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合作共赢的新空间——七论学习贯彻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
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是我国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提出:“深化对外开放,拓展合作共赢的新空间”,着力深化对外开放,实现合作共赢,大力解决发展内外联动的问题,必将进一步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创新对外开放载体,为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棋局中,顺应开放大势,把握合作大局,既是实现更大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谱写好中国梦青海篇章的必由之路。我省地处内陆高原、相对封闭,现阶段,对外开放总体水平不高、经济外向度低、对发展拉动作用不强等问题依旧是制约我们发展的硬骨头,要想在下一步发展中扬长避短、乘势而上,必须坚持以改革红利弥补区位劣势、以开放意识主动融入全球化发展潮流,坚持解放思想,坚决破除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增添发展动力与活力。
当前,我省深化对外开放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只有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坚持对外开放与深化改革相结合,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相结合,才能构建出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
拓展合作共赢的新空间,必须打开门引进来、走出去,必须敞开窗谋大局、开新篇,实现“借梯上楼”、“引水行舟”。应深度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立足比较优势,加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把青海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同时加强经贸合作,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应加快发展对外贸易,扩大贸易规模,优化贸易结构,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应营造更加透明便利稳定的投资环境,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高招商引资的实效;应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提高外商投资服务水平,健全有利于合作共赢的体制机制;扩大对外人文交流,充分发挥民族人文优势,广泛开展教育、科技、文化、旅游、卫生、环保等领域合作,着力提升外事、侨务工作水平;应提升对口援青水平,不断丰富对口援青内涵,积极构建统筹协调、务实高效、互利共赢的长效机制,推动与援青地区和单位的合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发展,实现互利合作共赢和自我能力提升。
宏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深化对外开放,拓展合作共赢的新空间”,一定能为青海发展注入强大正能量。(青海日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