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战略任务的征程有你更精彩

12.06.2014  10:53

  古今中外的经验告诉我们,世界上最难的是改革。因为改革意味着放弃陈规、丢掉积习,意味着克服制度的延后、群体的惰性,意味着需要坚定的信念、无畏的担当,意味着需要更多理念、项目、资金、人才的支持。

  十八届三中全会拉开全面深化改革的序幕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从制度、改革、现代化三个维度,给出了撬动中国发展的“总支点”。这个“总支点”,是充满战略意义的长诗擘画,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顶层设计,甚至是人类制度文明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青海,如同全国一样,为了跟上时代潮流,在发展中不落伍、不掉队,从没有停止过改革的脚步。慨然行进35年后,再回首青海改革发展的历程,从“摸着石头过河”那样自发、零散、独立的改革,到加强顶层设计,注重各项改革举措的关联性、耦合性,不失时机地全面深化改革,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是取得重要突破,真是一个漫长、艰辛、曲折,同时又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过程。

  就目前青海而言,加强顶层设计最显著的标志就是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战略任务是:“坚持正确方向、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打造‘三区’、建设全面小康”。说它是最显著的标志,是因为这一战略任务,鲜明回答了事关我省全局与长远的发展方向、发展动力、发展路径和发展目标问题,体现了中央的大政方针,反映了青海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回应了全省各族人民的热切期盼,是我们必须肩负起的新时期历史使命。

  可是,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我国长期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大环境,推进战略任务自从落到实践层面,就面对着很多困难。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各地区竞争日益加剧的挑战,青海如何奋力起跳,攀高行远?在生态上具有全局性战略地位,青海怎样让中华水塔“坚固又丰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现阶段青海长治久安的主要抓手,怎样扎实开展?作为一个偏远、后发展省份,怎样跟上全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脚步?

  青海战略任务在推进,新的力量在生长,新的矛盾在产生,新的挑战在积聚。如何聚集更多智力、财力、人力,为战略任务增添更多确定性?青洽会无疑是诸多选项中颇具分量的一个。

  为什么这样说呢?2000年,青洽会正式登上青海经济生活的历史舞台,肩负起了自己的责任使命,吸引民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结构调整……至如今,青洽会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签约金额从不足百亿到成交近数千亿,大量项目在青海落地,诸多客商在青海创业发展,为青海发展注入了不竭的活力和动力。如今,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战略,给青海发展带来新一轮重大机遇,必将推动青海在更高水平上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产业和市场的聚集度,不断增强青海省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放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个大背景上审视,青洽会的吸引力将会进一步提升,青洽会给推进战略任务的贡献力也将会进一步提升。

  从本届青洽会开幕情况看,已呈现出规模扩大、活动新颖、成果丰硕三大特点,青洽会的吸引力和贡献力已初步显现:有众多央企、大型民企、境外企业纷纷参会,人数首次突破1万人;同步举办首届环湖电动汽车挑战赛,增设信息和节能环保产业展区,全产业链展示太阳能产业的广阔前景,举行若干前瞻性的高端论坛;集中签约一批涉及新能源、新材料、高原生物、生态旅游、特色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大项目、好项目。

  青洽会,推进战略任务的征程有你更精彩。这个你,应该是青洽会这个节会,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宾客,是引进的项目、资金和人才,更应该是青洽会带来的理念、动力和活力。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世界上最难的是改革,但这难不倒富有智慧、勤劳勇敢青海人民。当下,青海人民已肩负起推进战略任务的历史使命,更加主动、自觉地把青海放到国际国内大背景下来审视、来谋划,理性看待高速增长中的新常态,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有效载体,努力放弃陈规、丢掉积习,以活跃的思维、健全的制度,坚定的信念、无畏的担当,全面深化改革,主动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

  我们相信,青海会走得更稳、走得更远,人民会生活得更幸福、更安康。(莫自才 李辉)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