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人”是怎样成长的——海东推行“双推双选”制度纪实
青海新闻网讯 每到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时,选什么样的人进村级班子一直是大家热议的话题。三年前,乐都区马厂乡八旦村热心肠的赵志刚被乡亲们选为了“优秀村民”,他感到肩上的担子重了,荣誉感和责任感也与日俱增,一心想着要为乡亲们多办点好事。就这样,在换届选举中,赵志刚高票当选为八旦村党支部书记。三年来,八旦村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了“优秀村民”这个光荣的群体中,他们热心村务、服务群众,带领乡亲脱贫致富。
这只是海东市积极探索发展农村“双推双选”制度的一个缩影。优秀不优秀群众说了算,合格不合格支部来把关,模范不模范成绩来检验。先由群众和党员推选出优秀村民,然后从优秀村民中选拔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使一大批有能力、有思想、想干事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双推双选”制度开创了海东市农村发展党员、选用干部的新局面,给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海东农村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双推双选’制度推广后,不用担心人选推不出来、群众不认可、人选能力差了。”乐都区马厂乡党委书记段勋福说。
1责任意识调动村民积极性
村里的开支合不合理、收入是否合法、工作到不到位......这几天,八旦村67岁的何庆元忙得不亦乐乎。作为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他心里有一杆秤。“当优秀就是要凭良心做事,对党负责,对群众负责。连通上下做桥梁,给干部一个清白,还百姓一个明白。”何庆元说。像老何这样的“优秀村民”在八旦村有很多,他们不是干部,却做着干部的事;他们是普通村民,却比一般村民承担着更为光荣而重要的责任。宣传政策、调解矛盾,他们忙碌的身影遍布海东农村的每一个村庄、每一条巷道。建设美丽家乡、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他们坚实的脚步踏遍了农村的每一块田地、每一座山头。
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党员队伍建设特别是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中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党员队伍老化、村干部后继乏人、“两委”班子家族化、新发展党员群众满意度不高等问题的出现,导致了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不强,干群关系紧张,各种矛盾激化,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针对这一难题,海东市积极探索农村发展党员新途径,摸索农村干部选用新机制,制定了“双推双选”制度。
如今,海东市已有21026名“优秀村民”像何庆元一样有理想、有能力、有责任心和事业心,其中有4765名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已发展农村党员489名,5126名被纳入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去年村级换届选举中2141名后备干部进入村“两委”班子。他们在海东农村这方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沃土上,发挥着重要的火车头作用,成为海东农村发展稳定的基石。
“双推双选”制度不仅使村民了解了发展党员的过程,而且还亲自参与其中,扩大了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夯实了发展党员工作的群众基础,增强了党组织的责任感和服务群众的意识,有效化解了发展党员和选拔后备干部中产生的矛盾和问题,推动了基层党内民主与村民自治的有机衔接与良性互动,发挥了基层民主的整体效用。
党组织助推农村新发展
2
宽阔笔直的水泥路通村入户,干净整洁的巷道纵横交错,浓厚的文化底蕴随处可见……这种诗情画意的景象如今出现在了互助县塘川镇高羌村这个普通村庄。近年来,在国家的惠农富农政策扶持下,高羌村的道路硬了、巷道亮了,村庄绿了、乡风文明了,所到之处让人耳目一新。
高羌村党支部书记赵延凯说,这是开展“优秀村民”评比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在很多村民眼里,“优秀村民”不仅要服务村民、领头办实事,更重要的是要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引路人,这才是优秀所在。通过评选活动的开展,高羌村涌现出一批“优秀村民”,为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在党的政策扶持下,我这几年流转土地发展温棚蔬菜,在群众中起到了一个规模种植的示范带头作用,连续三年被乡亲们推选为‘优秀村民’。今年,我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要感谢党组织对我的培养,更要感谢村民们对我的信任。”从“优秀村民”到预备党员,高羌村村民赵永夏语气中充满了自豪。谈及今后的发展思路,他告诉记者,打算再流转50亩耕地,发展特色种植和养殖业,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发挥好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民和县西沟乡张家庄村“优秀村民”邓丁己没有想到,三年前自己当选为第一批“优秀村民”,只不过想着要为乡亲们多办点好事。三年来,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这个光荣的群体中,热心村务,服务群众,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乐都区马厂乡岔沟村村民李云英带头规模化铺膜50多亩,带动30多户村民发展高产马铃薯……提起这些有口皆碑的“优秀村民”,乡亲们总会用“攒劲”来表达由衷的赞美。
如今,在河湟大地上越来越多的“优秀村民”正在焕发出无穷活力,他们诚心诚意为群众排民忧,尽心竭力为村民解难题,坚持不懈为集体办实事,以实实在在的成果让村民满意。
新制度拓宽发展党员新渠道
3
“村党支部在执行‘双推双选’制度时,把好了优秀村民评选关和入党积极分子推选关,做到了不是优秀村民的群众不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不是优秀村民的党员和群众不列入后备干部,从而保证了发展党员质量高、后备干部能干事、群众威信好。”乐都区马厂乡岔沟村党支部书记李天恩说。他告诉记者,在去年村级换届选举中,全村村民不约而同地把信任的一票投给了他。
谈及“双推双选”制度,平安县三合镇党委书记严海英告诉记者,近几年时间该镇保持零上访,原因是村务监督透明,优秀村民作用发挥明显,严格要求自己,村级干群关系融洽。
实践证明,“双推双选”制度的立足点是走群众路线,按照“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原则,重点从年龄在18至50周岁,宗旨意识强、遵纪守法、勤劳致富、热心公益事业的农村致富能人、退伍军人、优秀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创业青年和大学生村官等优秀人才中进行筛选。在此基础上,通过召开村民“户代表”会议推荐、个人自荐、村民小组10名以上联名推荐、党员5名以上联名推荐及村“两委”、青年、妇女等村级组织分类推荐等形式,按每村15-20名推荐出“优秀村民”初步人选。然后由村“两委”进行审核,并组织召开党员大会,按不少于20%的差额比例进行民主票选,再将推选出的“优秀村民”在村务公开栏里进行为期7天的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经公示无异议后,报乡(镇)党委备案。
据海东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双推双选”模式的重要意义在于发展什么样的党员不仅由党员说了算,更要由群众说了算,合格不合格还要支部来把关,打破了以往发展党员由少数人说了算的陈旧模式,形成了“优者进、庸者出”的良性竞争机制。同时,有力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进程,源头上拓宽了发展党员和村级后备干部队伍视野,优化了入党积极分子和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的结构,有力提升了农村党组织发展党员公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