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13415支撑大通“十三五”建设步伐
随着2016年脚步的到来,“十三五”画卷徐徐展开。未来五年是大通加快转型升级的机遇期、攻坚期、关键期。大通县委、县政府结合实际,深入研究省、市委确定的目标任务,汇聚各方智慧,突出把方向、谋全局,认为要在实现市委“12315”总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大通优势,力求更大的突破。提出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落实省委“131”总体要求,在实现市委“12315”总目标、建设幸福西宁新征程中,实现“13415”的总体部署,即实现“一个同步”、建设“三个示范县”、建成“四个基地”、强化“一个支撑”,追求“五个奋勇争先”,努力建设幸福大通。
一个同步
共同迈入小康社会
【目标】与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做法】根据这个发展定位,大通确定了2016年的经济工作思路,要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着力推进结构性改革,着力加快城乡均衡发展,加快经济转型发展、加快脱贫攻坚步伐、持续全面深化改革、持续保障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迈出建设“幸福大通”的坚实步伐。2016年大通县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8%左右,比全市目标指数略低,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左右,和全市的目标指数持平,确定的这些目标,主要是从当前经济形势和大通发展现状综合分析,做出的预判。特别是GDP增长指标,在去年9.5%的基础上降低了1.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而低于全市,主要考虑全县工业经济下行压力还在持续加大等客观因素,也是为结构性改革留下空间。
三个示范县
开启幸福大通征程
【目标】建设全国的生态文明示范县、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做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加快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要尊重自然,加强三北防护林、水源地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提升生态涵养水平,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深入构筑西宁北部屏障。要坚持山水和谐相融的理念,在“显山、露水、增绿、添景、见秀”方面做文章,加快街道、庭院绿化建设,持续增加县城绿地面积,着力打造花园式单位、企业、学校、小区,提高城市绿化水平,美化人居环境。牢固树立绿色发展观。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和生态文化产业,积极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种养、加工、商贸、光伏等特色产业,更好地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严格执行新环保法,强力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物防治行动和工业污染源综合治理,坚持城乡环境治理并重,保持全县空气优良率在全市平均水平以上。
●民族团结是幸福安康生命线。巩固民族团结进步成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十项示范工程”,加快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县建设。要继续强化思想教育引导,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和影响力。要推进民族经济发展,扶持民族产业,打造民族企业品牌,加强少数民族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民族地区群众的就业创业能力。要加大项目、资金向民族乡镇倾斜的力度,抓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项目,结合扶贫开发易地搬迁安置、高原“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加快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步伐。要突出示范引领,继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创建活动,进一步挖掘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带动全县创建工作走向深入。要加强宗教寺院和宗教教职人员管理,强化宗教教职人员培训,妥善处置宗教领域矛盾纠纷,全力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推进低碳循环发展。大力开展“万家企业”节能降碳行动。在电解铝、水泥等行业开展专项对标活动,推进工业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清洁生产、废气废渣再利用等重点节能工程,实施好宁北发电节能改造等13项技改扩能项目,力争全县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
四个基地打造县域经济支柱
【目标】建成全省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全省生态旅游休闲基地、全省生产性商贸物流集散基地、全省的“菜篮子”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供给基地。
【做法】立足于该县北川工业园区升级为西宁(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重大机遇,立足于全省森林覆盖率最高的生态资源优势和“老爷山”花儿会、冬季冰雪旅游等品牌优势,立足于大通毗邻省会西宁以及县内高铁、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便利的交通路网优势,立足于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现代农业“大通模式”的不断升级,大通将建成“四个基地”。
一个支撑青海精神高地助推发展
【目标】让青海精神高地成为我县各族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精神支撑,将践行青海精神熔铸到全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当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体现大通发展的“软实力”。
【做法】大通从多民族、多宗教的省情出发,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奏响热爱祖国、热爱青海、建设青海的最强音。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省委提出的战略任务的信心。领导干部要胸怀人民、真抓实干、廉洁奉公,发挥表率示范作用;广大党员要理想高远、务实敬业、激情干事,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普通群众要热爱青海、爱岗勤劳、遵纪守法,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大力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大力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
五个奋勇争先干在实处让生活更甜
【目标】在推动绿色发展、促进创新创业、深化改革开放、完善公共服务、加强法治建设上奋勇争先,摆明贯彻落实市委“五个排头兵”要求的鲜明态度,体现大通“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责任担当。
【做法】●推动绿色发展。大通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理念,推进全县道路交通、园林绿化、给排水、供热、供气、污水、电网改造、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重视生态价值和人居环境,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加快旧城改造进度,具体方法就是一条街一条街的干,一个片区一个片区的干。推行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设计理念,探索装配式建筑,推行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大力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基地建设、创新平台建设、创新环境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围绕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创业园区跟踪服务,积极落实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快黄河二期创业园区建设,确保中小微企业增长15%以上。
●改革激发经济发展活力。结构性改革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部分,更需要一批具有重要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持续增强经济发展动能。要在承接落实好省市改革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和问题导向,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创新驱动转变。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取消、调整行政审批事项,提高简政放权的含金量。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进一步增强县级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积极培育税源。
●加快推进城镇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深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着力破解一批发展难题,消除一批体制机制障碍,在推动大通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同时,为全市乃至全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共享水平。
●加强法治建设。全面启动“七五”普法工作,坚持社会管理重心下移,扎实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一体化建设,建立健全就地依法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严格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荣丽君 贺盈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