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老所里的清真灶
12.03.2015 15:41
本文来源: 青海热线
3月3日中午11时40分,刚刚走到西宁市城北区小桥社区托老所的门口,记者就听到屋里传出热闹的青海方言对话和阵阵欢笑声。进门看到一屋子的人忙得不亦乐乎,调馅儿的、擀皮儿的、包饺子的……
“今天中午吃饺子,而且根据个人的口味,分别包了羊肉韭黄馅儿的和素馅韭菜的。”
戴着白帽子的回族阿娘周丽梅一边招呼着大家加快进度,好让中午来吃饭的孩子和老人们按时吃上热乎的饭;一边向我们聊起这个清真灶的情况。她说,这个灶办起来可真不容易,区委、区政府和社区的干部们可是操尽了心——开支从哪儿来?能有几个义务来帮厨的人?怎样才能让老人孩子吃饱又吃好?
这不,今天社区的热心居民李纯惠和于明灿老人早早来到这儿,忙前忙后想多干一些活儿。今年64岁的白乙卜拉是残疾人,进门后也没闲着,帮忙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因为他们平时可没少受到大家的特殊照顾。
这个从2014年3月开办起来的清真灶,是城北区小桥社区在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工作中,考虑到目前社会上开办的大多数午托班和托老所没有清真灶,不能满足少数民族群众需要的实际情况,多方筹措开设的。清真灶的开办,极大地方便了辖区少数民族群众的吃饭问题,为辖区各民族居民之间交流交往提供了更融洽、更平民化的平台。
在这里,回族、汉族、藏族等不同民族的居民,你帮我、我护你,亲如一家。偶尔,有哪位老人订了餐却没来吃,准保有老街坊打来电话,不一会儿就会有人带着热乎乎的饭送进家门;你家生活中遇到坎儿了,有社区帮忙;他家做啥好吃的了,有邻居共享,各民族居民亲如一家水乳交融。辖区内1376名少数民族群众,在这个其乐融融的民族大家庭中,感受到的都是和谐、融洽……
本文来源: 青海热线
12.03.2015 15:41
湟中6所学校收到上万本爱心书籍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4月21日,Qhnews.Com
达玉五谷村蝶变记
星空下的西海星墅。Qh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