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立下愚公志 再战小高陵

22.10.2018  10:53

   有一道风景,层层梯田连九霄;有一首歌,曾唱遍日月山下,湟水河畔;有一种精神,曾经激励了湟源几代人。

  这种精神,就是湟源县和平乡小高陵村“敢为人先、实干善成”的精神。其要义在“敢”,要务在“先”;崇尚的是“干”,着眼的是“成”。

  如果说,这种精神孕育于计划经济时代,展现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闯劲和豪迈;那么历经改革开放40年,这种精神不断传承,为新时代小高陵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和新的内涵。

   精神在于传承

  深秋,正值山野五彩斑斓时,驶出109国道,走进小高陵村,穿过树木萦绕的村庄,一条新修的旅游公路,将车引向层层梯田依山环绕的小高陵山。

  山顶上红旗招展,仿照上世纪50年代建筑修建的一座座土木房,原汁原味地展现着昔日的风貌。

  踏着一条木栈道缓步而行,眼前的山岭上树木纵横,层层梯田内金色麦田和多彩花卉与远处皑皑白雪的华石山构成了一幅深秋壮美图。

  “以前,这里是‘拉羊皮不沾草’的秃岭荒山。”原村党总支部书记李积福介绍,刚刚解放的几年,全村山坡地水土流失严重,洪灾旱灾频发,当时的土改工作组将小高陵面貌总结为山穷、地穷、人穷的“三穷”村落。

  穷则思变,不畏艰难。 1956年,在党组织的带领下,全村合作化运动把分田单干的小高陵人组织了起来,与穷山恶水宣战。

  兴修梯田广栽树。在生产工具极其落后的条件下,全村凝聚起来,凭每个人的一双手两个肩膀,不分昼夜埋头苦干。

  “从首任村支部书记开始,村干部身先士卒,一任接一任,一茬接一茬带领村民干。遭受失败不气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新经验新方法。”小高陵村第一书记赵金忠介绍,这是今天我们党员干部需要学习的。

  “当时的想法,栽活了树,水不下山,土不出沟,庄稼就保住了。”听说记者来采访修梯田的事,村里的老人李生林说起当年的事。经过一次失败后,村支部决定从山顶开始治理,变鱼鳞坑为水平台,这样既可以蓄水,提高林木成活率,又可以拦截山洪。

  “那时的确苦,但干部特别能干,带头干,群众特别拥护,跟着干。”几年后,修梯田种树的做法获得成功,还探索出了山顶“戴帽子”,山腰“勒带子”,坑坑洼洼造林子的浅山生态综合治理模式。

  小高陵村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治山治水,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创造出今天层层梯田连九霄、绿树成荫满山坡的奇迹,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1971年,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科教片《治山造林保水土》真实记录了小高陵人民战天斗地的奇迹,其中的主题曲《小高陵人民多奇志》传遍全省各地,成为小高陵精神的雏形。

  “1990年,经海东地委将小高陵精神总结概括后,青海省委向各级党组织发出向小高陵学习的通知: ‘始终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终坚持艰苦奋斗、艰苦创业。’”

  湟源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元军介绍,精神能焕发动力,精神是我们今天的宝贵财富。湟源县将继续传承和弘扬“敢为人先、实干善成”的小高陵精神,使其成为新时期广大党员干部淬炼党性的熔炉,坚定信仰的旗帜,凝聚精神的高地。

   精神焕发动力

  秋末,日月山下的密林五彩斑斓,药水河畔的109国道车水马龙,在“排骨面片”的诱惑下,小高陵村依旧吸引着过往车辆驻足。

  “ 1988年我们俩口子在小高陵开了第一家香香排骨面片馆,一开就是30年。”村民李忠林夫妇回忆起自己走过的这30年还是意味深长。

  “那时砖厂在路边修了3间土坯房,条件也不好。煤啊!肉啊!全用自行车到县城去驮。”起初夫妻俩还没有多大信心,一边种地,一边开饭馆。但吃饭的人一天络绎不绝,虽然眼睛睁开忙到熄灯,但增加了收入,心里暖暖的。

  “这么多年过去了,很庆幸,当时听了书记李积福的话,还借给我400元现金发展。如果没有他的支持,没有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我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哪有今天的好生活。”李忠林自豪地说,开饭馆后,在周边乡镇,我第一个骑上摩托车,第一个买上私家车,还教会了很多村民开起了饭馆。

  如今,小高陵集镇村民开饭馆、超市、汽车修理的已达到70家,成为109国道马路经济一道亮丽的风景。

  “改革开放,作为党员干部就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让全村人增加收入,过上好生活。”改革开放后,小高陵村先后建成了小高陵砖厂、花岗岩板材厂、钢窗厂、酩馏酒厂等集体企业。

  “砖厂最红火的时间是上世纪90年代,年销量达到1000万块,以前我在砖厂不仅每月拿工资,年底砖厂还给每家每户分红。当时村集体有存款,最多时达到了100多万元,是全县最有钱的村。”村民张寿福说,特别是村里设立了农作物实验区,并开办了酒厂、养殖场,今天看来实现了“种植、养殖、加工”一体化,走在了全省的前列,成为全省发展集体经济的典型。

  “依靠群众,威力无群;脱离群众,一事无成。”小高陵村干部深有感触地说: “群众发动起来了,好办法就出来了。”

  80年代,小高陵村在农村改革中,保留集体经济成分,兴办林场。据时任林场场长陈永吉介绍,自1956年创办林场,每年提供青杨9000株、黑刺30万株,全部栽到了村里的山坡上。作为集体林场,当时发挥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为全村治山治水提供了树苗,还使全村的绿化面积达到56% 。

  “从1998年开始,林场育苗对外销售,每年为村集体收入3万元,并分红给村民,这一分就是10年。”陈永吉说。跨入新世纪,小高陵积极发挥党组织的凝聚力,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开展党群小组帮贫致富活动,勇挑新农村建设重担,在全县率先建起新农村样板。

  “敢为人先、实干善成”。不管是严寒酷暑,广大群众和干部一道战天斗地;还是干群以认识和行动的高度一致,这种精神为全村凝聚了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焕发了新动力。

   精神就是财富

  上世纪60年代后,小高陵村以大寨为榜样,一沟一坡,一山一梁分片治理,苦战荒山秃岭,将山头山坡修成了今天如画卷般的梯田。

  80年代,全村马不停蹄,对山、水、田、林、路进行综合治理,封山育林,兴办林场,实现丘陵起伏,山形秀美,梯田缠腰,沟壑林草密闭的良性生态环境。

  今天,依托这些唯美的画卷和生态家园,全省首个“敢为人先、实干善成”小高陵精神红色旅游基地正具雏形。

  “这两年,在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指导下,为进一步保护生态环境,小高陵村的砖厂、花岗岩板材厂、钢窗厂等相继停产关门,昔日红火的村集体经济全部归零。”小高陵村第一书记赵忠金介绍,进入新时代,为实现转型发展,湟源县委县政府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及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为契机,提出了以“党建+ ”、 “旅游+ ”为抓手,打造集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体验区、休闲娱乐区、观光农业区和餐饮服务区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的发展思路。

  今年6月15日,小高陵红色旅游开发公司成立,并将40万元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启动资金以入股的形式投入到旅游公司。

  目前,公司整合投入3500万元,已建成自驾游营地,旅游商铺,花海种植,集党员学习教育、培训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教育培训基地,及山体绿化、饮水管道、电网改造、景观带修建,还有以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点。

  走在木栈道上,近可观梯田花海,远可观山峦雪山。而木栈道下面是观景洋房,旁边是沙滩娱乐场设施,后面是供游客休息品尝小吃的800多平方米旅游商铺。

  赵忠金说,这些设施将为小高陵、大高陵、尕庄、马家湾4个村4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摊位40个,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届时以效益分红的方式建立健全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探索村集体经济增收的新途径,盘活集体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群众和村集体“双赢共富”。目前,小高陵村有55户报名参与景区销售, 11户报名参加景区游客牛板车输送,还有30户报名开设农家乐、农家客栈, 3 户报名开设大型农家乐、娱乐场。

  “山上有红色旅游基地,山下我开自己的酒庄,边营业边建设,打造集餐饮、青稞酒酿造、河湟和孔家文化展示为一体的农家园。”孔家酒庄老板孔忠海,计划投入1400万元,用7年时间建成全村最大的民俗住宿、采摘、酿酒为一体乡村旅游,可解决全村50余人就业。

  今年国庆期间,小高陵红色旅游免费对外试营业, 7 天时间游客达到了1万人次。同时通过季节性用工等方式带动周边群众参与景区项目开发建设,带动群众就近就业,近2个月,就业群众收入总额达140万元。

  立下愚公志,再战小高陵。新时期,新征程,小高陵人再次以“敢为人先、实干善成”的精神,强基础、聚实力、谋发展、创辉煌,正阔步迈向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用辛勤汗水描绘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画卷。(罗连军)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