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暖德兴村——记民和县北山乡德兴村第一书记李勇平

20.03.2019  18:10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本网通讯员 孟永宏 )从山上到山下,从海拔2700米到海拔1800米,从破旧不堪的土坯房到温暧幸福的新楼房……民和县北山乡德兴村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这一切,皆源于一个人,他就是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派驻民和县北山乡德兴村第一书记李勇平。

  从2016年11月至今,两年多时间里,李勇平从省城西宁来到民和,从扶贫工作队员到驻村第一书记,带着一颗火热的心,一头扎进德兴村,与村“两委”班子一道,走访群众,了解民情,争取项目,发展产业,用情感动着群众,用实际行动铆劲走出了一条符合德兴村全面发展的脱贫攻坚之路。

   抓支部聚起精准脱贫“战斗力”

  经过两个多月的走访调查,谈心交流,扶贫驻村干部李勇平和原驻村第一书记发现,村上虽有村党组织,也有一名踏实稳当的村党支部书记。但因为村支书思路不宽、党组织活动内容单一等原因,党员的先锋模范和支部堡垒作用没有得到全面发挥。

  一名党员一面旗,一个支部一堡垒。李勇平清楚,自己如今是德兴村的一名党员,立人先立己,唯有先做好自己,才能影响和带动他人。

  喊破嗓子,不如撸起袖子,扑下身子,干出个样子。为此,李勇平和原第一书记经过反复斟酌,默默定下了“带动党员当先锋,牢筑堡垒助脱贫”的工作小目标。接下来的日子里,李勇平作为一名有着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主动扛起这面大旗,率先行动,带头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精准扶贫相关政策等政治理论知识,让自己率先成为“源头活水”。

  同时,为了把自己的所学所得所思传授给广大党员,提升大家的党性意识,李勇平充分借助“固定党日”、新时代农(居)民讲习所等活动平台,主动讲党课,从党的惠民政策到精准扶贫政策知识,从全村发展到全县脱贫,从村民自治到扫黑除恶,从移风易俗到弘扬新风……李勇平先学后讲,不局限内容,不局限时间,不局限人员。慢慢地,党课活动从最初的只有少数党员参加到后来更多的党员和普通群众集中学习。

  在李勇平的言传身教、鼓劲打气下,德兴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增强。年过七旬的老党员黄兰梅高兴地说:“李书记给我们带来了精气神,在他的鼓励下,我们才有追求幸福生活的信心。”

   抓重点打好脱贫攻坚“组合拳”

  2017年5月,整乡搬迁,一个重大的决定,犹如一束暧阳再次照耀在北山乡这片贫瘠的土地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一名村民。

  李勇平与原第一书记一道,再一次走进了贫困群众家中,开始了动员搬迁之旅。但大家都清楚,让群众离开自己熟悉又亲切的家和生养我的土地,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但当兵出生的李勇平并没有退缩,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乡党委、政府的具体要求,逐户走访,与群众谈心交流,倾听群众提出的困难和问题,向群众讲解易地搬迁政策、补助标准等,讲解搬迁后的诸多好处。最终,经过近两个月的努力,全村184户群众全部同意搬迁,并签定了搬迁协议书。59户贫困户率先搬出了大山,住进了干净、温暧、漂亮的新楼房。

  2月20日,走进贫困户张连元的新家,新式的沙发,茶几、电视把家装扮的格外温馨,窗台上各色鲜花争相开放,阵阵花香沁人心脾。张连元连忙招呼我们入坐。谈起易地搬迁,张连元高兴地说:“要不是党的好政策,我们这辈子不可能搬出大山,也不可能坐上这么温暖的楼房,娃娃在省城上大学,每年还给3000元的补助。”

  搬得出,更要稳得住,还要能致富。面对个别贫困户暂时没有经济来源、没有外出务工门路等问题,接过接力棒的第一书记李勇平多次向局党组织主要领导汇报,争取得到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的大力支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及时召开会议,认真谋划,研究解决提出的各类问题。局主要领导带头行动,亲赴德兴村,与群众谈心交流,主动领办群众提出的困难和问题。结对帮扶干部一次次走进贫困户家中,看望慰问,嘘寒问暖,真情交流,解决群众们的燃眉之急。

  走进贫困户张连顺的新家,张连顺连忙招呼我们入坐。谈起结对帮扶,张连顺激动无比,用手指着说:“你看,制氧机、地板砖、洗衣机……这些家用电器都是帮扶干部黄利利给我买的,他比我的亲老哥还亲啊!”

  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省市场监督管理局16个支部的近百名党员干部开展“结对认亲”活动700多次,送去慰问金、慰问品30万元。拔付专项扶持资金29.41万元。积极争取退耕还林项目,帮助村民劳务创收10万元。

   抓产业扭住稳定致富的“牛鼻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

  经过村民代表大会、党员大会和座谈会多次讨论,深入酝酿,李勇平最终选择了黑土地,决定在广袤的黑土地上作文章,从而保证稳定脱贫,稳步增收致富。

  2017年,李勇平将北山乡盛产的无污染、品质优良、品种好、口感好的马铃薯作为北山乡的特色产品,成功注册了“拉古山薯”特色农产品商标,为下一步发展订单农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8年,李勇平紧紧抓住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有利时机,注册成立了德兴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民和德心种植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101户,登记土地1007亩。并在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的鼎力支持下,局党组向合作社注入资金80万元,发动14家企业捐助资金10万元,争取中药材种植项目补助50万元,有效保证了德心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全面启动。

  同时,为保证合作社的集体性质,合作社由德兴村互助协会名议出资,合作社设岗不设人,规定合作社理事长由村委会会主任担任,理事成员由入社成员选举产生。合作社监事长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监委会成员由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李勇平告诉笔者:“2019年,合作社初步计划流转土地600余亩,种植黄芪370多亩,种植特色马铃薯200多亩,预计合作社年收入45万元。”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2年时间700多个日夜,德兴村留给李勇平的是人生重要的一课,而李勇平留给德兴村的是一个个变化。相信,不久的将来,德兴村就如他的名字一般,群众敬老尊贤,生活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