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在戈壁上的文明故事—— 乌兰县精神文明创建见闻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位于柴达木盆地最东端的乌兰县,近年来凭着稳步持恒地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把软实力积累成了硬本钱。精神文明创建不仅为乌兰插上了文明的翅膀,也为乌兰积累了一抹充满乡土气息的文化底蕴。
“他们是我的亲人”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个家庭,有爱才能兴旺。
家住乌兰县柯柯镇赛什克村的陕文梅两口子,二十多年如一日不辞辛劳,尽心竭力赡养存在智力缺陷的老人和弟弟妹妹三人,被人们称为尊老爱幼、夫妻恩爱、老少共融的模范家庭。
八年前,当公公罗永新在一场事故中不幸离世,照顾婆婆和弟弟妹妹的担子就落在了陕文梅身上。因为大脑疾病,婆婆和弟弟妹妹们只要手里拿到吃的东西,不论好坏就往嘴里送,而且不知饥饱。稍微不注意,他们四人就会跑出家门,在外面闯祸。家里浇地的时候,看到院子菜地里有水,就脱光衣服在泥地里打闹。陕文梅从来没有发过脾气,只是任劳任怨。她总说:“得了这种病的人就像小孩子一样,需要细心照料。弟弟妹妹们有病不懂事,自己当嫂子的精心照顾他们也是应该的,他们已经失去了正常人的思维能力,我不能再嫌弃他们,因为他们是我的亲人。”
为医治病人,陕文梅一家在四处寻医问药的同时,千方百计赚钱,尽可能让他们生活好一些。2015年,婆婆马秀兰去世了。长兄为父,长嫂为母。夫妻俩觉得照顾弟妹们的责任更加重大了,要尽到自己的能力和责任照顾好弟弟妹妹们的生活。
村里提起陕文梅,村民们没有不竖大拇指的。二十多年如一日,性格温婉的她从未和邻居吵过一次架、红过一次脸。邻里有难处,她总是热心帮助,村里有啥大事小情,就算她自己没有空闲,也会让丈夫和孩子们帮忙搭把手。她常说:“这些年,乡亲们没少给我家帮忙,这份恩情我们一家永记在心。”
陕文梅对村里的公事儿也是一副热心肠,每次村里发起捐款捐物资助困难或受灾群众时,不富裕的她总会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今天,在越来越文明的新农村里,这样的好夫妻不仅是村里的模范,更是传承中华民族美好品德的杰出代表。他们没有华丽的房屋,没有丰富的物质享受,但他们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富裕不在物质,在人心。
家家户户“一本经”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勤于习作、乐于奉献、回报家乡、孝敬长辈、诚实守信”,这是家住乌兰县希里沟镇西庄村罗成家的家训。这个充满活力的80后小伙,青春洋溢的脸上总是泛着暖暖的笑容,两年前大学毕业后,他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去大城市发展,而是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为家乡的父老“打工”。回乡后,他担任起村里村委会成员的职务,一心一意想着为村里的父老乡亲办好事、办实事。
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西庄村号召村民家家都写“一本经”,让每家每户都确定符合自己家庭的家规家训,用统一的牌匾装裱挂在自己家中。“好的乡风,需要一个个小家庭的好家风、好家训凝聚而成。”村党支部书记马晓平说:“这是推动西庄村进步的无形手臂。光把家规家训刻下来远远不够,要让它成为西庄村人比量着不断往上走的尺子。”
熟读诗书的欧永年,家中的牌匾上刻着大大的“节用于内而树德于外”几个字。原先村上谁家有个红白喜事都免不了大操大办,往往是一场喜事花光家里大半的积蓄。乡亲们无论是回族、汉族、蒙古族、撒拉族,大家都一样,操办起婚丧嫁娶的事情十分铺张浪费,一点都不心疼钱。
去年给儿子娶媳妇时,老欧和儿子儿媳商量,办了一场简单而温馨的婚礼,倒不是因为心疼钱,用老欧的话来说:“时代在进步,一些旧习俗是该改一改了,铺张浪费不是咱们庄稼人的风格。”
西庄村良好的乡风体现在村子的角角落落。村里谁家有个大事小情,村里老小都会去帮忙。小姑娘萱萱的父母因为家中老人生病住院,需要经常去医院照顾,邻居们就主动承担起了帮带萱萱的责任。村上的志愿服务队也经常把萱萱带到村上的“花朵服务站”帮忙辅导功课。一家困难万家帮,这样的景象在西庄村早已是习以为常。
富裕村的别样颜值
西出乌兰县城20公里,柯柯镇中村就坐落在国道的一侧,这个1992年从互助土族自治县脑山地区搬迁来的调庄村曾经是个从内到外都让县上、镇里头疼的后进村。
村里各家房前屋后除了柴禾就是垃圾,堆得没有下脚的空儿。这还不算,门对门地住着,针鼻儿大的事儿,能嚷嚷得全村没安宁。吵吵闹闹说到底都是因为一个穷字,穷的不仅仅是身上的口袋,更是充满陈规陋习的脑袋。
随着一项项好政策的落实,中村在眨眼的功夫翻了个身。一番“住得光鲜了,穿得光鲜了,村子也要整体光鲜”的朴素开导,外加一面面“卫生文明户”的牌牌挂上各家门头,让各色花木替代了柴禾垛、垃圾堆,提升了整个中村的颜值。
外在的颜值提升易,内在的内涵提升难。富裕起来的中村决心要让“脑脑里”的东西跟上村里的变化。
围绕提升村民的诚信,村里组织的互助资金协会树起了诚信的“门槛”。村里的扶贫专项资金,在统一管理下无息专用投向村民创业或救急之用。但有一个条件,须得80%以上的会员认为借用人讲诚信,才能借用款项。因为这样“一堂课”无形中让村民认识到,诚信的价值要比借用的钱款还贵重。
为了让村子早日戴上文明村的帽子,中村从集体经济的“腰包”里掏出钱来,奖励村民评出的“十大孝星”“好媳妇”“好婆婆”……还把披红戴花的受奖人照片贴到设在村中心广场的荣誉榜上,让大伙儿都看看人家是咋做的,自己用心里的那把尺子量一量,自己比人家做得差在哪,在大家心悦诚服中,受奖励的人越来越多……
现如今,辽阔的瀚海戈壁乌兰,早已不是诗人笔下石头对石头的荒凉。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文明故事,像撒落在戈壁上的美丽明珠,伴随着扑面而来的缕缕文明新风,在乌兰大地竞相闪耀。精神文明建设带给乌兰的不仅是自身气质的转变,更是社会发展的巨大动能。面向未来,这股精神力量会在发展中滚动得愈加强大,乌兰的好前景还在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