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作为 开拓创新——2017年全省国土资源工作成效显著
刚刚过去的2017年,是党和国家发展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开启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一年来,全省国土资源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国土资源部的有力指导下,按照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作出的决策部署,以“四个转变”推动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百日攻坚”行动和“黄金季会战”为抓手,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责任落实年”为着力点,以专项审计和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为契机,统筹推进、精准发力,有效发挥了国土资源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保障和支撑作用。
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用地保障更加有力。严格履行土地管理职责,认真落实生态国土等理念推进土地管理各项工作,土地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建设用地供应管理的意见》,建立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与土地供应率、闲置土地处置率、存量建设用地下降率、土地违法率、新增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率“五挂钩”制度,倒逼地方政府“用存量、限增量”,大幅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修订《青海省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青海省建设用地报批工作指南》,进一步改进和优化建设项目用地审批工作,全年完成省级建设项目用地预审62件,拟用地总规模16.14万亩;批准用地总面积15.76万亩,年度增长11.38%;累计供应土地11.59万亩,实现成交价款73.69亿元。全面完成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扩能改造工程、乐都至化隆公路、扎麻隆至倒淌河段公路等28个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的征地拆迁工作,有效保障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用地。
绿色勘查开发示范效应更加凸显。积极转变发展思路,调整工作布局,确立了以生态文明统领国土资源工作的指导思想。印发了《国土资源领域贯彻落实“四个转变”的实施意见》,推进省委、省政府“四个转变”新思路在国土系统落地生根;在2016年开展“绿色勘查开发年”活动的基础上,2017年,省地勘基金项目全面实施绿色勘查,并选取8家国有企事业单位,开展商业性探矿权绿色勘查试点;先后出台了《青海省(省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青海省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方案》和《青海省绿色勘查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规定,坚持绿色勘查与地勘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设计、同实施、同检查、同考核”,大力推广应用以浅钻代替槽探,以便携式钻机代替传统钻机,“一基多孔”、“一孔多枝”定向钻进等技术,最大限度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扰动;召开全省绿色矿山建设现场会,全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建成了10家省级绿色矿山,7家州级绿色矿山;安排全省矿山地质环境详细调查,全面排查历史遗留矿山,摸清底数;全面停止全省自然保护区矿业权勘查开发活动,制定了《三江源祁连山等自然保护区矿业权退出补偿工作方案》,为自然保护区矿业权退出奠定了基础;围绕环保督察反馈的整改问题,及时制发了环境保护督查问题整改和生态敏感区域矿山地质治理恢复两个整改方案,系统梳理了问题清单,并督查进行整改;继续开展大通煤矿地质环境治理和三江源及环青海湖地区废弃砂石料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我省绿色勘查开发工作得到省政府和国土资源部的充分肯定。
国土资源领域改革更加深入。围绕“三去一降一补”全面发力,制定了《青海省国土资源领域2017年改革实施方案》,确定了2017年国土资源领域改革8项任务;在前期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围绕“征地”和“入市”两项试点全面发力,形成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工作的新格局,新出台9项制度办法,并成功实现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积极推进西宁市国有土地二级市场试点工作,顺利通过国土资源部中期评估;加快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完成各相关部门以往登记资料的移交和数据整合任务,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进一步简化、优化业务办理流程,分类压缩登记业务办理时限,全省共颁发不动产产权证书11万本、不动产权属证明13万份;联合多部门下发了《关于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牧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的实施办法》,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积极推进三江源和祁连山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工作,调查确权成果均已通过省级审核确认,圆满完成大通县第三次土地调查试点工作;全面推进矿业权人信用体系建设,开展了矿业权人勘查开采信息公示制度改革,公示率达到97.7%以上。
耕地保护更加严格。推进耕地“三位一体”保护,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和改变耕地用途,强化永久基本农田管控性保护。按照中发﹝2017﹞4号文件要求,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稳步推进全省耕地保护和占补平衡工作;全面完成全省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上图入库、数据库建设、标识牌设立等工作,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667.53万亩,较国家下达任务超出1.53万亩,实现全省耕地保有量884.14万亩;全力推进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发布实施《青海省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完成土地整治建设规模32.73万亩;完成大柴旦行委等6.84万亩的土地开发占补平衡指标交易备案工作,保障了全省68个建设项目耕地补充任务,交易面积5.61万亩,实现交易价款7.16亿元。
国土资源开发空间格局更加优化。充分发挥规划的总体管控作用,进一步优化国土开发空间格局,积极开展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试点工作,省级试点方案报国土部备案,大通、天峻、祁连等6县试点方案均已通过审查论证;扎实推进国土规划、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整完善工作,《青海省国土规划(2016-2020年)》已编制完成,《青海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已印发实施,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方案已报国土资源部备案,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方案和矿产资源规划基本完成编制和审批工作;全面完成湟源县9个乡(镇)、146个行政村的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实现了村级层面“多规合一”,为全省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积累了经验。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成果更加显著。完成《青海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方案》(2016-2020年)修编工作,突出“资源、生态、民生”三大重点,全省地勘工作定位、布局进一步明确;落实各类地勘项目429项,总资金12.4亿元,全面完成2017年勘查投入计划。通过省内外地勘队伍一年的艰辛努力,圈定了一批成矿远景区和找矿靶区,在海西、海东地区发现富硒土壤面积640多平方千米,为下一步地勘工作布局和发展富硒农业提供了依据;水工环地质工作有效解决了缺水区近万人吃水难的问题,新发现地质灾害点1500处;新发现提交普查基地和矿产地13处,可供开发矿产地3处;共和-贵德盆地在全国首次钻获236℃优质高温干热岩体,经院士、专家鉴定为全国首次重大发现,实现了干热岩勘查技术的重要创新,对我国干热岩勘查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引起各方高度关注;都兰县八宝山地区页岩气资源量达6000亿立方米,填补了东昆仑造山带找气空白,为我国北方新层系页岩气找矿突破谱写了新篇章;那更康切尔沟新累计银资源量达3000吨,是我省目前唯一发现的具有超大型矿床规模远景的独立银矿床;沱沱河千万吨资源国家储备基地正在形成,东昆仑岩浆型铜镍找矿空间进一步拓展,柴达木盆地及周缘地区钾盐、金矿、稀土、石墨矿勘查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全省重要矿产资源量进一步增加,其中,铜(镍)15万吨、铅锌40万吨、金20吨、银600吨、氯化钾0.4亿吨、晶质石墨63万吨。
党建工作成效更加明显。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将其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实,对十九大报告中涉及国土资源领域的6大类19个方面重点工作进行了认真梳理,并制定了贯彻落实的措施办法。通过中心组学习、支部书记轮训、邀请专家授课等,深入学习宣传十九大精神,更加筑牢了“四个意识”,坚定了“四个自信”;厅党组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细化实化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意见》《2017年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主要任务分工意见》和《2017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施意见》等文件,进一步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制度机制;不断创新廉政教育方式,严格落实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持续开展“一季一讲一看一短信”警示教育和“千人警示谈话”活动,并使之制度化常态化,得到省纪委和国土资源部的充分肯定;深入开展“责任落实年”活动,先后分两批次对全省国土资源系统“一把手”进行了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培训,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有效加强;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强支部战斗堡垒,不断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向深入,实现了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的拓展延伸。
脱贫攻坚和权益保护更加有效。注重打好扶贫工作政策“组合拳”,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政策的意见》,从土地利用规划计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用地审批、矿产资源开发、项目资金等12个方面,为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提供了政策供给;深入推进扶贫村土地整治,批准实施精准扶贫村土地整治项目9个,投资4258万元,建设规模3.3万亩;厅系统自筹扶贫资金480余万元,解决18个“第一书记”驻点村群众最关心、最急迫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加大全省移民工作,累计拨付后扶资金2.36亿元,实施后扶项目44项,完成移民危旧房改造1165户、村庄整治15个,积极化解移民历史遗留问题,为全省“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新示范。为共和、互助、循化3县拨付扶贫切块资金2000万元,助力5个贫困移民村脱贫;及时编制发布了年度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发布地质灾害预警181次,对全省194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及已治理的60处特大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进行汛前、汛期和汛后排查,对16处地质灾害开展了勘查治理,有效减轻了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
国土资源管理秩序更加规范。以“责任落实年”活动开展为着力点,以深入开展全省“执法大检查”为抓手,以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为契机,动真碰硬、重典问责,国土资源管理秩序得到新提升。全面完成国家土地督查西安局土地例行督察6大类183个违法违规问题的整改工作,对4县(区)政府主要负责人进行了警示约谈,追缴土地出让金3.08亿元,问题整改到位率98.4%,为西北5省(区)整改率最高的省份;扎实开展2017年预警卫片执法检查,有效减轻了国土资源部年度卫片执法问责工作压力;开展重点公路项目用地报批、闲置土地和批而未供土地清查核实、农牧场土地使用、新能源光伏项目用地、电解铝行业违法违规项目用地、扶贫项目用地等6个土地专项行动,推进了违法项目用地整改;结合中央环保督察工作,扎实开展“利剑2017”砂石专项执法检查和冬季煤炭专项行动,对全省1053家砂石粘土矿产开发企业进行全面梳理,对影响生态环境、违法开采的870家企业进行了分类处理,对7起偷采盗采煤炭资源行为移交公安机关处理,起到了震慑一方的效应。2017年,全省发现土地和矿产资源违法行为938起,立案查处874件,收缴罚没款6500余万元,行政处分145人次,党纪处分90人次。全面梳理中介服务、公共服务和政务服务事项目录和清单,严格遵守行政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制度,办理行政复议案件9起,处理群众来信来访56起,发挥了定纷止争的积极作用。
测绘和信息化服务更加优质。圆满完成全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全面摸清了大美青海地理国情家底,并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普查成果;加强省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我省地理空间大数据中心基本建成;开展资质巡查、“问题地图”查处等专项执法,健全测绘成果质量管理体系,监管力度不断加强;持续推进“智慧国土”建设,打造国土资源“一张图”和青海省基础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升级版;不断拓展全省国土资源“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功能与应用,完善了建设用地及矿业权网上审批流程并推广应用;将全省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搭建至海东高原大数据中心,全省46个县级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全部接入国家级平台,有力助推全省大数据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