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喜看湟源农村居住条件新变化

03.12.2016  19:37

  昔日黄土路土坯房,如今水泥路单元楼;从往昔生活环境脏乱差,到现在人居环境日益优美……党的各项惠民政策使湟源县农村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观,这是记者日前在湟源县寺寨乡五岭村看到的景象。

  走进湟源县寺寨乡五岭村新搬迁的小区,一排排楼房错落有致。在明媚的阳光下,三五个老人边打牌边聊天,显得格外热闹。在刚刚喜迁新居的五岭村村民陈辽邦家里,老两口把新家收拾得格外干净,彩电、冰箱、沙发等现代实用家具一应俱全。这都是得益于湟源县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说起搬迁后的感受时老两口感慨万千。

  陈辽邦告诉记者:“2014年我们村里报了名,2015年就整体搬迁,团体购房搬了下来,搬下来这是相当好的,上面村里,我们泥里来水里去的,生活也不方便,搬到这里来,我们的生活水平相当好,娃娃们在这也活跃了,到外面打工方便了,挣到了不少钱。最让我们高兴的是房子从土坯房变成了楼房!通过党的政策,这一次的搬迁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湟源县,像陈辽邦这样享受易地扶贫移民搬迁带来实惠的农民还有很多。仅2013年,全县9个乡(镇)27个贫困村共实施项目27个,涉及农户4700户17961人,全年有6430人实现脱贫。从2006年至2015年,湟源县扶贫开发易地搬迁项目相继投入1.36亿元资金,使46个村(社),3723户农户、共16243人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根本转变。这些农民搬迁到新址后,通过发展设施农业、养殖业、进城务工等多种渠道,过上了“搬得出、住得下、稳得住、能致富”的新生活。

  寺寨乡五岭村村委主任陈世文深有感触地说:“2013年,我们五岭村实施整村搬迁,到2016年,目前有90%的农户已经搬到了县城入住,搬到县城以后,农民非常满意,孩子们上学方便了,老人看病也方便了,生活条件大大提高。最主要的是我们住在上面的时候,信息闭塞,搬下来以后,农民们打工的也多了,基本上90%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张弘靓)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