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贫根 谋思路 强措施 海东各地全面推进扶贫攻坚
青海新闻网讯 12月8日,海东市委书记于丛乐主持召开各县(区)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座谈会。各县区相关负责人结合实地调研情况,围绕第一书记到位履职和扶贫工作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精准扶贫工作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具体对策和措施三个方面进行了交流发言。
●乐都:
强化组织建设推进精准扶贫
要加大组织宣传和教育引导力度,广泛宣传各项扶贫政策,积极发动群众参与扶贫开发,使脱贫致富、建设美好家园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切实改变部分贫困户“等、靠、要”思想。同时,抓好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提高贫困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进贫困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落实好“三议一表决”、村务公开制度,不断健全村务民主管理机制,动员引导贫困群众积极参与精准扶贫,真正发挥其脱贫致富的核心作用。
依托六盘山片区扶贫攻坚示范县项目和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整合两房改造、易地搬迁、人饮工程、美丽城镇建设等项目,有效改善贫困村的路、水、电、住房、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发挥农业示范园区引领示范带动作用,采取“企业+农户”模式,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依托瞿昙寺、柳湾彩陶等丰富旅游资源,采用“政府+企业+金融平台+村民组织+农户”的开发模式,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乡村农家旅游。
另外,要采取重点督查、随机抽查、明察暗访等方式,强化督导,传递压力,激发精准扶贫工作活力和创造力。将精准扶贫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各乡镇、各部门年终考核,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年度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结合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对扶贫攻坚工作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行为严格问责。
●互助:
落实扶贫项目改变贫困面貌
按照轻重缓急、先易后难的原则,因地制宜,统筹规划,逐步争取贫困村村道硬化项目。坚持人畜饮水和饮水安全两促进、两覆盖的原则,大力实施自来水入户工程和老化管网修复工程,建立饮用水源及管网维护保养长效机制。全面排查贫困村住房情况,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农村奖励性住房建设力度,切实解决贫困户住房条件简陋、居住环境较差的问题,确保保障性安居工程发挥最大效益,实现贫困户“住有新居”的目标。
在进一步完善全县总体脱贫攻坚方案,结合贫困人口实际,在尊重群众意愿,与群众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尽快制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易地搬迁、金融扶贫、教育培训、旅游扶贫、光伏扶贫、生态补偿、电商扶贫、社会保障十大工程规划,以贫困村整村推进模式,坚持“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的原则,实施产业扶贫项目、旅游扶贫项目、金融扶贫项目、光伏扶贫项目。
同时,教育引导村“两委”班子和农村党员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和为民意识,切实增强为民服务的思想觉悟,建设讲政治、讲党性、讲原则、讲发展、讲团结的基层干部队伍,增强村级组织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和水平。将扶贫工作队成员纳入村干部培训范围,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方式开展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扶贫干部解决农村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联系服务基层和带领群众致富脱贫的本领。
●民和:
强化十大工程完成扶贫任务
民和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市委一届五次全会精神,按照县委十五届九次全会的部署,认真组织实施好《民和县扶贫攻坚实施方案(2016-2018)》,以十大扶贫工程为抓手,打好扶贫攻坚战。
发挥联乡帮扶单位和驻村工作队的作用,通过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核查,制定和完善村级扶贫规划;结合“三基”建设,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继续巩固40万亩全膜玉米,不断壮大饲草产业,再培育发展2000户“家庭牧场”,认真实施“黄河彩篮”工程,努力打造全省最大的果品基地、畜产品加工基地和饲草储备配送基地。继续实施1000公里村道硬化工程,加快贫困村人饮安全工程建设,实施易地搬迁项目,彻底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实施涉及110所中小学校的80项教育全面改薄项目,改扩建30个村卫生室、5个乡镇卫生院。积极扶持贫困户开展光伏扶贫工程,建设涉及贫困户5000户总容量为100兆瓦的太阳能光伏电站。利用“互联网+”平台,在全县开展电商扶贫工程,发挥市场化电子商务渠道的作用,新建1个县级电商服务中心、50个村级电商网点,辐射全部贫困村。发挥结对帮扶干部资源优势,创新金融支持方式,力争新建村级金融扶贫服务网点50个,确保贷款“放得出、有效益、能致富、能回收”。
●平安:
依托富硒优势鼓励群众脱贫
针对部分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和发展意识不强、发展能力较弱、发展思路不宽、发展信心不足等问题,持续深入贫困户家中,面对面给贫困群众讲政策,说道理,理思路,提信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释放他们依靠自身脱贫致富的“正能量”,形成主动脱贫的良好氛围。
依托富硒资源优势,引导群众发展适合本村特点的种植养殖产业,在8个种植村中,着力抓好中药材、树莓、花椒、大蒜等特色种植产业,力争形成种植规模,成为增收的主要来源。安排专项经费,扶持贫困家庭的子女“两后生”接受职业教育,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实现长久就业。支持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在农村创办各类企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兴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带领贫困群众就业增收。大力推进金融扶贫,每年撬动银行贷款5-10亿元以上,解决龙头企业、种养殖业专业合作社、贫困大学生创业及贫困农户产业发展等方面资金不足的问题。
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高原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以贫困村为单元,整合各种资源,调动社会化的力量加入到扶贫攻坚工程中,着力实施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
●化隆:
细化扶贫举措推进扶贫工作
重点从治理贫困村“穷、乱、弱”入手,制定针对性强的扶贫细化配套措施,确保贫困村和贫困人群的精准认定,实现扶真贫、扶准贫,让群众共享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红利。科学研究制定并实施“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进一步提高精准扶贫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积极争取落实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差额补助资金,切实加强贫困村低保动态管理,确保兜底保障无生产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积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前景的优势产业,整合各类资金,优化资源配置,着力发展拉面产业、生态农牧业、民族用品加工业、旅游业、民族文化产业等特色产业,努力使其成为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同时,积极整合民政、教育、扶贫、工会、工商联、团委及社会帮扶等各类社会救助资金资助贫困大学生、高中生及职业教育学生,切实帮助解决贫困家庭学生的上学难问题。
针对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实际,加大项目协调争取力度,切实解决贫困村通水、通电、通路。同时,进一步完善政府信用担保平台建设,整合小额担保贷款、扶贫贴息、抵押贷款等金融扶持政策,解决贫困户发展资金瓶颈难题,积极协调银行加大扶贫信贷资金的扶持力度,通过理顺体制关系、简化审批手续、提高贷款额度、延长贷款年限等措施,切实提高扶贫贷款的覆盖面和效益,为各类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循化:
加快产业转型改善群众生活
在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深入分析贫困村和贫困户致贫原因的基础上,根据《循化县精准扶贫攻坚方案》,抓紧编制《循化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总体规划》和“五个一批”专项规划,切实做到项目精准、目标同向、工作同力、行动同步。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群众的实际需求,在科学谋划的基础上,分层次尽快梳理好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并抓紧上报一批省市部门重点支持的扶贫项目,研究制定跟踪落实各个项目的具体方案,从项目报批、资金争取和土地指标等各个方面,强化同上级部门的对接和汇报沟通,争取更多项目和资金支持,推动扶贫攻坚工作开展。
将积极推进扶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贫困人口稳定就业和持续增收,确保全县50%以上的贫困人口在产业开发和产业化经营中实现脱贫。以旅游业为龙头,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种养基地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业;以清真食品民族用品产业园为依托,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以“拉面经济”为引领,不断壮大劳务经济规模;以扶贫资金为担保,撬动银行贷款向贫困农户倾斜。进一步加大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力度,在贫困乡村集中实施一批村道建设、安全饮水、电力通讯等事关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切实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