一步于2014年3月1日在全区启动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第二步于2014年7月1日起实行“先照后证”,东川工业园区工商分局结合实际,全面落实各项工作措施,确保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平稳有序推进。
截至2014年11月30日,东川工业园区工商分局新登记设立企业370户,与去年相比增长75%,认缴注册资本金总额约34亿元,户均注册资本927.5万元。其中,注册资本100万~1000万元的177户,同比增长78%,1000万元以上的71户,同比增长70%。(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