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抢险,全省在行动

11.07.2015  10:47

  青海新闻网讯 今年入夏后,全省阴雨绵绵,降水增多。自6月份进入主汛期,受极端天气影响,全省大部地区出现强降雨过程,致使一些地区发生不同程度洪灾。

  特别是海西、海南、果洛等州局部地区短时出现强降雨,降水量超历年平均水平,诱发了较为严重的山洪灾害,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针对汛情,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紧急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防汛抗洪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明确责任、细化措施,强化预警、严格检查。海西、海南、果洛等地党政主要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抢险,指导救灾,做到了临灾不乱,有力有序。

  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马晓潮介绍,面对洪涝灾害,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迅速行动、积极应对,各地主要领导靠前指挥、责任落实到位;多部门加强会商,预报预警到位;各地反应快捷,转移避险到位;各地投入人力物力,抢险救灾到位。有针对性地做好险情处置和抢险救灾工作,有效控制了灾情蔓延,较好地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秩序。

  自6月底至7月初,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局部地区发生强降雨过程,导致格尔木、都兰、乌兰、大柴旦等地区发生洪水,道路、通讯、电力设施和群众财产受到不同程度损失。

  海西州共投入抗洪抢险人员2995人,装载机、自卸车、挖掘机等车辆及机械416台,拉运毛石2700立方米,调运防洪物资麻袋24900条、铅丝100公斤、扎丝20公斤、铅丝网片12160平方米,回填砂石土方440立方米,灾情得到有效控制。

  入汛以来,果洛藏族自治州大部地区连降大到暴雨,发生了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并出现人员伤亡,牧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据气象部门预测,7月该州境内大部地区还将有明显的持续强降雨过程,防汛形势更加严峻。

  为此,果洛州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县坚决克服侥幸心理,增强防汛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灾害预测预警预报,县级组建50人以上、乡镇30人以上的应急队伍和储备抢险物资。同时,严格执行防汛值班和信息上报制度,认真组织开展防汛大检查。

  面对灾情,气象、防汛、水文等部门加密汛情会商频次,加强信息沟通和共享,准确及时地发布雨情、水情、汛情预报预警信息。西宁等地对辖区内重点场所、水库水电站、主要山洪沟(河)道两岸等部位进行了重点排查,做好了安全防护。

  7月1日,省防办向全省各受灾地区下达中央特大防汛抗旱资金1200万元,为海南调拨17.43万元的抢险应急物资。久治县妥善处理受灾家庭善后工作,发放慰问金1万元,安排2万元的临时救助资金,加紧调剂生活物资必需品,帮助受灾家庭渡过难关。

  马晓潮说,目前全省雨量观测点达900多个,实时监测着各地的降水量;有26个县建立了山洪灾害预测、预报、预警平台,各地都组建了防洪防旱抢险队,多年来还形成了信息报送机制,再加上所有县、重点企业、小库、电站实行24小时应急值守,全省已形成防汛监测和应急抢险的网络系统。

  “随着国家安排实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防汛抗旱二期指挥系统和全国抗旱规划项目到2016年完成,我省将完善预警平台,编制出洪水风险图,治理重点山洪沟,分析评价洪水带来的影响和增强抗旱应急水源建设。”马晓潮介绍,届时我省将从根本上增强防汛抗旱的应急处置,提高防汛抗旱的预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