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重工研究所所长:军工企业必须走军民融合路子

22.03.2016  11:04

   【产业·公司】全国人大代表、中船重工第七二五研究所所长马玉璞:

   军工企业必须走军民融合路子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韩文郭振华|北京报道

  作为军工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下称“七二五所”)所长马玉璞一直关注着“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的“创新驱动”内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韩文 摄

  马玉璞认为,不同于以往的五年规划,此次规划将“人才战略”放到了“创新驱动”章节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这有利于人才的聚集与回归。以国际视野选聘人才,做到国内培养与国外引进相结合,那人才优势很快就能发挥出来。”马玉璞表示。

  由于聚集了大量高科技人才,七二五所在此次“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创新驱动”部分提出的15项重大科技工程、项目中,涉及3项内容的研发——深海空间站、重点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健康医疗保障。

  近年来,七二五所强化自主创新,投入了巨额科研经费。在马玉璞看来,中央当前提出的军民融合政策,为军工企业指明了方向。

  与全国大量军工企业相比,七二五所科研经费得到充分保障与其军民融合快速发展密不可分。

  据介绍,七二五所的体制是“一所两制”,研究所按事业单位管理,另外成立双瑞科技产业集团,对研究所投资控股的15个科技产业公司实施企业化管理。去年该所的经济规模达到90亿元,其中90%以上来自民品。而同类军工企业能做到50%已属不易,一般是“军七民三”。虽然民品占比高,但七二五所的军用品规模也毫不逊色。

  由于生产线只为军品服务,一年也生产不了几件产品,所以马玉璞把“设备浪费、人员闲置、产品成本高”看作是过去军工企业存在的弊端。

  “中国的军工企业如果要搞好,必须走军民融合的路子。”马玉璞直言,“这样就把军工技术转化成了军民同用的技术,不但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也做到了‘以民养军,以民保军,平战结合’。一旦有战事,马上可以投入军品生产。”

  事实上,美国也是如此。2008年,马玉璞曾到访波音公司,2013年又跟随工信部的代表团去过一次,才搞清楚波音的飞机系列原来1—9型都有,只不过7型的飞机,如737、777是民用客机,其他系列多数是军机。但赚钱主要还是依靠民用客机。

  目前,七二五所将军工技术转化民用的领域众多。马玉璞举例,如无油润滑材料,已广泛用于高速铁路的桥墩与桥梁之间的连接件,拥有全国30%的市场份额;金属膨胀节,原来用于舰船,现在用到国内的石化、炼油、城市集中供热管网等高端管道……

  而位于北京昌平区的七二五所旗下公司研发的新型心脏支架,预计不久后也将问世。这款产品选用特殊材料替换了原来的不锈钢材料,支架植入人体后,3年后即可完全降解。

  “军工企业以后要在一些更前端的技术有所突破,抓好颠覆性技术的研发,也要推进军民深度融合。”马玉璞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