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令哈工业园区的暖心故事

13.04.2016  13:42
来源:柴达木日报

   2016年4月德令哈工业园20个新项目集体开工,总投资达到114亿。据悉2016年计划投资达到382亿元,将会有更多项目于今年年内扎根德令哈。企业家将几千万、几个亿的资金在德令哈工业园区变成厂房、生产线、设备等,为海西经济的发展增添活力,增加就业岗位。在初春的大地上,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一条条先进的生产线引进厂房,在这一片忙绿而火热的气氛中,记者走进德令哈工业园区。

  正在运行的智能化多晶硅炉

  电缆蕴含大商机

  电缆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和外包绝缘保护层制成,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然而没有人在意西北五省所用的高压及中高端电缆全部来自珠江、长江下游、华北、华东等地。也没有人在意这些电缆经过长途运输来到西北的价格上涨,更没有人在意青海省没有一家生产电缆的企业。

  他注意到了,青海兴明电力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志强,他敏锐的发现了这一商机。在经过对西北五省地区长达3年的调查后,他将自己的工厂选在了德令哈市工业园。年产一万吨电线电缆生产线及配套设施将在今年8月份投产。自此青海省将告别无电缆企业的历史。

  今年海西州上马的400个项目之中,年产一万吨电线电缆生产线项目是其中之一。这个项目采用国内最先进设备,全程智能化生产,无污染且低投入高产出。据悉,青海兴明电力材料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完成后,生产110KV高压电力电缆、35KV中压电力电缆、10KV绝缘架空线及交联电缆、低压塑力缆、控制电缆等十大类五十多个系列七百多种规格的电线电缆产品,年产能力达25亿元。二期工程完成后能生产500KV及以上超高压交联电缆产品,该产品是国内最高电压等级的电力电缆产品。年产值可达100亿元左右

  这是郑志强的第一个工厂,也是他人生最大的一次拼搏,所以在选址建厂上可谓是慎重再慎重。

  在问及郑志强为什么将自己的工厂建在德令哈工业园区时,郑志强非常肯定自己的选择。他认为,柴达木盆地资源丰富,电解铝、电解铜等高端原材料在本地即可获得。将来自己厂生产出来的电缆与千里迢迢送到西北五省的南方电缆和北方电缆相比,成本会低一些,具有非常强的价格竞争优势,更可以借助“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立足青海,面向全国,走向西亚。

  郑志强列举了几个数字,仅仅宁夏、青海、新疆、西藏四省就有将近500亿人民币的电缆需求,未来将达到几千亿的市场需求,可谓供不应求。

  郑志强认为自己最后将工厂建在德令哈工业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德令哈工业园区想我们企业所想,急我们所急,在各个方面给我们企业全力以赴的帮助。我在选址的时候,去过很多地方,最后决定扎根在德令哈工业园区,就是因为园区工作人员能最大限度的给予我们别的地方所不能给予的帮助,能最大程度的减轻企业负担和成本,尤其是协助企业办理各种手续更是让我们减少了时间成本,这些对我们企业的帮助太大了。所以我非常喜欢德令哈工业园区的氛围,这让我最终下定决定扎根德令哈,为海西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建设中的青海兴明电力材料有限公司厂房一角

  太阳能电池板变形记

  原生多晶经过1400摄氏度到1700摄氏度高温冶炼后生成的多晶锭,经过工艺处理变成小方块锭,打磨后切片,再经电子印刷,最后组装成光电板,这是青海日晶光电有限公司多晶硅太阳电池板的生产流程。一大块多晶锭在工业“魔法”下,摇身一变,变成了薄薄的太阳能电池板。这是记者走访青海日晶光电有限公司多晶硅生产线时目睹的神奇一幕。

  在今年第一批开复工的400个项目之中,作为我州重点扶持的光伏产业,年产200兆瓦单晶硅棒生产项目在青海日晶光电有限公司上马。

  有趣的是,太阳能电池板生产线的产能并不是按照“片”、“吨”等单位计算,而是用太阳电池板所产生的电能来计算。据了解,电池片和太阳能板都是按照瓦数计算的,单多晶电池片一般是4瓦左右/片。

  在新建成的厂房里,前期已经完成安装的40台单晶硅炉如同哨兵一样整齐地排成4列。据总经理林松麟介绍,该项目总共将安装120台单晶硅炉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1台单晶硅炉一年大约能生产18吨左右单晶硅,120台单晶硅炉一年除掉检修大约能生产1800吨左右的单晶硅。而一吨单晶硅能生产5万片单晶片,组装上电极后变成电能单位瓦。这种有趣的金属转变电能的方式产生的附加值在为企业带来利润的同时也推动了海西经济的发展。据悉今年6月份120台单晶硅炉将正式投产。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为15%左右,最高的达到24%,这是所有种类的太阳能电池中光电转换效率最高的,由于单晶硅一般采用钢化玻璃以及防水树脂进行封装,因此其坚固耐用,使用寿命一般可达15年,最高可达25年。

  单晶硅生产线上线后,该公司将同时生产多晶光电板和单晶光电板以满足市场的庞大需求,而单晶太阳能电池板将成为该公司的拳头产品。

  目前该公司已投产的一期工程投入5个亿,今年二期投入4个亿,三期工程总投资15个亿,项目建成达标后,正常可实现营业收入36.9亿元,实现利税3.6亿元,吸纳2500人就业。整个三期工程具体包括投资建设36台多晶硅铸锭炉,年产多晶硅铸锭1880吨;投资建设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线9条,年产电池片300兆瓦,投资建设组件封装生产线24条,年产300兆瓦组件产品。

  当记者从车间出来后,林松麟幽默地说:“在南方很潮湿,工厂不许非工作人员进的,而且还需要投入设施保证干燥度,来到青海后,咦!很干燥的,气候优势给我们节约了不少成本。”

  在宽广的厂房里,记者注意到工人的年龄普遍年轻化。林松麟介绍,工厂的工人主要来源于当地招录,主要来自职校学生,经过3个月培训后上岗。其中,青海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占到总人数的六成。他认为青海年轻人相比南方的年轻人更能吃苦耐劳,遵守纪律。

  林松麟作为一个南方人千里迢迢来青海投资,是什么让他下决心将工厂建在德令哈工业园区?他坦陈:“作为一个南方人,而且是个体户,我不远千里来到德令哈。说白了,这里气候虽然不比南方,但这里人心很暖,气氛很暖,我们有一点点的困难,有一点点的疑问,有一点点的办不了的事,园区管委会就会马上派人过来协调解决。园区、市上、州上对我们的支持很大,我们非常感动,而且他们过来,吃个饭啦,拿些回扣啦这种事情从来没有发生,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廉洁作风,让我们也敢在这里投资。”

  已安装的40台单晶硅炉

  “保姆式”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

  企业家们对德令哈工业园区管委会的推崇让记者心生疑惑,是什么样的服务让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企业家们选择在德令哈扎根。

  德令哈工业园区管委会项目负责人沈良介绍,企业项目向管委会申报后,要进行可研究性报告、项目选址、工商注册、环评、安评、能评等管委会无偿代办或协调服务的事项。企业建设期间临时用水、用电、临时道路、临时办公场所,企业管理人员的临时住房等企业实际困难,管委会亦是无偿提供或协调服务,项目在建后全程跟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困难解决困难,可谓是为企业操碎了心。

  企业投产后并不意味着管委会的工作到此为止,解决用水用电,为企业产品上下对接,协调市场,直到把企业扶上马,正常运行后,沈良开玩笑道:“那时候那家企业操心的事就少了。”但源源不断新的企业、新的项目上马,让管委会工作人员几乎连轴转。

  在园区建设工作中,工业园始终突出招商工作的龙头地位,积极拓展招商思路,创新招商方式。坚持大小项目并举、存量升级与增量引进并举的方针,建立了试验区、市政府、工业园及各相关重点企业为主体的专业化招商队伍,分批次“上门招商”,积极运用以商招商、以情招商、节会招商、产业链招商等多种有效手段;把招商重点放在已形成的产业延伸和中间补链项目上,瞄准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好项目、大项目;注重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地服务,大力推行无偿代办的“保姆式”特色服务模式,抽调专人,从企业前期工作开展到项目开工建设到建成营运,从企业项目工作到人员生活保障,进行全程跟踪服务,无偿为入园项目代办公司核名、工商税务注册登记、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办理、办公场所租赁等相关服务,真心实意地为企业排忧解难。

  “十三五”期间,德令哈工业园将以构建发展循环经济主导产业体系为核心,以资源节约和综合高效利用为重点,加快各产业间纵向延伸和横向发展,突出特色优势产业,推进资源、产业和产品三个层面的高新发展,全面形成盐碱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特色生物产业融合发展的工业产业体系,建成集约化、规模化、高标准、高效益的工业园。

  切割钢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