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千年 西宁水渠

29.08.2019  08:40

  从东汉起,一直到唐宋元明,西宁周边农田水利开发延续不断,从广利渠到清前期西川黑嘴渠、巴浪渠等136条水渠,再到规模较大的阁公渠、芳惠渠、常胜渠等农田水利工程。本期《青海视野》为您讲述一段西宁修建水渠的历史。

   河湟地区关于水渠的记载

  人类开发河湟谷地已有近万年的历史,星罗棋布于湟水两岸的马家窑文化、卡约文化遗存就是明证。无弋爰剑是青海历史上第一个有名字的开拓者。史载他从秦国逃回后,曾把在秦国学到的农业种植技术教给羌人,因而受到羌人部落的拥戴,其中所教的农业种植技术中是否包括开渠引水灌溉“羌人田”,史料中却无记载。但据《周礼·稻人》“以潴蓄水,以沟荡水,以遂均水”来看,春秋时已有开渠引水的工程。战国时期秦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修筑像都江堰那样的巨大工程,可见修建水利工程的技术已经相当高了。东汉顺帝时,河湟地区已有关于水渠的记载:“激河浚渠,为屯田,省内郡费岁一亿计。”(《甘肃通志稿》)记述了汉军在河湟地区实行屯田,节省内地输入河湟军需费用每年就达一亿之多。从东汉起,一直到唐宋元明,西宁周边农田水利开发延续不断,据《宋史》记载:“金城湟中,汉唐故渠可考。”北宋熙河都护何灌在收复河湟后被擢升为廓州防御使,曾言:“汉金城、湟中谷斛八钱,今西宁、湟、廓即其地也,汉、唐故渠尚可考。若开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则人乐应募。”于是他领导军民开渠引邈川水(即湟水),灌溉田亩达二万六千顷,其渠被“湟人号为‘广利渠’”。之后元、明两朝“俱经耕种,引水渠宛在,因日久损坏,复加挑浚,即可灌溉。”

   清前期,西宁周边有136条水渠

  清代前期号称“康乾盛世”,田间水利工程得到地方当局的重视,偏于西北一隅的西宁也曾修了不少供田间灌溉之用的水渠。据《西宁府新志》记载,仅西宁周边就修有西川黑嘴渠、巴浪渠等136条水渠。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建筑材料、财力和人力的限制,当局虽设有司农之官,但田间水渠主要靠村民协商自建,或数村联合修建。修的大多是因地制宜、工程简易的短小水渠,短的只有三、五里,长的也就二十里左右。《甘肃通志稿》中弃小记大,则笼统记为西宁周边有伯颜川(西川)九渠,车卜鲁川(北川)十渠,那该川(南川)五渠,广牧川(沙塘川)四渠。

  西宁建渠历史长久

  西宁城垣南北两侧建渠的历史很久,南侧建有引自南川河的水渠,称南灌沟;北侧也建有引自南川河的水渠,称北灌沟,史料中就有“北灌沟穿香水园而过”的记载。城垣东有北古城渠,再远一点还有曹家渠、十里铺渠、罗家湾渠。清乾隆《西宁府新志》中就记有各渠距离城垣的里数,如“北古城渠,县(西宁县)东三里”。限于当时技术条件和建筑材料等原因的限制,只能分段修建。民国时期,由于得到当局的财力支持,水利施工技术提高、稀罕的建筑材料-洋灰(水泥)的逐渐使用,修筑了规模较大的阁公渠、芳惠渠、常胜渠等农田水利工程。

   人民渠完成其历史使命后,被彻底废弃

  阁公渠,原名北沟渠,是民国时在原有的北灌沟、北古城渠、曹家渠、十里铺渠、罗家湾渠等旧渠的基础上,疏通连接后的水渠名。原计划渠口起于今黄河路北端的李家墩(今省党校一带),经西宁北城墙跟,过香水园、曹家寨、乐家湾、小峡、红庄、柳湾、平安、大峡,到碾伯(今乐都碾伯镇)为止,全长约70公里,并取渠名为“阁公渠”。至于渠名来历,与当时政府官员有关。渠水引自南川河和泉水,但直到1948年,只完成了南园村经香水园至下十里铺一段的渠道,流量仅为0.2立方米/秒,灌溉面积约2000多亩。解放后,政府即将水渠改名为“人民渠”,并于1950年3月,由省政府主持,指定韩全寿、徐大忠等负责,对人民渠进行了第一次改扩建工程,其中主要一项是渠口向西延伸到李家墩(今西宁铬盐厂家属院北崖下),引湟水入渠,然后通过砌涵洞的方式,让渠水穿越南川河河床,进入北园村(原果洛办事处),再通向香水园。涵洞竣工后,省人民政府主席赵寿山亲题“南川河隧洞”五字,镶嵌在涵洞口上。1953年2月,又进行了人民渠第二次改扩建工程,工程由高仲远、杨继祖等负责,将渠口又向西延伸2公里到惠宁桥(今新宁桥下游约20米处),经刘家河湾(今人民公园)到李家墩(鸡鸭林)、殷家庄;渠尾从西十里铺向东延伸4公里到乐家湾、杨沟湾,最后在杨沟湾村东注入湟水河。至此,一条宽6米、深1.5米、流量为1立方米/秒,长约20多公里、灌溉面积达5500多亩的人民渠总算建成了,为城市用水、灌溉农田发挥了巨大作用。1962年,在赵明远、李毓兴等的主持下,又进行了第三次清淤、除障、加固工程。随着西宁城市的发展,1968年,人民渠在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后,被彻底废弃。

   青海曾经最大的水利工程

  芳惠渠,民国时西宁开挖的灌溉水渠。上世纪前半叶,当时的执政者巧取豪夺,霸占了西宁及附近各县的大量农田,曹家堡滩一万多亩未开垦的荒地也未能幸免。1938年,执政者为了灌溉所霸占的田地及新开垦的曹家堡滩地,假借省政府之名,责令青海省建设厅兴建平安渠、长胜渠、阁公渠等总长64公里的渠道工程计划。曹家堡渠经1938年初测,1942年复测,终于拟定计划,呈报国民党政府审核。此计划中,曹家堡渠以其线路之长、工程之艰苦,当时号称是青海省最大的水利工程。国民党政府收到青海水利工程报告后,当即于1942年一1943年由黄河水利委员会先后派杜韫香、杨纯、吴耀庭等工程师来青正式勘测,最后拟定施工计划及工程预算。1944年,芳惠渠工程正式被国民党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批准立项,并决定由中国农业银行贷款,同年9月16日正式动工兴建。芳惠渠起自西宁东川傅家寨,开沟引湟水,经小峡、高寨,直达曹家堡滩的泉水湾。据史料记载,渠道全长21.7公里,共开挖土石方达18万立方米,其中石方就达3000立方米。尤其渠道经过小峡一段,石崖高耸,河水湍急,峡路狭窄,凿山开道,工程极为艰巨。经过四年的努力,至1947年8月下旬,芳惠渠共耗资3.65亿元(旧币),所有的渠道、渡槽、桥梁、涵洞全部完工,于9月10日举行了“放水典礼”。芳惠渠建成后,源源不断的湟水终于流到了千年旱原,曹家堡滩13000余亩荒地顿时变成了旱涝保收的水浇地,随即调拨100多户回族在临渠一带安置,并指派孟全禄负责全渠管理事宜。但从客观上讲,芳惠渠的建成,彻底改变了曹家堡滩“山鸣谷又应,沙雪正飞扬”的苦寒面貌,为“一川古木含秋雨,几片残霞带夕岚”的今天奠定了基础。解放后,即将芳惠渠改名为“和平渠”。

   至今沿用的解放渠

  常胜渠,民国时西宁开挖的灌溉水渠。清乾隆时,西宁西川南侧就有镇海渠、康城渠、徐家渠等19条农田灌溉水渠,各村自定有乡规民约,进行管理。1948年,马氏家族征调民工修建,引水地点选在湟中石灰沟沟口的乌思巴堡(今湟中西堡镇堡子村)渠,水渠沿阴山山根的阴山堂过张家湾,连通谈小庄渠、彭刘堡渠、苏家河湾渠,到杨家寨,定名“常胜渠”,与乐家湾军营大门“常胜门”东西呼应。后因工程质量太差,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就已濒于报废。解放后,政府于1957年重新设计修建,向西连接并改造镇海渠、康城渠、徐家渠等14条原有农田灌溉水渠,渠口开自西石峡(今湟源峡)东口的国寺营,引湟水入渠;向东沿杨家寨南、西山脚下的将台湾,横跨南川河,连接南灌沟,伸向东郊。工程于同年11月竣工,开闸放水,并改名为“解放渠”,至今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