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青海人首次参加全运会
上世纪30年代,青海运动员应邀去南京参加全运会。有关青海籍运动员参加此次运动会的历史记载存世较少,但我省收藏家刘平收藏着一封当年一个名叫王廷瑞的人写给马麟的信,在这封《照抄许州来电》的电文中,我们可以猜想到青海体育健儿参加此次运动会的不易。
全运会原定于1931年10月举行,由于“九·一八”事变和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的原因,被延迟到1933年10月,在这封信中提到“此次运动大会青海省派祁中道带领选手十二名赴都参加,款项不敷,酌予接济”,可见当时青海省的经济状况很差。刘平先生说:“那时地方选手参加全运会的路费,按规定由地方政府承担。由于交通不便,路途遥远,加之当时青海省各项资金尚且不够用,专门为参加全运会的运动员们拨一笔交通费实在困难,为了减轻地方政府的经济压力,负责筹办全运会的教育部还致电铁道部希望对各地方的运动员、裁判员给予车票上的减免,青海省经过艰辛的筹资,由祁中道带领十二名选手赴南京参赛。”
刘平说:“全运会从清末的时候就有了,最开始时,全运会的某些体育项目出自清政府的新军和新式学堂,例如击剑、拳击、哑铃、跳高、跳远、足球、游泳、单双杠、爬山等。第一届全运会只有140名来自上海、苏州、南京、华北、华南和武汉等地的运动员参加,1933年举办的第五届全运会,全国共有33个单位参加,其中男女运动员共有2275人参赛,是此前历届全运会中最隆重的。并且第五届全运会还增设了女子游泳、铁饼、垒球等现代比赛项目,是全运会中比较成功的一次,并且也是青海人首次参加的全运会。文中所提到的祁中道是西宁人,在西宁任职期间担任青海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长等职,同时也是现代新文化倡导者之一,曾在西宁大力倡导白话文。”
当年举办的这场全运会离现在已经很久远了,虽然没有青海选手在赛事中获奖的记载,但当年青海选手们参加全运会的意义却依旧值得令人回味。
“在第五届全运会中,选手们破纪录取得的好成绩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那个特殊的时期,青海选手能筹资参赛展示出青海人的精神,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为全民族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奠定了心理基础。”刘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