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市全方位提升城市民族工作社会管理服务水平
近年来,海东市以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为重点,以推动建立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为抓手,以打造城市民族工作示范社区为引领,有力推动城市民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呈现出城市民族关系和谐融洽,矛盾纠纷化解及时有效,管理服务水平显著提升的新局面。
一、坚持思想引领,营造民族团结进步浓厚氛围。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城市民族工作相关政策和民族风俗知识宣传,促进各民族间相互尊重、相互欣赏、互相帮助。互助县将民族团结教育与党建教育实践活动有机结合,组建宣讲团创作花儿、贤孝等曲艺节目巡回表演,灵活运用电视台、微信公众号、抖音、手机短信、上门走访、发放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节日风俗等相关知识。化隆县在社区设立“民族之家”“妇女之家”“未来之星”等宣传教育阵地,结合“普法宣传”“周末一家亲”等活动,开展《民族区域自治法》《宗教事务条例》《反分裂法》等法律法规、创建城市民族工作示范社区重要意义的网格宣传教育。循化县充分利用“法治宣传月”等活动,借助社区干部、小区疫情防控巡逻队成员力量,通过张贴发放宣传单、制作民族政策文化墙、小区楼院黑板报、微信宣传等形式,加强城市民族工作宣传教育。同时,各县区结合“海东好人”“平安家庭”“五好家庭”等评选活动,大力宣传先进事迹,营造人人争做民族团结表率,人人争当民族团结先进的良好氛围。
二、充分挖掘资源,打造城市民族工作示范社区。各级民宗部门依托乡镇、社区,充分挖掘社会组织、群众团体等社会资源,积极培育从事民族事务的专业社团和志愿者组织,延长工作手臂,探索建立社会协作机制,打造城市民族工作示范社区,提高城市民族工作的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互助县在示范社区积极推行“一厅式”办公,实现“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紧密结合学习型社区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和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创建社区评选活动,助力“多城联创”;积极开展党建工作联创、宣传教育联做、公益事业联办、文体活动联谊、社区治安联防、环境卫生联搞的“六联”活动;实行网格化管理,明确网格员和联络员,全面实行一格多元、一员多能、一岗多责工作机制,广泛开展治安巡逻、矛盾化解、上门服务等工作,注重对涉及民族方面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确保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隆县在11个社区以“组建五支队伍(党员志愿队、五老志愿队、巾帼志愿队、青年志愿队、夕阳红志愿队),打造五心社区(放心、称心、舒心、欢心、开心),推行五色连心卡”为载体,创建民族团结和睦社区,推进城市民族工作。民和县着力打造“学习家园、阳光家园、红色家园、爱心家园、民族家园、和谐家园+‘心连心’工程”为核心的“六园一心”社区,通过“网格化管理,志愿式服务”等社区城市管理服务新模式,以及“四点半课堂”“码上办”等党建品牌,创新服务模式,促进社区城市民族工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坚持需求导向,提升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水平。坚持需求导向,连续3年全方位多层次做实做细省外拉面从业人员工作,推进“融入”工作,加强对外省市流动少数民族人口服务管理。尤其在疫情防控期间,海东在外务工拉面人积极参与当地抗击疫情斗争,纷纷捐款捐物,自发组织志愿小分队、爱心拉面团队等,为医务人员、民警战士送去爱心拉面,夯实了“融入”的群众基础。化隆县开展“带薪实训+创业”活动,累计培训2800人,组织拉面人复工复产三批次近1000人,通过加强技能、政策、法律法规培训,树立国家意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教育引导拉面经营人员文明经营、守法经营、诚信经营。民和县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技能培训、信息服务等工作,鼓励企业招收少数民族职工,通过举办回族妇女手工制作创业技能培训、向社区困难职工发放培训补助费,增强少数民族群众就业率。互助县对流入人口实行动态管理,着力围绕劳动力转移建立管理台账,对流入的少数民族,建立乡镇、社区信息台账,各社区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设立少数民族联系点,积极做好流动经商、务工少数民族人员的引导服务协调工作。
四、因地制宜施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统筹做好就业创业、养老服务、社会救助等工作,兜住民生底线,让各族群众在共建共享中体会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民和县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驻军部队以及学校、社区等社会组织和单位,采取共建结对、联点帮扶、走访慰问、座谈交流等形式,积极开展以民族团结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联建共创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循化县组建三级管理服务体系,完善三级行政、便民服务大厅功能,坚持实行“便民联系卡”制度,建立“惠康养老服务中心”、少数民族养老服务队、少数民族志愿者服务队等社团,开展“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活动。平安区紧紧抓住群众最关心的“水电路讯”及教育、医疗、住房和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补短板、强弱项,在市政基础设施、民生领域投入20.92亿元,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乐都区充分考虑少数民族群众的实际困难,切实解决子女教育、医疗服务、生活补助等方面的民生问题,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地融入城市。