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的审美生活与微小时间呵护
对微时代审美生活的内在特性、意义及规律进行总结、研究是极为必要与迫切的,而且这种必要与迫切集中体现在对个人微小时间的呵护上。
就其必要性来看,正是因为审美对象的微小或微型化,人们的欣赏与分享才会占用相对微小的时间长度。就目前以微信、微博为最主要代表的“微媒介”来看,其存在状态最为主要的标志是——每条微博在字数上不超过140字,所发图片不超过9张,微信的微视不超过8秒钟。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文字内容与图片虽然可以增多,但其最为主要的载体也是以私人性、便携性以及使用频繁性为特征的手机和平板电脑,使用时间总是在我们身处地铁、汽车、商场、家庭、日常交际场所或者工作之余。
就其迫切性来看,一方面,微媒介作为审美媒介之一,其发展与更新日新月异,当今数码技术、网络技术的高度发达与发展,能够让人在数月、数天之内感受到审美媒介最为剧烈的变化与更新。另一方面,从微媒介的用户数量来看,微信、微博等客户端数以亿计的用户量的产生,标志着微时代的来临。
上述两个方面是密切交融在一起的。归结为一点,那就是——一个由大部分国民或网民共同参与,且使用频率极高、私人性极强的审美生活微时代业已产生,其得以存在的核心价值就是对于个体微小时间的关切与呵护。
这里所说的微小时间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就客观社会时间的长短而言,对微博与微信的接受时间较短;其二是就微媒介的使用活动自身作为一个过程而言,它既与社会生活中其他的、用于社会生产的活动有着明显的区别,也与其他审美活动有着显著的不同。
就用于社会生产的活动时间而言,其主要的表现是,如果要完成由社会分工所决定的劳动实践或者工作,就必须要保证社会时间的完整与宏大,比如每天例行的上班或者职业行为都必须遵守社会时间的规定,这种时间不仅占据了人生时间的绝大部分,而且为了让社会组织变得井然有序,这种时间必定是组织化的、结构化的,具有完整、宏大、严谨、规则、有序、持久的特性。
就用于欣赏微媒介之外审美对象的活动而言,比如以“书”的面目出现的文学作品、以音像设备播放的音像作品、以剧院或者电影院作为观赏场所的电影作品等等,它们的篇幅往往较长,占用的空间较大,对它们的欣赏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需要专门的空间或环境。比如欣赏3D电影必须在专门的剧院里完成,欣赏博物馆里的工艺品必须亲临其中。另外,网络上的其他数码艺术也与以微信、微博为载体的微媒介艺术有着明显的差异。比如,很多文学博客需要人们精心构思,篇幅也较长,因而愈来愈成为精英化与专业化的选择,对其进行欣赏、接受所需的注意力也较为集中、绵长。
相比之下,微时代审美生活关注、关切的是那些不规则的、偶然性的、飘忽不定的、不可预知的微小时间,这些时间往往是琐碎的,但是在数量上的存在却是丰富的,甚至是海量的,尤其是在人们的上述社会时间之中就弥漫性地夹杂有微小时间,因为人们在完成那些规则、严谨、持久的活动时,总是需要停顿或者间歇的,总是需要休息、闲暇间的娱乐的,而且人们在很多情境中,也不可能总是一直进行需要较长的、固定的时间与特定环境的审美生活。自此而言,这正是微美学或者微时代美学滋生的源源不绝的时机与动力。
其实,仅就微博与微信的字数来看,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就有数不清的诗词作品的篇幅在140字之内,在《诗三百》《古诗十九首》之中恐怕没有超过这个字数的作品,在我们引以为自豪的大多数格律诗中,也没有超过这个字数限制的。这意味着,微媒介作为一种审美文化的特征与意义在人类审美生活史上是一直存在着的,只是到了今天,这种审美价值的功能才被独立与分化出来,其实现的状态也超越了人类审美文化史的任何一个时期。微时代审美文化必然产生特定的文体类型,比如语言的、音乐的、图像的、电影的甚至综合的。这些文字、图像、视频都完全可能产生艺术性效果或者审美效应,而且也完全有可能产生精致的作品,因为单单从微博与微信的用户数量来看就是海量的、惊人的,其中不仅有擅长进行艺术创作、审美设计的大量专业人员参与,他们会创造出精致的作品在微博与微信上传播;而且普通网民既是消费者,又是创作者、评论者与传播者。因而,在表面上看来,微博与微信似乎是人人参与、庸佳混杂的,但是这同样更是一个在传播中进行优选、举荐、优胜劣汰的过程,只有那些能够给人带来更佳体验的视听信息、图像与视频,才会在这种自然的审美竞争之中凸显出来。
因而,面对如此巨大、海量的微媒介用户,如何更好地呵护其微小时间,如何主动地为微审美活动服务,尤其是在微审美世界中倡导积极的、正面的、精致的审美精神,以便在这样一个中性的媒介平台上实现优胜劣汰,从而加速优质审美信息的传播,是一个意义与价值极为重大的现实问题。(刘彦顺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