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起贫困群众全面小康梦 2015年我省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13.03.2016  09:26

  青海新闻网讯 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全国和我省扶贫开发历史上极不平凡、极具重要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空前重视扶贫开发,将扶贫开发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摆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安排部署。各地各部门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贯彻实施,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呈现出新的局面。

  这一年,我省减贫任务全面完成。全年减少贫困人口20.1万人。至此,“十二五”期间减贫100万人的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标志着“十二五”扶贫开发工作圆满收官。

  这一年,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提升。全省贫困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3464元预计增加到2015年的6861元,年均增长14.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这一年,扶贫专项资金投入大幅增长。全年落实各类扶贫资金55亿元,较上年增长71%,是历年来投入最多的一年。其中: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1.94亿元,增幅8.3%;省级财政扶贫资金5.08亿元,增幅22.4%;落实金融扶贫资金24亿元,增幅179%。

  这一年,政策倾斜力度进一步加大。国务院扶贫办将我省纳入全国6个旅游扶贫试点省份、6个光伏扶贫试点省份、全国“电商扶贫双百示范行动”试点省份开展扶贫试点工作。实施国家旅游扶贫试点项目53个;在8个县建设分布式光伏扶贫电站150兆瓦,带动8333户贫困户增收。

  这一年,我省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评再获A级。再次被国家评为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评A级省份。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取得A级成绩,获得奖励资金1.73亿元。

  这一年,专项扶贫成效显著。在全省368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产业发展项目,全面完成1942个“十二五”规划贫困村的整村推进任务。建设扶贫产业基地79个,“十二五”期间累计达到1274个,建设扶贫产业示范园15个。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110个,搬迁安置13853户、59501人。培训贫困劳力1.5万名、致富带头人1024名,资助“两后生”、贫困大学生9333名。“青春创业扶贫行动”带动6000名贫困大学生和青年就业创业。

  这一年,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统筹推进。行业部门进一步加大政策和项目资金的倾斜支持力度,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全年落实各类社会扶贫资金8.01亿元。落实国际农发基金六盘山片区扶贫项目优惠贷款和赠款2.85亿元人民币。

  送别2015年,历史掀开崭新的一页,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大幕已经拉开,在这样的关键节点,回望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高度重视,着眼全局抓扶贫

  过去一年,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的战略部署,将扶贫开发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组织领导,高层谋划部署和推进脱贫攻坚。

  去年7月底,省委在广泛深入调研、综合考虑青海省情的基础上,首次以全会的形式研究部署脱贫工作,作出了提前实现整体脱贫的战略部署。12月底,省委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对“十三五”时期脱贫攻坚进行了再部署、再动员,作出了“四年集中攻坚,一年巩固提升”的总体安排,制定出台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前实现整体脱贫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各市州党政主要负责人向省委立下了“军令状”。

  省委调整加强了省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省扶贫开发局领导班子。在两次会议前夕,省委分别安排开展了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扶贫攻坚“蹲点大调研”,为打一场有准备的脱贫攻坚战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省委部署在全国率先按照低保和扶贫标准“两线合一”开展了新一轮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工作。

  据统计,2015年,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党组会或专题会共7次研究扶贫工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先后8次听取工作汇报,12次深入基层调研扶贫工作。全年省领导对扶贫工作作出的重要批示达65次。

   上下互通,层层压实脱贫责任

  各级党委政府层层传达贯彻中央和省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不断强化主体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谋划部署工作,凝心聚力抓扶贫、谋脱贫的扶贫攻坚氛围全面形成。

  海东、海西、海北、黄南、果洛、玉树等地加强了领导小组,由党政一把手担任组长;海北藏族自治州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了“脱贫攻坚办公室”,由常务副州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加强了统筹协调工作;西宁、海西、海北、黄南、果洛、玉树加强了市(州)和县级扶贫机构建设,充实了扶贫队伍力量;海西、海南、黄南、玉树已组织召开脱贫攻坚大会动员部署了工作,层层压实了脱贫责任。

  省直各有关部门进一步明确了脱贫攻坚行业责任,真正将责任扛在肩上,任务放在心上。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水利厅、省农牧厅等部门,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主动认领任务,精心研究部署,积极协调推进行业和部门扶贫政策的制定及完善。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省财政厅、省银监局等5部门联合启动了“金融支持精准扶贫青海行动”。省旅游局、省发展改革委参与实施了旅游扶贫、光伏扶贫、易地扶贫。省交通运输厅、省教育厅等部门召开专题会议,对“十三五”时期行业扶贫工作作出了动员部署。

  为给脱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扶贫和相关行业部门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认真落实《实施意见》分工方案,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性文件。目前,“1+17”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基本构建,《实施意见》已印发,“八个一批”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和九个行业扶贫专项方案基本成熟。“1+17”政策体系呈现出综合性特征,政策范围广,含金量高,将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打出一整套强有力的政策“组合拳”。在省人大常委会的大力支持下,《青海省农村牧区扶贫开发条例》于2015年9月1日颁布实施,标志着我省扶贫开发步入了法制化轨道。

   深化机制,提供制度保障

  过去一年来,我省不断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扶贫开发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深化精准识别机制,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根据省上统一部署,投入大量精力,按照贫困村识别认定程序标准,对全省1622个贫困村进行了再核准,列出重点贫困村970个、一般贫困村652个;按照“两线合一”要求,识别出贫困对象16万户52万人,全面核准摸清了致贫因素。

  深化精准帮扶工作机制,扎实推进驻村帮扶工作。省委组织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选派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的通知》,建立了以“一联、双帮、三治”为工作载体,以“治穷、治弱、治乱”为工作目的的驻村帮扶“123”工作机制。省、州、县三级单位按照选派“能人”、“强人”、实干的人的要求,共计选派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干部7865名。

  采取以会代训形式,举办了全省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师资培训班,各市(州)、县分管领导和组织、统战、政法、发改、扶贫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参加培训。各市(州)、县层层开展了针对性培训,共培训各级各类干部超过8000人。杂多县对第一书记进行授牌,组织387名驻村干部在党旗下宣誓。同时,各级通过出台《管理办法》和《考核细则》等,强化保障措施。干部派出单位核拨了驻村干部工资补差和岗位补助,配置了必要的办公用品。西宁市为全市371个村每村安排工作经费4万元。互助土族自治县为88个驻村工作队每队核拨专项经费1万元。目前,扶贫驻村干部全部驻村并积极开展工作,在建档立卡“回头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健全领导干部联县联乡联村机制,落实联系帮扶地区。全省39名省级领导分别联系39个县(市、区),276名市(州)级领导分别联系39个县的221个乡镇,1123名县(处)级干部分别联系268个乡镇及1050个贫困村。

  建立贫困退出机制,制定扶贫对象脱贫退出标准。根据国家有关指导意见,结合我省实际,拟定了《青海省扶贫对象脱贫退出标准》,其中:贫困户脱贫包括收入、住房、教育、技能培训和社会保障等6项指标;贫困村退出包括贫困发生率、村级集体经济和水、电、路、卫生室、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等7项指标;贫困县摘帽主要包括县级贫困发生率、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义务教育、社会保障、非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及贫困村退出率等8项指标。待省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同意后下发各地执行。

  创新金融扶贫机制,强化政银合作。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扶贫开发金融服务主办银行制度,与省信用联社、邮储银行青海分行签署协议,“十三五”期间提供100亿元的贷款规模。与团省委、省邮储银行联合下发《关于深入推进青春创业扶贫行动的实施意见》,到2020年金融支持“青春创业扶贫行动”资金10亿元。

   协调推进,区域扶贫、社会扶贫显成效

  大力推进青海六盘山片区和青海藏区两大片区扶贫攻坚规划项目的落地实施,规划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十二五”期间,六盘山和藏区分别完成投资1001.5亿元、2509.2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50.3%和68.7%,排在全国14个片区的前列。

  2015年,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8.8亿元,加快推进果洛藏族自治州、青甘川交界地区、同德县、兴海县南部三乡等特殊类型贫困地区扶贫攻坚。同德县三年特殊类型扶贫攻坚圆满收官,在民生改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实现了全省“六个第一”。“同德模式”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的高度评价。

  去年,省委农村牧区及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了全省社会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全面总结了“十二五”期间社会扶贫工作,安排部署了“十三五”时期的重点工作,对社会扶贫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焦裕禄式扶贫干部给予了表彰;印发《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意见>的实施意见》,明确10个方面的具体任务和保障措施。

  与此同时,全省定点扶贫、辽青协作、结对帮扶、村企共建等各层级统筹协调的社会扶贫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10·17”扶贫日平台作用进一步发挥;国际农发基金六盘山片区扶贫项目正式谈判签约,全面进入启动实施阶段,该项目是我省第一个利用外资的大型扶贫项目,项目落地实施将有力推进我省六盘山片区的脱贫攻坚进程。

湟中6所学校收到上万本爱心书籍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4月21日,Qhnews.Com
达玉五谷村蝶变记
星空下的西海星墅。Qhnews.Com
青海发布规范旅游市场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当前,Qhnews.Com
西宁市0岁至14岁颅颌面畸形患儿可获救助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又有一个好消息!Qh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