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用活擦亮调查研究 这把“金钥匙” ——改革开放40年来省委组织部调查研究工作综述
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传家宝。
改革开放40年来,在推进青海改革发展稳定的漫漫征程里,调查研究这把“金钥匙”一直被牢牢攥在共产党人的手中,攥在各级组织人事部门的手中,在一次次劈荆棘、破难题、开新局的伟大实践中闪闪发光,彰显出“传家宝”恒久的价值和分量。
高举旗帜,始终坚持调查研究的正确方向
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是同我们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组织部门开展调查研究是一项思想性、政治性和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
改革开放40年来,全省组织系统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牢牢把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不断发展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为指引,紧紧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紧密结合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文化融合的省情特征,聚焦全省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聚焦党员、干部和群众关注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与时俱进地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始终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始终保持了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从根本上保证了党的组织路线服务于政治路线,保证了组织工作的正确方向和行动定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组织系统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对组织工作的新思想新要求新理念统领调查研究工作,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突出从政治上研究和把握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动员全省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党建研究机构的力量,先后组织开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研究”“改革开放40年党的建设成就与经验研究”等重大课题研究,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思想性、实践性、指导性的研究成果,在中央组织部、全国党建研究会的评比中屡获奖项。
2016年向中央组织部、党建所、全国党建研究会上报的10篇调研课题中有8篇获奖,2017年有7篇获奖。2018年,在中央组织部组织的全国党内统计、干部统计选题分析报告评审中,共有3篇统计分析报告获奖,获奖等次及数量位列全国第二。2018年,在省委政研室组织的全省优秀调研成果评选活动中,省委组织部上报的调研报告有5篇获奖,获奖等次及数量位列全省第一。
结合“建党95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等重大节点,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论文征集和理论研讨活动,以新时代的视角,总结回顾过去一个历史时期我省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成就与经验、问题与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把调查研究推向了新高潮。
实事求是,着力把握民族地区组织工作内在规律
研究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就是研究一门执政的科学。
改革开放40年来,组织系统调查研究工作正是伴随着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向前推进而同步推进的。可以说,党的历史就是党的建设与党建研究共同发展的历史,组织部门的调查研究担当起了服务党的自身建设、探索把握组织工作基本规律的光荣使命。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展现出推进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的坚强决心和伟大气魄;组织部门坚持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这一总要求,围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选干部、配班子,育人才、聚贤能,抓基层、打基础这个主责主业,创新进取,与时俱进,担当作为,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发挥了坚强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
领导带头示范走在前,是省委组织部开展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在改革发展的每个阶段,省委组织部历任领导都率先垂范,带领各处室党员干部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根据中央组织部、全国党建研究会年度重点调研课题,结合青海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实际,每年确立5—10个省级重点课题,牵头领题,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既访谈干部、又拜师群众,既问计于民、又问计实践,既解剖典型、又了解全局,努力找出解难题、破瓶颈的新视角、新思路和新对策。
党的十九大以来,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宇燕点题并组织部务会成员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提升组织工作质量”大调研、“奔着问题去、奔着困难去、奔着落实去、奔着服务去”大调研、“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大调研等一系列调研活动,身体力行深入艰苦边远地区、深入乡镇村社、深入脱贫攻坚主战场,与市(州)县乡党员领导干部谈心谈话,与农牧民党员面对面交流,形成了一系列推动新时代青海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
完善制度,不断提高调查研究工作质量
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组织部历届部务会班子始终把调查研究作为决策的“前置选项”,一以贯之抓落实,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了健全和完善。
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赋予组织工作更加光荣而艰巨的使命任务。省委组织部主动加强与中央党校的合作,在共建研究合作平台、开展互动交流、进行课题攻关、锻炼党建研究队伍等方面进行磋商,形成了《会谈纪要》,为长期协作互助奠定了基础。
建立由省委组织部牵头负责,各市(州)县委组织部和省直各单位组织人事部门积极参与,各级党校等科研力量深度参与的全省组织系统调查研究工作机制。通过蹲点调研、典型调查、实地考察、网络调查、大数据分析、个别访谈等方法,深入了解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深入分析症结所在,找准找实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
针对调查研究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研究制定《加强和改进全省组织系统调研工作的10条措施》《关于加强调查研究提高调查研究实效的若干措施》等,调研中提倡开短会,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入户走访、蹲点调研和实地考察中,真正摸清基层情况、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心声、帮助解决问题。
针对党建研究力量薄弱的问题,积极整合优势资源,发展壮大全省党建研究员队伍,从省属高校、省州委党校和省社科院先后择优选聘63名党建领域的专家学者担任省党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不断充实青海党建智库力量,积极参与到各类研究活动中,进一步推动青海党建理论和实践创新。
实行会商协同机制。加强与省委党校、省级党建研究机构等相关单位的联系,对《青海省干部人才队伍源头建设问题研究》《青南地区干部身心健康状况调查》等专业性较强的重点课题,由分管部领导牵头,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座谈把脉、共同研究,为保证课题研究质量水平集聚精英力量,凝聚集体智慧。
规范评审表彰机制。制定科学的评审标准、建立严谨的评审程序、采取公开透明的评审形式,邀请相关领域资深专家学者组成评审组,从选题、结构、内容、深度等多个维度,对调研报告进行综合评审。
完善激励惩罚机制。出台《部机关处室获全国调研成果奖配套奖励办法(试行)》,对得到中央组织部、党建所、全国党建研究会表彰或上级领导批示肯定的优秀成果,给予适当的配套奖励,激发了干部开展调查研究的热情。
注重实效,积极推动调研成果上升为决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不是看调查研究的规模有多大、时间有多长,也不是光看调查报告写得怎么样,关键要看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一直以来,省委组织部始终致力于把调研成果转化成政策文件、领导决策和重大举措,不断对发现的各类问题限时整改、跟踪问效,推动调查研究工作成效最大化。从近几年的情况看,成效尤为明显。
干部工作中,在充分调研、运用调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的通知》等制度性文件,形成了富有青海特色的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组合拳”。为全面推进年轻干部培育工作,部务会成员带队,深入8个市州及99个部门单位,对厅级和处级年轻干部进行了深入调研,发现和储备了一批对党忠诚、堪当重任、作风优良的优秀年轻干部,建立了分类管理信息库。调研形成《青南地区干部身心健康状况调查》后,得到省委有关领导的高度关注和重视,研究出台了《关心关爱基层干部身心健康若干措施》,启动实施了厅局级干部异地疗休养工作,先后分5批组织198名厅局级干部和151名干部配偶进行了为期15天的省外休养,得到广大干部好评,有效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基层党建工作中,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村集体经济“破零”等开展专项调研,先后研究制定了13个不同指向的意见办法,聚焦问题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整体水平的效果更加明显,比如,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中,推动省级层面投入17.7亿元村集体经济扶持资金,实现全省有贫困人口的4024个行政村全覆盖。针对党员经常性教育硬件滞后问题,通过反复调研和实地查看,推出了“一县一基地、一县一特色”党员教育基地建设和使用工作,与省外高等培训机构建立了长期可靠的合作关系。
为大力推进人才工程,省委组织部主要负责人多次赴省外重点高校和援青省市进行调研和衔接,研究制定《关于“昆仑英才”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精准引进高端人才280名,深度培养高端人才381名。建立援青资源长期联络服务机制,树立了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流动的良好导向,为基层和重点领域输送和培训骨干人才6000余人次,有效缓解了基层高端人才匮乏的问题。(青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