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青稞产业发展迈上快车道

29.09.2018  12:24

  青海新闻网讯 (本网记者 雒婷 摄影报道) 9月28日,由中国作物学会和省农牧厅共同主办的“2018中国·青海青稞产业发展推进行动启动会”在西宁召开。会议围绕“绿色、优质、发展”这一主题,邀请了国家和省内外70多位专家和企业家为青海青稞产业发展谋划蓝图、共商大计。

  启动会宣读了省委常委、副省长严金海对青稞产业发展作出的重要批示,批示要求加快推进青稞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以强化科技支撑、转变生产方式、开发多元产品、完善带贫机制、培育新型业态为切入点和抓手,完善生产链和价值链,走特色、优质、高效路子,为实施“五四”战略、推进“一优两高”做出积极贡献。

  青稞,俗称裸大麦,具有生育期短,耐寒性强等特点,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生理功能元素,是世界麦类中β—葡聚糖最高的作物,是我国藏区的主导优势作物和农牧民赖以生存的主要食粮,青稞产业是藏区农牧业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也是酿造工业、饲料加工业的重要原料。

  青海作为全国开展青稞研究工作最早的省区之一,青稞种植历史悠久、分布广泛,研究水平处于全国前列,育成的北青8号、北青9号,粮草双高品种昆仑13、14号,籽粒高产品种昆仑15号等一大批优良青稞品种在藏区广泛推广种植。特别是选育的昆仑14号、15号等青稞品种,单产突破千斤大关,具有早熟、高产、抗倒伏等特征,成为藏区适应性与稳产性最好的青稞品种。2018年全省青稞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占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1/4。青稞产量约占全国藏区青稞总产的20%以上。

  青稞主要用于酿酒、制作糌粑、新型食品加工。全省从事青稞生产加工企业有16家,开发的青稞米、青稞挂面、青稞饼干、青稞速食面等系列大众化食品、方便食品和休闲食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青稞加工量已占全省总产量的1/3,成为藏区青稞加工转化率最高的省份,青稞商品化率高达83%以上。青海互助青稞酒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青稞加工业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为推进青稞产业发展,我省特邀全国从事青稞研究的6位著名专家和杂粮产业化开发企业家,组建青海青稞产业发展咨询专家组,研究藏区及青海青稞产业发展瓶颈、解决存在突出问题,为青海青稞产业发展建言献策,提供技术服务,探讨青稞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在组织省内企业积极参展的同时,组织国内30多家大中型青稞加工企业与我省16家青稞加工企业洽谈对接,省内五家青稞加工企业同省外8家企业进行了签约,签约产品10多种,签约金额近1亿元。

  未来,我省将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省委“一优两高”战略部署机遇,加快青稞良种基地建设。每年建设青稞原种繁育基地5000亩、良种繁育基地5.5万亩,保证全省青稞生产和周边藏区50万亩青稞制种生产用种,结合周边省区基地繁殖生产,覆盖全国藏区300~400万亩的青稞生产用种。建设绿色生态青稞生产基地,以发展粮草双高青稞生产为主,兼顾特色加工型青稞生产,促进区域化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绿色生态青稞生产基地30万亩。完成50万亩青稞生产功能区划定和建设,强化科技支撑,建立健全青稞科研和推广服务体系。同时推进三产融合产业化经营,支持龙头企业整合发展,精深加工,联盟经营,发展“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产业化联合体,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构建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接机制,加大青稞开发力度,形成具有高原特色的绿色产业。加快打造特色品牌,坚持质量兴农、品牌强农,以提质增效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提升产品品质,打造区域品牌、特色品牌,带动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