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需要更多电力,世界需要更少污染 ——记2016年首届德令哈光热大会
赵洪甲 摄
9月22-23日,2016年首届德令哈光热大会举行。
本届大会以“聚焦清洁能源高地,打造世界光热之都”为主题,来自国内光热行业的专家学者、企业界代表及以色列驻华使馆、欧洲光热能源协会的有关人士,围绕光热标准体系建设、海西州新能源发展成果和产业发展规划、海西德令哈光热投资政策和产业资源、光热发电西方国家实践经验等议题进行交流研讨,力图构建国内光热产业交流、沟通、产业链对接落地的新平台。
太阳能光热发电是指利用大规模阵列抛物或碟形镜面收集太阳热能,通过换热装置提供蒸汽,结合传统汽轮发电机的工艺,从而达到发电的目的。其原理是依靠成本相对低廉的储热装置来完成,是电力系统友好型电源,既可以承担基荷,也具备较为灵活的调峰能力,可作为未来电网的主力电源。采用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避免了昂贵的硅晶光电转换工艺,可以大大降低太阳能发电的成本。而且,这种形式的太阳能利用还有一个其它形式的太阳能转换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即太阳能所烧热的水可以储存在巨大的容器中,在太阳落山后几个小时仍然能够带动汽轮发电。因此,大规模发展光热发电产业,与光伏发电、风电共同组成清洁能源发电系统,可大大推动风电光伏发电的发展,加快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确立其主力能源地位。
王希鹏 摄
聚焦清洁能源高地打造世界光热之都
美丽的柴达木盆地是我省策应国家“一带一路”和向西开放战略,全力打造的最具潜力、最富活力、最有爆发力的重要经济增长极。这里资源富集,产业基础良好,是西部大开发的前沿阵地和青海发展循环经济和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
国家级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成为海西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目前已形成以盐湖资源开发为核心,融合油气化工、金属冶金、煤化工、特色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的循环型产业体系,成为全国最大钾肥产业基地、国家重要纯碱生产基地、中国陆上第四大主力气田、全国重要光伏发电基地,正引起国内外投资商的广泛关注。这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是稳藏固疆的战略支点和南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青藏铁路、格敦铁路、格库铁路和正在规划建设的格成铁路交汇于此,格尔木、德令哈、花土沟三个支线机场通航运营,横贯全境的高速公路网正在形成,海西在我国西部地区的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海西州依托资源优势,立足区域实际,不断调整和完善新能源产业发展思路,明确新能源产业发展定位,海西州新能源产业正在朝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趋势发展。优惠的扶持政策、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完善的配套基础设施,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新能源企业纷纷入驻柴达木,创造了同一地区短期内最大太阳能光伏电站安装量、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站并网系统工程等多个“世界之最”。截止目前,海西地区新能源装机突破400万千瓦,“十三五”期间规划新增新能源装机容量13.5吉瓦,形成装备制造、发电、送出、实证、应用等为一体的产业链体系,打造全国光热发电技术应用示范中心,建成国家清洁能源示范基地,成为海西产业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王希鹏 摄
柴达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光热优势,年平均日照时数为3500小时以上,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为7000兆焦/平方米,长时的强烈阳光及广阔的茫茫戈壁为光热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卓绝的区位资源禀赋。随着全国首座投入商业运行的光热电站—青海中控10兆瓦塔式光热发电项目的成功并网发电,中广核太阳能、国家电投黄河公司、青海博昱公司等光热项目和深圳爱能森公司100万吨储热熔盐等光热配套项目纷纷落户德令哈,将在德令哈形成一条光热材料制造、光热装备制造、光热产业支撑服务体系等光热发电系列产业链,为德令哈发展光热产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德令哈的光热产业具有独特优势,而且已经形成良好的发展基础。在国家光热标杆电价出台等利好政策的推动下,德令哈市将立足于新能源多技术路线并存、全产业链发展的已有基础,充分发挥光照和土地等资源优势,在“十三五”期间力争建成2吉瓦光热装机容量,并以此带动技术研发、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链。同时,着力打造全国乃至世界的“新能源应用示范城市”,使“光热之都”成为德令哈新的城市名片。
海西光热产业链已形成格局
穿越历史的长河,便随着每一次日出日落,我们在对光和热的向往中,持续探索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奥妙,当新能源战略的画卷开启,在工业文明和市场经济发达的当代,各国人民都面对发展带来的共同难题,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长,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加剧,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也掀起了实现能源发展低碳化的新浪潮,围绕打造全国光伏光热制造基地的战略,省委、省政府提出抓紧完成上游企业整合,集中开展技术攻关,破解技术难题,推动太阳能大发展,提升可再生能源消化能力,预计到2020年青海新能源开发规模将达到3500万千瓦。
2016年8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期间,做出了:“扎扎实实推进生态保护建设,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让清洁能源更好造福人民的重要指示”。省委书记王国生也多次强调,要把生态保护作为第一战略,首要责任和紧迫任务,为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做出新贡献,州委书记文国栋在州委十一届十五次全会中也提出,要打造千万千瓦级新能源集群的目标。
2016年9月9日,海西州召开青海海西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五年行动计划和青海海西光热发电专项规划征求意见会议,将有利推动海西州新能源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使新能源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德令哈,柴达木新能源王冠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全球的关注,中国第一个商业化光热发电站中控德令哈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一期1万千瓦工程在这里投入运营,填补了中国光热发电的空白,与此同时,中广核德令哈5万千瓦光热发电项目,博昱德令哈5万千瓦槽式光热发电项目,深圳爱能森公司100万吨储热熔盐项目等标志性工程先后在德令哈落地生根。
海西化汇公司在光热支架、光热集热管、储能储热罐制造等非标设备制造已出现集群效应。
光热产业迈入大发展元年
2016,光热发电产业大发展元年。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举办一场各方齐聚共襄产业健康稳步发展的光热盛会,无疑是及时而必要的。
这种必要性尤其体现在:9月1日出台的光热电价引爆了整个光热产业甚至是新能源行业的激情,资本市场潮流涌动、能源企业跃跃欲试,情绪越是高涨、形势越是火热,各方就越需要一个平台来消化产业政策、明晰发展路径、探讨技术路线、确定产业标准、研究市场规则,以确保在产业发展的早春时节,能够找准方向、选对道路、定好规则,一步步优质发展、有序前行。
从这个意义上说,德令哈光热大会的召开,正当其时。
依托土地丰富,光照时间长等资源优势,州委、州政府坚持内引外联相结合,规划建设面积460平方公司的光伏光热产业区,可满足600万千瓦各种类太阳能发电项目用地,将形成一条集光热材料制造、光热装备制造,光热产业支撑服务体系于一体的光热发电系列产业链,通过建设新能源技术研发,新能源装备制造,新能源多技术路线发电的发展路径,德令哈将构建起集“技术试验、装备制造、发电站”为一体的新能源全产业链格局,全力建设“新能源应用示范城市”,让这个蒙古语中“金色的世界”立足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依托资源、区位、交通优势实现三大产业全方位发展。
2016年8月26日,我国政府核定太阳能光热发展标杆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1.15元(含税),为了吸引更多新能源企业走进海西、走进德令哈,州委、州政府出台一揽子产业扶持政策,德令哈已制定多项相关扶持政策,全方面保障了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乘着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东风,德令哈这个“全国双拥模范城”、“全省卫生城市”、“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市”、“省级园林城市”正在“州府意识、城市理念”的指引下,以新区建设为契机,积极打造青山护城、秀水穿城、循环绿色、生态良好、宜业宜居的现代化柴达木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