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报道我省人才工作举措 青海高原建人才高地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执行院长、全国肝胆胰外科和肝移植领域著名专家董家鸿,是青海首批柔性引进高端创新人才之一。在他的推动下,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青海大学包虫病研究中心,去年8月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挂牌成立,将切实推动青海建立包虫病精准防治体系。青海计划用5年时间投入10亿多元,引进和培养1000名左右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带动新兴产业、建设新兴学科的高端创新人才。
创新工作方式,让青海引进人才力度大增。2016年,青海以兼职服务、“候鸟式”聘任、项目招标、联合攻关、成果转化等方式柔性引进70名人才,以工作调入、创办企业、领办企业等方式直接引进30名人才,3个创新团队,引进人数比上年增长了11.5倍。不受编制和身份限制,青海建立特设岗位,引进高端紧缺人才。青海为高端创新人才出台提供最高300万元的一次性特殊支持、配备保健医生、薪酬、编制、职称评审、子女教育等17项激励措施。“系列创新举措和施展才能的平台,吸引了我们到青海创新创业。”直接引进杰出人才、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科技负责人罗仙平说。“近者悦,远者来。”青海引才与育才并举,在招才引智同时,带动和深度培养本土人才。玉树藏族自治州兽医工作站站长宋仁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总地质师王石军、省包虫病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樊海宁等135人,成为首批本土高端创新人才培养人选,他们今年的人均支持强度比上年增长5.4倍。
去年4月,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成功实施了第一例先心病患儿介入手术,青海省先心病患儿自此可以不用外出寻医。这扇“希望之门”,是由援青的阜外医院宋会军博士开启的,他还在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带出一支儿童先心病手术治疗的医疗团队。如今,青海将159名往届博士服务团成员和552名援青干部人才全部纳入柔性引智联系库,连续第三年开展“京青专家服务活动”,选派50名省内外专家赴基层一线开展短期智力服务,已为基层输送和培养专业人才2857人。
依托青海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创新创业人才发展试验区,在青海大学设立人才特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与青海大学成立院士工作站和循环经济重点实验室……青海正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循环经济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平台引才育才用人才,带动青海高原建设人才高地。 (载自2017年4月27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