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谋划 统筹推进:青海生态文明建设迈向新阶段

10.03.2016  08:48

  青海新闻网讯 坚持以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来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转换经济发展动力,坚守生态保护红线——2015年,青海加强顶层设计,谋划生态文明,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生态文明建设跃上了新台阶。

  2015年,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正式启动,标志着青海生态文明建设迈向了新阶段;重点生态工程稳步推进,单位GDP和工业增加值能耗实现“双下降”,西宁市空气优良率达到77.6%,是“十二五”最好水平……保护三江源头、保护“中华水塔”的青海担当、青海贡献,可圈可点。

   生态保护优先理念落地生根

  青海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曾经有人这样形象地比喻:青海“感冒”全球“打喷嚏”。为此,全省人民把握特殊省情,履行特殊责任,把保护生态当作青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全国没有任何可供借鉴经验的前提下,在探索中克难,在克难中攻坚,在攻坚中迈进。

  曾几何时,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下贡麻乡17.3万亩草场中有4.7万亩严重退化,大片裸露的土地上布满鼠洞,大风一来,黑土漫天。

  “如果三江源的草地就一直这样退化下去,真不知道下游会变成什么样。”下贡麻乡牧民索桑说:“我原本准备放牧一辈子,但看到家乡载畜量过大,生态破坏严重,我依然决定放下牧鞭,绿化家园,恢复生态。”

  在当地政府大力倡导和支持下,2014年春天,索桑带头成立了索合青牧委会饲草种植合作社,并在近两年时间里,种植草籽4200亩。索桑高兴地说,现在全牧委会508人放下牧鞭,积极参与黑土滩治理,保护三江源头生态。

  索合青牧委会群众致力生态保护仅仅是个个例,2015年,青海人民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从主体功能、空间布局、产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系统谋划,统筹推进,深入实施生态保护建设工程,保护好大自然赐予的绿色财富,争当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在扎实有效的实践中落地生根。

  如今,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和水源涵养取得实质性进展;青海湖、祁连山湿地、森林和草原成为控制荒漠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和生态功能区。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成果满枝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强调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绿色成为装点青海人新梦想的主打色。

  2015年4月国家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顶层设计是宏伟蓝图,更是行动纲领。在意见指导下,我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思想、理论,迅速得到革新和升华。

  2015年,我省先后制定了《青海省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行动方案》、《青海省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行动方案》和《青海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方案》,并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委批准实施了《青海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为青海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

  2015年,有这样一些大事,注定要载入青海史册:

  ——审议通过了《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这是青海第一部省级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立法,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

  ——严格划定生态红线,各级政府负责人考核实行重大生态问题“一票否决”。在市州考核指标中,生态环境保护考核指标由原先的5项大幅增加至10项。

  ——国土面积的近九成被列入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

  ——在三江源综合试验区内的22个县(市)及三江源、可可西里和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设置963名湿地生态管护员,管护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内的湖泊、河流和人工湿地面积2890万亩。

  ……

  这一年,青海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成果满枝。在制度的支撑和保障下,青海实践、探索、创新、升华,继往开来,一路奋进,建设生态文明的脉络越来越清晰,绿色发展的动力愈加强劲。

   “中华水塔”更加丰沛坚固

  “在青海,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话听着有些夸张,流露着青海人发自内心的骄傲——青海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青海蓝”已经变成了醉心的“透心蓝”。

  2015年,青海最流行的关键词是生态、环保,在微信、微博、论坛上总有不少热情的青海人晒出一些独特的“青海蓝”。

  这一年,青海建设生态文明挥出厚重之笔,聚集形成了推动发展的无穷力量。

  全省各地各单位以开展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生态屏障保护与建设、绿色产业构建、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家园、生态文化建设“六大行动”为载体,生态文明先行区创建取得了明显实效。

  投资75亿元的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收官,总投资160.6亿元的二期工程全面启动;三江源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优,青海湖流域、柴达木盆地环境空气质量良好。

  全省累计淘汰燃煤锅炉2271蒸吨,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6万余辆。

  累计投资15.5亿元,综合整治2015个村庄和游牧民定居点环境,175万农牧民受益。

  这一年,西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83天,优良率达77.6%,各项污染物浓度水平较2014年同期明显下降。

  全省重点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良好,长江及黄河干流水质优,黑河、大通河和格尔木河水质均保持在良好以上,湟水干流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在75%以上。

  ……

  不经历风雨,何以见彩虹。生态保护优先理念确立,三江源头美景如画,青海湖、祁连山等重点生态工程扎实推进,青海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开启新篇章,“中华水塔”更加丰沛坚固……清冽甘甜的源头净水润泽了半个中国,这,就是青海人的责任和担当,是青海人的奉献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