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成名”后的史昆

03.09.2019  18:08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记者 樊永涛 报道)如果没有顽强的骆驼草点缀,四季于戈壁,除了温度的明显区别外,景致变化并不大。

  ……

  24年,史昆扎根于戈壁滩,“成名”前如此,“成名”后亦是如此,在尕斯湖畔,高唱石油人为油而战的“战歌”。

青海油田公司采油一厂采油技能专家史昆。

  史昆对于外界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远在柴达木盆地的青海油田,一提起他,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从采油“小白”到全国技术能手,从基层班组长成长为全国劳动模范,从普通采油工蜕变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种种荣誉,史昆,就是那个生活中你所遇到的优秀的人,或者说是让你望其项背的人。

  史昆的成就,都是他自己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走出来的。他的故事要从1994年说起。

  当年17岁的少年走进了柴达木盆地,在青海油田,史昆第一次见到了采油机,第一次见到了墨黑般的石油。

  实习期的第一天,史昆就领教了戈壁滩的恶劣环境。狂风刮了一天,下班时依旧没有变弱的迹象,着急回公寓的他提了饭盒就出去等班车,一出门,帽子在瞬间就被刮跑,等车的时候他用衣服遮住了脸,什么都看不清,能听见的只有饭盒被沙子打出的声音,上车后,史昆才发现,饭盒的一面已经被沙子打得像砂纸打磨了一样,露出闪亮的金属色。

  史昆领教了工作在油田的苦,但身边的师傅们说,这都不算什么。的确比起他之后的经历,这点苦的确不算什么。

  1995年,史昆被正式分配到了采油一厂北区计3站,初入岗位的他就闹了一个笑话。带自己的师傅让他去看分离器现在的压力值,史昆紧张地走到了压力表前,“是数字1过了2小格。”师傅笑了,说“你连压力表也不认识啊。” ……史昆惭愧地低下了头,有压力就有动力,从此他下定决心跟着师傅好好学,一定要熟练掌握采油工的相关知识,做一个懂技术的采油工。

  在师傅的带领下,慢慢的史昆熟悉了采油设备工作原理、生产工艺流程等理论知识,掌握了岗位技能操作要领。1997年,他参加了厂区内的技术竞赛,来检验自己2年来的学习成果。史昆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最终取得了第四名成绩。史昆觉得第一次参加比赛就获得了第四名,心中有些知足。可谁曾想,这场竞赛的前三名,有机会参加集团公司的技能竞赛,史昆羡慕他们,他知道,自己再努力一点点,就有机会和他们一样走出青海油田,参加更高级别的技能竞赛。 

史昆与同事检修抽油机。

  一改以往性格,史昆懂得了沉淀和钻研。2003年,他鼓起勇气又一次走向了技能竞赛的舞台,获得了本单位技能竞赛的第一名。也就是从那年起,史昆每年参加各级采油技能竞赛,成绩也越来越好,2010年,他参加青海省采油工职业技能竞赛,获得第一名,2011年获得青海省“技术状元”的称号, 2012年7月,史昆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采油状元史昆工作室”。

  随着油田的发展,对采油工的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前的岗位技能操作已经不能满足采油生产管理的需要。史昆和他工作室成员的日常工作,也是更多的从地面设备维护操作,转移到油井的生产管理和油层的动态分析。史昆越发地感觉到知识的匮乏已经严重制约和阻碍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这是他无法承受的。因此他选择学习,方法很简单,就是坚持学习和创新,不断丰富专业理论知识,同时检验理论在实践中的成效。

  在史昆的带动下,创新团队得到快速成长,近年来结合组织征集的生产难题共开展岗位技术创新项目91项,有30多项创新成果获得不同层级奖励,撰写20余篇论文,还取得了6项专利。目前各创新成果都已在油田实施推广,并应用在岗位生产中,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累计降本增效近700万元。

  多年的实践让史昆深深地感受到,只要通过学习都能获得进步和成长,通过坚持学习,史昆获得了“集团公司的技能专家”称号,并入选集团公司“石油名匠”重点培养对象,2014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技术能手”,2015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和“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特等劳动模范”,工作室也在2014年4月被青海油田命名为“史昆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

  荣誉接踵而至,史昆“火”了,提起他的名字,在青海油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2017年末,他的奋斗经历频受到媒体关注,百余篇报道,让不少油田外的人了解他的故事,不仅如此,还有巡回宣讲,仅2018年,他的足迹就遍布青海各个州县。

史昆在2019年7月31日发布的微信“朋友圈”。

  “成名”后的史昆更忙了,忙着钻研,忙着学习,忙着到处宣讲。而他宣讲的时间全部都由自己的休假时间挤出。今年7月31日,史昆发了这样一条微信“朋友圈”: “一上一下,隔着候机室玻璃拍照留影。”并配上一张夫妻合影。原来。轮休结束的史昆妻子在敦煌机场看到了刚刚宣讲结束又要去花土沟采油一线的史昆,夫妻二人才有了近几个月来第一次团聚,可隔着一层玻璃,他二人听不到互相说的话,无奈下,只能相隔玻璃微信聊天,最后,才有了这样令人唏嘘的一幕。

  石油行业是高危行业,对此史昆深有体会。一次油井在热洗作业过程中,突然井口传来刺耳的声音。瞬间,井口周围原油像雨点一样从空中落下。在场的人都惊呆了,这种情况下,只有关闭井口套管阀门才能控制喷油点。危险面前,史昆毫不犹豫地提起一把管钳,冲进了炙热的“油雨”中。通过近距离观察,史昆发现喷油点位于套管阀门旁边。于是,史昆不顾自己生命安危,顶着喷油点形成的高压,双手紧紧扳动阀门手轮,吃力地一圈一圈地转动阀门。几分钟后,喷油点渐渐减弱,他才得空转头吐出了嘴里的原油,又继续用管钳扳动套管阀门。当刺耳的声音戛然而止的瞬间,史昆瘫坐在了地上。回到站区,他脱掉了被油液浸透的工装,用汽油洗头、洗脸,再到基地澡堂,又用洗衣粉继续清洗身体。

  聚光灯下,史昆并没有放松。他感受到肩上的责任更大了,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为了让身边更多的岗位员工早日成为技能人才,史昆陆续开展了“名师带高徒”“跨企业师带徒”等活动,通过“传帮带”,影响和带动更多青年员工走上了技能成长的道路,近年来他签约徒弟12人,目前2人获聘为油田公司技能专家,2人获聘为油田首席技师,还有的走上技术管理岗位,成长为生产管理干部。

  不仅如此,2018年9月,史昆的工作室被评为“青海省劳模创新工作室”,2019年1月被中国石油集团公司认定为“史昆采油技能专家工作室”。他个人近年来也收获了不少荣誉称号,“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青海省技术状元”、“青海青年五四奖章”、“青海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青海省优秀专家”……

  史昆工作的尕斯油田位于柴达木盆地人迹罕至的茫崖昆仑山脚下,高寒缺氧,平均海拔3000米,这里是青海油田原油产量的“火车头”。在此条件下,史昆怀着一种对工作执着,在岗位上精雕、细琢,这不是枯燥机械的、僵硬死板的,这是一种对自己岗位的热爱,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它不仅仅是一个梦想,更是一种情怀,是可以通过努力变为现实的。正如史昆说:“只要我们有专注、有坚守,怀着走英雄路、忆创业情、展奉献梦、铸石油魂的豪情,每一名石油人的人生都会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加出彩。”

矗立在昆仑山下尕斯湖畔的采油井。

  采访结束,离开油井密布的尕斯湖畔,向远方驶去。望着史昆渐小的身影,蓦然间,他不正是一颗骆驼草吗?坚守在一日有四季的狂风暴雨里,奉献在严寒酷暑中,蓬蓬勃勃地守卫着“天上无鸟飞,风吹石头跑”的大漠戈壁。

  骆驼草虽矮小,却在戈壁滩上分布广泛,没有引人注目的花朵,没有挺拔的茎,却有着如钢的根。

青藏铁路设立首批5个技能大师工作室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8月26日,Qhnews.Com
湟中6所学校收到上万本爱心书籍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4月21日,Qhnews.Com
达玉五谷村蝶变记
星空下的西海星墅。Qh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