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深读 供给侧:听着很学术其实很民生
去年11月,供给侧改革作为一个新词,被人们熟知。全省两会上,供给侧改革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两会热词,也成为政协委员、人大代表谈论的热点。
作为一个偏“学术范儿”的经济学名词,频频刷屏的“供给侧改革”到底是啥意思,又和咱老百姓有啥关系呢?本报记者为您详细解读。
报告摘登
●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创新、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防风险,切实增强发展动能。
●以供给侧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推进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必须抓住关键环节,综合施策,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特色、高效、有机和品牌农牧业,形成结构更加合理、保障更加有力的农畜产品供给体系,确保一产增长5%左右。
名词解释
“供给侧改革”的全称是“供给侧的经济结构性改革”。主要指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
看到这个解释,有人肯定要说了:“还是看不懂,别拽文。”那么我们请专业人士给一个通俗易懂的解释:大家都知道,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这属于“需求侧”的三大需求。与之对应的是“供给侧”,也就是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
目前,我国处于严重供需不平衡的情况。比如说,中国人对手机的需求量很大,iPhone手机很走俏,本土品牌却难有高端货。中国明明有很多生产电饭煲、马桶、药品、奶粉的企业,但中国人不吝重金、不嫌麻烦从国外往回背这些商品。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咱自己制造、生产的东西质量不高,高端产品缺少,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高要求了。
所谓的供给侧改革,就是来解决这种现状的。
供给侧虽是新词却不是新鲜事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新词在公众听来似很新鲜,但供给侧本身并不是新鲜事。
我省推进简政放权、“双创”和“互联网+”等一系列动作,实质上都是从供给侧发力的宏观调控举措。
“十二五”以来,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果断决策,着眼长远发展,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提出了许多前瞻性的决策部署。从战略高度提出了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全新思路,充分蕴含和体现了从供需两侧推进结构性改革的精髓和导向,是我省探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超前实践。
全省工业系统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强创新、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防风险”一系列重要举措,落脚于创新实践,走出了一条自我创新的新道路。我省工业领域围绕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简政放权与减轻税负、化解产能过剩、促进产业重组、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等方面,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一批有着“青海制造”烙印的工业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我省工业拿得出手的名片。
代表委员说供给侧改革
青海将如何优化供给,以改革促发展呢?在全省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也有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供需两端发力
“供给侧改革,必须从供需两端发力。”省人大代表、西宁市城北区委书记赵宁军这样认为。赵宁军说,以蔬菜为例,目前,我省的蔬菜品种单一、种类少,加之气候因素影响,我省的蔬菜自给率也不高。但我省蔬菜品质非常好。因此,需要通过加大季节性产品种植,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减少中间流通环节、降低运输成本等措施,扩大自身需求,提高有效供给,从供需两端发力,为消费者提供品质好、受欢迎的蔬菜。
关键词:在重点领域做精做优
省人大代表、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郭天明认为,提高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改善单位要素边际生产效率,提升宏观经济内生动力,是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着力点。优化技术创新环境,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是创新供给的基本路径。所以,我们必须主动适应政策导向,在青海具有比较优势的重点领域做精做优,凸显技术创新优势,打造产业创新高地。
关键词:让房地产业回归市场属性
在房地产产能化解方面,省人大代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委书记贾应忠有六点见解。一是应发展租赁市场,消化房地产库存;二是打通商品房和保障房之间的通道,改变保障房的建设方式;三是促进房地产业转型,发展养老地产、旅游地产、文化地产等非传统房地产;四是提升房地产业的品质,使商品住宅小区更加宜居,体现以人为本;五是让房地产业回归市场属性,更多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六是鼓励进城农牧民购买商品房,为其提供更多的信贷支持。
关键词:提供有效和中高端供给
钢铁产能严重过剩,但大型船舶所需的曲轴、曲柄和航空航天领域所需的大型机械配件需要进口。省政协委员、青海康泰铸锻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康殿祥认为,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提供有效和中高端供给。
关键词:盘活存量土地
列席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的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林亚松认为,在有效化解土地存量方面,应严格把好工业用地关口,有序开放,有计划地盘活存量用地。同时,创新工业用地供给方式。此外,应加快土地流转,加快宅基地改革,以盘活存量用地,化解土地存量。(吴亚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